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四当则为,当守则守-孔子学刊(第十二辑)

四当则为,当守则守-孔子学刊(第十二辑)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無妄卦的爻辭多爲應對無妄之灾的具體策略,總體原則可概括爲不虚妄、不自私、不造作、不逞强,當爲則爲,當守則守,舉措適當。聯繫疫情,恰如無妄天灾初起之時的醫護人員、志願者、社區服務人員以及普通民等,從一開始即不虚妄,做好防護,前往吉利。此法實不可取,一則各本均無這樣的表述,二則曲解了原意。面對無妄疫情,行爲正確,處置得當,當行則行,當居則居,方爲應對天灾的正確選擇。

四当则为,当守则守-孔子学刊(第十二辑)

無妄卦的爻辭多爲應對無妄之灾的具體策略,總體原則可概括爲不虚妄、不自私、不造作、不逞强,當爲則爲,當守則守,舉措適當。

(一)不虚妄,前行吉利

無妄卦的初爻爻辭爲:“初九,無妄,往吉。”這一爻辭中的“往吉”,竹書本作“吉”,少一“往”字,疑爲脱文,其餘各本文字與今本同。對此,宋朱熹曰:“以剛在内,誠之主也。如是而往,其吉可知。”[25]“初九”爲内卦震的主爻,陽爻陽位得正,震又主動,故該爻辭易於理解,一般解作:不虚妄,前往吉利。聯繫疫情,恰如無妄天灾初起之時的醫護人員、志願者、社區服務人員以及普通民衆等,從一開始即不虚妄,做好防護,前往吉利。

(二)不奢望,勇武有利

無妄卦二爻的爻辭是:“六二,不耕獲,不菑畬,則利有攸往。”與今本相比,“六二”爻辭帛書本少一“則”字,疑爲脱文。“畬”作“餘”,二者若作通假解,與今本義同;若據《説文解字》“餘,饒也”[26]的本義解,可譯爲不墾荒而田産豐足,與今本義近。該爻竹本作“不耕而獲,不畜之,□□□□□”[27],有學者認爲“不畜之”後尚殘缺“餘”字,此不贅述。竹本句意一般解爲:不耕種而取得的收穫,不能積蓄它。此说頗有點不義之財不能收聚、聚則有無妄之灾的意味。這種解説有一定的道理,因此有學者建議對該爻可采用竹本的爻辭作解。

今本“不耕獲”易於理解,可譯爲:不耕種而有收穫。“不菑畬”,《説文解字》曰:“菑,不耕田地。”“畬,三歲治田也。”[28]“菑”可理解爲荒地,“畬”可理解爲熟田。因此,“不菑畬”可譯爲:不墾荒而有熟田。但這樣的譯解與“則利有攸往”相互矛盾,故有學者采用增字法改爲“不耕不獲,不菑不畬”加以解讀。此法實不可取,一則各本均無這樣的表述,二則曲解了原意。爲解决這一矛盾,古人多以“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説法作解。

清李光地在引用明何楷的解説後曾加按語曰:“何氏説與《傳》义頗異,質諸夫子先事後得、先難後獲之訓,則於理尤長。且《象傳》以‘未富’釋之,正謂其無望獲之心,未必以耕爲可廢也。”[29]這一總結可作爲古人“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説的代表。從“不虚妄”的卦義看,這种解説可通,但感覺在爻辭前後内容的邏輯關係上仍有牵强之處。

帛書《昭力》曰:“無孟(妄)之卦,邑途之義也。不耕而獲,戎夫之義也。”[30]“邑”一般指人聚居之處,“途”則常指道路。照此解説,“邑途之義”講的是居住地與行路之間的道理,即發生無妄天灾時,常人當以安居家中不出門上路爲宜;“不耕而獲”講的則是武夫之理,爲了利益,戰士可以出門上戰場去拚命。性命都可以豁得出去,哪管什麼無妄天灾!

