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慕课误解澄清,促进发展

慕课误解澄清,促进发展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期间,也常常听到许多关于慕课的评论和观点,其中有一些显然是对慕课的误读与误解。这些误解亟待澄清,否则,会对慕课在我国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焦建利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误解一:慕课是“新瓶旧酒”,不是新事物这种误解在不少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常常可以听到。也有人认为,慕课将彻底变革学校,颠覆传统的大学。对于另外一些慕课学习者而言,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特别是用获得的“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最近一两年,关于慕课的文章和报道几乎可以说是铺天盖地,行业里差不多到了“逢人必讲、每会必谈”的境地。期间,也常常听到许多关于慕课的评论和观点,其中有一些显然是对慕课的误读与误解。这些误解亟待澄清,否则,会对慕课在我国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焦建利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误解一:慕课是“新瓶旧酒”,不是新事物

这种误解在不少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常常可以听到。误解者往往会说:“慕课?不就是在线课程嘛。”“没看出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地方啊!”“这东西,我们早都用过了。”如此等等。持这种看法的人,往往是一些在远程教育在线教育领域工作了较长时间的人,有一些甚至是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和高等院校网络教育学院里的资深人士。

慕课究竟是“旧瓶新酒”还是“新瓶旧酒”,是“新生事物”还是“旧物改造”?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究竟能从这一波慕课浪潮中学到什么。它对于推动中国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能提供哪些可资借鉴和学习的思想?

我总觉得,对于慕课,我们应该心存敬畏。我们应该不断地去尝试和体验,在修读研习慕课的过程中,分析和感悟慕课的奥妙,找到慕课与以往的网络课程、在线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应该以谦虚谨慎、理性的态度,去体验和研究慕课,学习慕课,而不是简单地追问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

误解二:慕课将彻底变革学校,颠覆传统的大学

慕课涌现,不少人惊呼,一场教育风暴来袭,传统大学面临严峻挑战。有人说,慕课来袭,标志着“象牙塔”的倒掉。edX总裁阿南特·阿加瓦尔说,慕课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教育史上最大的变革”。也有人认为,慕课将彻底变革学校,颠覆传统的大学。(www.daowen.com)

其实,在教育史上,类似的另类教育思想无独有偶。早在1970年,伊凡·伊里奇(Ivan Illich)就撰写了一部大作——《非学校化社会》(Deschooling Society)。在这本书中,他不仅对传统学校教育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提出了一种废除学校的主张,还给出了废除学校之后的解决方案——学习网络。无独有偶,伊凡·伊里奇(Ivan Illich)以前的同事埃弗里特·赖默(Everett Reimer)也曾编撰一部著作,名字叫《学校已经死亡》(School is Deads)。

读到这里,我想,再看慕课,也许我们会冷静许多。毕竟,恐怕我们无法用简单的“颠覆”和“革命”来讨论慕课与大学之间的关系;毕竟,无论是慕课,还是大学,都处在高速发展的演变之中,用简单的“颠覆”来描述,的确有些骇人听闻的感觉。

误解三:慕课辍学率高、完成率低,只是“昙花一现”

慕课主要有几个地方常常被抨击:一是它的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二是同伴互评;三是学习的效果不好评价。的确,这些的确是慕课的短板,是慕课未来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

相对于传统学校课堂的“极低”辍学率和“极高”完成率而言,慕课的确存在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慕课并非“必修课”,它完全是学习者自觉自愿的选择,是学习者自主的学习行为。因此,在学习动机、目的和意图等方面,不同的学习者之间还是千差万别的。对于一些学习者而言,他们修读慕课的目的也就只是“随便听听”,只是了解慕课和慕课的学习究竟是怎么回事,未必追求“完成”课程或者获得“证书”。对于另外一些慕课学习者而言,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特别是用获得的“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无论怎么讲,不管哪类学习者,学习是否真正发生,恐怕只有学习者自己知道。

反过来讲,在传统学校课堂里,“过低”的辍学率和“过高”的完成率就真正意味着高效学习吗?我看也未必。慕课的这种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问题,未必就可以否定慕课的价值和意义。我们需要研究和解释的是,慕课为什么会有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问题?究竟如何通过网络技术和学习文化熏陶加以改进,降低慕课的辍学率,提高它的完成率?

至于现在谈论慕课是否会“昙花一现”,恐怕还为时过早。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