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周廟祭祀禮儀及孔子學刊

周廟祭祀禮儀及孔子學刊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之廟制,其説古來有異。由此可知,侯氏之祭禰在“館”之室。以上謂天子七廟、諸侯五廟之情况。據此可知,所謂“祫祭”者,指諸侯之五廟(图3)、天子之七廟(图4)。此時之“群昭”“群穆”亦僅五代或七代而止,然已爲親情之盛事矣。

周廟祭祀禮儀及孔子學刊

上文論先秦、漢代君臣室中位向既盡,則似可據以論周廟“室”中祫祭之禮,以与前文所述先秦君臣室中位之説呼應。

周之廟制,其説古來有異。一般取“七廟”之説,主此説者,《書》云:“七世之廟,可以觀德。”《穀梁傳》云:“天子至於士皆有廟,天子七廟……故德厚者流光。”《禮記·王制》云:“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禮記·禮器》云:“禮有以多爲貴者,天子七廟。”至於“七廟”所指爲何,論者不一。本文取七廟之數及昭穆之方位説之而已。

按,《覲禮》賈疏論諸侯待來聘之賓云:

按《聘禮》云:“不腆先君之祧,既拚以俟。”則諸侯待朝聘之賓,皆在大祖之廟,以其諸侯無二祧,遷主所藏,皆在始祖之廟,以故以始祖爲祧。

諸侯大夫有來聘使者,《聘禮》載其奉國君之命後,“釋幣於禰”,而主國則於大祖廟禮之。與《覲禮》類似者是諸侯親自載行主或遷主來朝。至於郊,王使人勞之,賜舍。鄭注云:“猶致館也。”侯氏朝天子有館,故能“釋幣於禰”。鄭注云:“禰謂行主、遷主矣,而云禰,親之也。”由此可知,侯氏之祭禰在“館”之室。天子之待諸侯當亦在祧,一如諸侯之待聘賓。《覲禮》賈疏云:

案天子待覲遇,亦當在祧。《祭法》云:“天子七廟,有二祧。”又案《周禮·守祧職》云:“掌守先公、先王之廟祧。”鄭注:“遷主所藏曰祧。”穆之遷主藏於文王廟,昭之遷主藏於武王廟,今不在武王廟,而在文王廟者,父尊而子卑,故知在文王廟也。若然,先公木主藏於后稷廟。受覲遇不在后稷廟者,后稷生非王,故不宜在焉。

據賈氏引文可知,周代先公木主藏於后稷廟,先王木主則藏於文王廟及武王廟。按,《禮記·祭法》云:

是故王立七廟,一壇、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曰顯考廟,曰祖考廟,皆月祭之;遠廟爲祧,有二祧,享嘗乃止。

此言“二祧”者,文王、武王廟也,唯二廟不祧,其餘親盡則毁,木主藏於大祖廟及武王廟,如上引文。以上謂天子七廟、諸侯五廟之情况。[9](www.daowen.com)

若是祫祭先王,則無后稷以下先公木主。祫祭見《公羊傳》及《穀梁傳》,另見《禮記·曾子問》孔穎達《正義》。

《公羊傳·文公二年》云:“大祫者何?合祭也。其合祭奈何?毁廟之主陳於大祖,未毁廟之祖皆升,合食於大祖。”《穀梁傳·文公二年》亦云:“祫祭者,毁廟之主陳於大祖,未毁廟之主皆升,合祭於大祖。”范甯注:“祫祭者,皆合祭諸廟。已毁未毁之主,於大祖廟中以昭穆爲次序。”其義亦猶是也。《禮記·曾子問》載古代師行有祖、無祖之問題,孔穎達《禮記正義》云:“祫,合祭祖。大祖三年一祫。謂當祫之年,則祝迎高、曾、祖、禰四廟,而於大祖廟祭之。天子祫祭,則迎六廟之主。今言四廟者,舉諸侯言也。”據此可知,所謂“祫祭”者,指諸侯之五廟(图3)、天子之七廟(图4)。

圖3 周代諸侯祫祭位向示意圖

圖4 周代天子祫祭位向示意圖

然則諸侯或天子祫祭者,應僅五代或七代而已。《禮記·祭統》云:

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是故有事於大廟,則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倫。此之謂親疏之殺也。

此時之“群昭”“群穆”亦僅五代或七代而止,然已爲親情之盛事矣。孫希旦《禮記集解》中申論群主之位向曰:“群昭、群穆,謂子孫之昭穆也。宗廟之禮,始祖爲大廟,自此以下,每一世爲昭,每一世爲穆,而子孫亦以爲稱。其在大廟之中,昭爲一列,穆爲一列,雖其世數之久,人衆之多,而其父子、遠近、長幼、親疏,皆可得而序也。”

此室中子孫位向與鴻門宴位向相同,但一爲魂魄神主、一爲軍中君臣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