《小象》解此爻曰:“不耕獲,未富也。”原來筆者覺得這一注解莫名其妙,貌似廢話;今與武夫行爲聯繫起來,則豁然貫通。所謂“不耕而獲”,乃因財富不足,須依靠打仗掠取。“六二”居中得正,上與“九五”相應,本可“不耕獲,不菑畬”,但在發生無妄天灾之時,要想不耕而獲,唯有不惜以性命相搏的武士前往纔能獲利,故爻辭謂“則利有攸往”。這個“則”字限制得很好,意謂唯有不耕而獲、不墾荒而占有田地的武夫前往纔能獲利,而其他人則不宜前往。

這種表述與無妄疫情期間的戰士、員警、醫護人員逆行抗疫、維護秩序、甘冒風險的行爲何其相似!當然,现今戰士、員警等的行爲乃職責所繫,表現了勇於擔當、敢於擔當的精神風貌,與古代武夫的掠取行爲有本質的區别。

(三)天灾至,應避人禍

無妄卦三爻的文辭相對較多:

六三,無妄之灾,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此爻無疑難字詞,帛本、竹本有個别異體字,但句意相同,故不再討論。該句可譯爲:(發生了)没有預料到的灾禍,有人拴繫的牛被過路人牽走了,當地的人將遭受詰捕的灾禍。元胡炳文曰:“匪正有眚,人自爲之也;無妄之灾,天實爲之也。六爻皆無妄,三之時,則無妄而有灾者也。《雜卦》曰:‘無妄,灾也。’其此之謂乎?”[31]無妄卦描述的是天下雷行不可預料之灾,告誡人們當此之時不可虚妄,故《雜卦》針對的是整個無妄卦,并非僅指六三爻,但胡炳文釋六三爻爲天灾人禍并至則甚爲妥當。就爻位義理而言,“六三”陰居陽位,居震之極,又與“上九”相應,本應有所行動,但是,因陰爻失正不中、行動不力而招致灾祸。爻辭所述丢牛事件,雖爲天灾,又何嘗不是人禍?假如打雷天灾來臨之時,主人及時將牛關入欄圈,何來路人順手牽牛之事?村裏人又何來被詰捕之冤屈?

無妄下卦爲震,故下三爻主動。處於無妄天灾之時,初爻爲灾禍初起之時,前行吉利;二爻居中得正,適合戰士冒死前行;三爻則行動失當,招來無妄之灾,此正所謂“其匪正有眚”。面對無妄疫情,行爲正確,處置得當,當行則行,當居則居,方爲應對天灾的正確選擇。

(四)不虚僞,守正無咎

無妄卦四爻文辭較爲簡單:“九四,可貞,無咎。”這一爻辭除竹本“無咎”作“亡咎”(“亡”通“無”,没有異議)外,其餘各本文字與今本同,無須考證。

宋程頤曰:“‘可貞’與‘利貞’不同。‘可貞’,謂其所處可貞固守之;‘利貞’,謂利於貞也。”[32]他通過比較,强調要固守貞正。朱熹認爲九四“陽剛乾體,下無應與,可固守而無咎”[33],强調的也是要守正和能够守正,只有這樣纔能無咎。《小象》曰:“可貞無咎,固有之也。”“九四”陽居陰位,雖然居位不正,但處上卦乾初剛健,内又有謙虚好静之質,所以説“固有之也”。如將此爻的内涵与抗擊疫情相联繫,不正合乎謙虚守正無咎,而傲慢自大遭灾嗎?

