李 翠
摘 要 兩千多年來,孔子形象在視覺圖像和文獻典籍中被不斷地解構和重構。《聖迹圖》作爲古代孔子畫像的一種,於明中葉集中出現,以叙事性或傳記性的繪畫方式再現了孔子的生平及相關歷史事件,所呈現的孔子形象隨着儒學的沉浮而内化爲中華傳統文化的標志性符號之一。梳理前人對孔子《聖迹圖》起源的探究和版本的劃分,比較分析明代四種版本的《聖迹圖》,一方面有助於釐清孔子形象的表現、發展和流傳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孔子形象變化的視角揭示儒學興衰的歷史以及两者的相互關係。
關鍵詞 《聖迹圖》;孔子形象;明代;圖版關係(www.daowen.com)
孔子“形象”,其“象”涵蓋了畫像、石像、文獻記録中的形象等意義,其形象表述之文獻可據《史記·孔子世家》“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2]而展開,此爲孔子外形最直接的文字描述。記録者用文字呈現孔子的形象,畫家則用文字作底本描绘孔子的形象。《後漢書·蔡邕傳》云:“光和元年,遂置鴻都門學,畫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3]此記録可作爲歷史文獻中最早提到孔子畫作之内容。除文獻記載外,孔子的畫像作品在目前的考古研究成果中亦可見。漢代孔子畫中,以“孔子見老子”“孔子擊磬”的壁畫爲主。通过将文獻記載与出土文物相互考證,我们可知漢代時孔子像已相當多,畫家藉由圖像使文本故事重現,而壁畫成像即是孔子在漢代時期的一種形象表徵。隨着朝代交替,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畫風、學風,孔子形象通过文字、繪畫等媒介被不斷地詮釋、演繹。宋代以後的孔子形象更加多樣化,如《聖賢圖》收入了七十二弟子形象。明代則出現了以孔子生平爲主題的連環畫作品,其中以《聖迹圖》爲主要代表。
《聖迹圖》大致可分爲繪畫本、石刻本、木刻本三種,其中繪畫本是最早出現的,目前一般认为是元代畫家王振鵬所作,後以繪画本爲基礎製作成了石刻本與木刻本。最早出現的《聖迹圖》版本雖仍有争論,但現存最早之版本是明正統九年(1444)的版本。[4]在《聖迹圖》的研究中,版本的搜集、整理相當重要。1988年出版的《聖迹圖》中,有鄭振鐸作爲早期搜集《聖迹圖》版本之尝试的《〈聖迹圖〉跋》,此文成爲《聖迹圖》研究展開之起點。[5]用心於版本搜集的學者還有孔祥林,孔先生搜集并出版的《聖迹圖》版本最爲多樣。[6]有些學者則關注版本分析,如學者阿英在《中國連環圖畫史話》中對《聖迹圖》版本进行了分析。[7]韓國學者趙善美在《孔子聖迹圖考》中提到韓國的部分《聖迹圖》版本。學者沈津在《〈聖迹圖〉版本初探》中也對《聖迹圖》版本進行了整理説明。[8]最近二十多年,相關主題的論文成果也很多,多以觀察、考證孔子的歷代身份變化爲主軸,僅将《聖迹圖》作爲演變過程中的案例进行分析。[9]筆者從明代《聖迹圖》出現之前的孔子形象發展的角度切入,整理《聖迹圖》的版本與樣式,然後以幾版《聖迹圖》中的孔子事迹来分析圖像的底本與改版,梳理圖版的關係,探討“圖像”與“文字”記録中的孔子形象之轉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