(五)不造作,及時救治

無妄卦“五爻”文辭似有矛盾:“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該爻辭帛本“藥”作“樂”,因此鄧球柏將“無孟(妄)之疾,勿樂有喜”譯作:没有不努力的毛病,不沉湎於淫樂,自然會好的。[34]此可聊備一説。竹本作“亡忘又疾,勿藥又菜”,“亡忘”即“無妄”,前“又”疑爲“之”字誤寫,後“又”通“有”。關於“菜”,濮茅左曰:“菜,《説文·草部》:‘草之可食者,從草,采聲。’意有疾不一定用藥攻治,不忘用菜也可治愈。”[35]此也可聊備一説。

對這一爻辭的解説傳統上以朱熹爲代表,他認爲:“乾剛中正以居尊位,而下應亦中正,無妄之至也。如是而有疾,勿藥而自愈矣。”[36]但“無妄之疾”乃不可預料之疾,不用藥而自愈總令人生疑。無妄卦本爲描述天灾之卦,“五爻”從爻位及時間而言灾禍已深,得了“無妄之疾”,豈可輕言不藥而愈?廖名春説:“疑‘喜’當讀爲‘譆’,《説文·言部》:‘譆,痛也。從言,喜聲。’《玉篇·言部》:‘譆,懼聲也;悲恨之聲也。’楚簡之‘菜’,疑讀爲‘img’。《玉篇·心部》:‘img,恨也。’兩字音義皆近,故‘譆’也可以寫作‘img’……由此看爻辭,‘勿藥有喜’當作‘勿藥有譆’或‘勿藥有img’,也就是有勿藥之痛、勿藥之恨。爻辭‘無妄之疾,勿藥有喜’,不是説得了絶症,不用藥就自然能愈,而是説得了絶症,有無藥可治之痛,無藥可治之恨。”[37]“喜”通“譆”,按《玉篇》釋義解爲憂懼、悲痛、遺憾之聲似更合卦義。

我們贊同廖先生“喜”通“譆”的解讀。從卦義來看,“九五”居乾剛之體,當位居中,下有“六二”陰陽相應,照常理確實應當吉利,但處於無妄之時,則未必吉利。因此,爻辭用“無妄之疾”作喻表明這種疾病來歷不明,不知當用何藥醫治,然而不用藥則有憂懼、悲痛、遺憾之聲。《小象》曰“無妄之藥,不可試也”,告誡人们莫名其妙、來歷不明的疾病,人命關天,怎可輕易試藥?但我們認爲乾體剛健,“九五”居中得正,下有相應,根據病情及以往經驗適當用藥救治方爲正確的選擇,哪有見死不救之理?這或許纔是爻辭“勿藥有喜”的潜臺詞。後人认为《周易》卦爻辭具有哲理的原因,就在於這種依靠占筮而得出的告誡之辭,往往藴含着正、反兩種選擇。

若將這種“無妄之疾”與當前的疫情相联繫,我们则会发现,這正是一種無藥可用,然而不用藥又到處充滿憂懼、悲痛、遺憾之聲的凄慘局面。面對這種無妄之疾,正確的抉擇只能是根據病情及以往的經驗用藥加以救治。

(六)不逞强,當止則止

無妄卦上九爻辭與卦辭可謂遥相呼應:“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該爻帛本作“無孟(妄)之行,有省(眚),無攸利”[38],竹本作“亡忘(無妄),行又(有)眚,亡有利”[39]。《小象》曰:“無妄之行,窮之灾也。”據帛本以及《小象》辭,我们似可將今本標斷爲“無妄行,有眚,無攸利”。這樣斷句顯然是在告誡人們不可妄行,有灾禍,没有什麼好處。但從爻象爻位看,還是一般的斷句更爲妥當,大意爲:無妄(灾禍已很严重),出行有灾禍,没有什麼利益。這樣解説應當更好。

從爻位關係看,“上九”雖居陽剛乾體,但陽居陰位,居位不正,下雖有應也不正,加之已處無妄非常灾禍之極,故爻辭告誡人们出行有灾。發生無妄之灾時,當止則止,安居家中以策萬全方爲明智之舉,這與卦辭“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的卦義也正相吻合。結合疫情,病毒肆虐,普通民衆居家避免感染是最爲穩妥的做法(武漢抗疫經驗業已證明此爲行之有效的方法),若任性出行,必將遭灾,哪來利益可圖?

明何楷曰:“初九之‘無妄,往吉’,行乎其所當行者也。九四之‘可貞,無咎’,止乎其所當止者也。”[40]此説雖只針對“初九”“九四”兩爻,但可对上下兩卦进行解讀。無妄之時,下卦震主動,“初九”“六二”皆“行乎其所當行”,行動有力,應對得當,吉利;“六三”行爲過激遭受無妄之灾。上卦乾體剛健,應對無妄之灾,呈現“正乎其所當止”的硬剛之勢,“九四”守正,無灾禍;“九五”面對“無妄之疾”,雖無藥可用,但仍須據實應對;“上九”告誡人们前往将有灾禍,但從上爻内柔外剛的特質,以及處無妄天灾之時的特殊情形看,將逆勢而行,灾禍不免。

綜上所述,古人應對無妄之灾時有較爲清晰的認知和相對合理的策略,值得後人借鑒!至筆者最終截稿之日,國外疫情再次爆發。全球新冠病毒感染已接近9300萬人,累計病亡已達198萬人。如此慘狀,令人悲痛令人憂。好在疫苗已研發成功,但願很快撲滅疫情。相比較而言,國内疫情局部地區雖因輸入病例仍有發作,但比其他有些國家要輕微多了,這與我們應對無妄之灾的審慎策略有着直接的關係。我们重温無妄卦,汲取古人應對無妄之灾的經驗,面对全球疫情爆發,唯愿遵守常道,用至誠抗疫。

(編輯:觀 古)

[1]陸德明:《經典釋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92頁。

[2]尚秉和:《周易尚氏學》,中華書局,1980年,第128頁。

[3]俞琰:《周易集説》,載《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1册,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115頁。

[4]程頤:《周易程氏傳》,中華書局,2011年,第140頁。

[5]李鼎祚:《周易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93頁。

[6]劉向:《戰國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78頁。(www.daowen.com)

[7]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第2398頁。

[8]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3469頁。

[9]黄暉:《論衡校釋》,中華書局,1990年,第671頁。

[10]陸德明:《經典釋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92頁。

[11]王弼:《周易注校释》,中華書局,2012年,第139頁

[12]黄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96頁。

[13]陸德明:《經典釋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92頁。

[14]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正義:《宋本周易注疏》,中華書局,1988年,第317頁。

[15]劉沅:《周易恒解》,載《續修四庫全書》第2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5頁。

[16]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64頁。

[17]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102頁。

[18]楊慶中:《周易解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87頁。

[19]程頤:《周易程氏傳》,中華書局,2011年,第139頁。

[20]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64頁。

[21]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正義:《宋本周易注疏》,中華書局,1988年,第317頁。

[22]廖名春:《楚簡〈周易〉校釋記(二)》,《周易研究》2004年第5期。

[23]韓自强:《阜陽漢簡〈周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24頁。

[24]黎靖德:《朱子語類》,中華書局,1986年,第1799頁。

[25]朱熹:《周易本義》,中華書局,2009年,第113頁。

[26]許慎:《説文解字》,中華書局,2013年,第103頁。

[27]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65頁。

[28]許慎:《説文解字》,中華書局,2013年,第292頁。

[29]李光地:《周易折中》,九州出版社,2002年,第215頁。

[30]于豪亮:《馬王堆帛書〈周易〉釋文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01頁。

[31]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載《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4册,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372頁。

[32]程頤:《周易程氏傳》,中華書局,2011年,第143頁。

[33]朱熹:《周易本義》,中華書局,2009年,第114頁。

[34]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104頁。

[35]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66頁。

[36]朱熹:《周易本義》,中華書局,2009年,第114頁。

[37]廖名春:《楚簡〈周易〉校釋記(二)》,《周易研究》2004年第5期。

[38]于豪亮:《馬王堆帛書〈周易〉釋文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30頁。

[39]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66頁。

[40]何楷:《古周易訂詁》,載《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6册,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133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