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类六万年:Y染色体单倍群

人类六万年:Y染色体单倍群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南北美洲的Y染色体单倍群只有两个:C3和Q3。约5万年前,一个男人体内的Y染色体上出现了这个300碱基对的区段并遗传给他的后裔。这个标记定义了D2,这个M174的后裔单倍群逐步向北迁徙,最后抵达日本,现在D2是日本最常见的单倍群,在某些日本群体中的频率超过50%。M35单倍群可能以30—50人的小群体进行扩散。

人类六万年:Y染色体单倍群

进入南北美洲的Y染色体单倍群只有两个:C3和Q3。C3属于第一波走出非洲的群体,Q3属于第二波走出非洲的群体。

单倍群A

先祖血统:“亚当”→M91

单倍群A起源于约6万年前,由M91定义。遗传多样性随着时间增大,所以M91联系着一个更早的男性共同先祖“亚当”。

现在,埃塞俄比亚—苏丹—洲南部很多人携带着M91,他们的文化传统仍然关联着先祖的生活方式。例如,喀拉哈里沙漠(Kalahari)的桑人—布须曼人(San Bushmen)和坦桑尼亚哈扎人(Hadza),都继续使用嗒嘴音。

距今2 000—3 000年的非洲班图人的文化大扩张,大大挤压了A单倍群的人口数量和古老文化。

单倍群B

先祖血统:“亚当”→M60

M60定义了B单倍群,一个起源于5万—6万年前的古老非洲血统。与其他古老的血统后裔类似,B的分布非常分散,遍布整个非洲大陆,涉及很多不同的人群和文化,包括俾格米人:Biake people人和Mbuti people人。

单倍群C

先祖血统:“亚当”→M168→M130

约5万年前,可能在南亚,一个男人出生时携带着基因标记M130,他的晚近先祖参与了第一批走出非洲的旅程。这批人沿着非洲海岸前进,路线大致为阿拉伯半岛南部—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其中一些人渡海抵达并定居澳大利亚。这批早期移民沿着海岸线旅行,不需要什么新技术,依靠海洋资源维生,不到5 000年就迁移到澳大利亚。

在这部分迁移的人群中,并非每个人都前往了澳大利亚,许多人留在东南亚沿海,逐步向内陆迁移,几千年后进入亚洲东部,包括蒙古和西伯利亚。在大约1万年前,这批群体的一部分居住在中国北方或西伯利亚东南方的后裔,乘船沿着太平洋海岸线迁移到北美洲,证据就是北美洲的纳—德内语系(Na-Dene languages)。

这个语系仅限于北美洲的西半部。在纳—德内语系的群体中,尤其是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南部的男性美洲土著中,携带基因标记M130的比例为25%。

单倍群YAP

先祖血统:“亚当”→M168→YAP

YAP是Y染色体Alu多态性(Y Alu Polymorphism)的简称,Alu是Y染色体上长度约300碱基对(核苷酸)的一个区段,又称阿鲁元素(Alu element),这个无害的Alu重复地插入人类基因组的不同部位,插入模式已经超过100万种并遗传给后裔。约5万年前,一个男人体内的Y染色体上出现了这个300碱基对的区段并遗传给他的后裔。

YAP在非洲东北部,属于撒哈拉南部3个最常见的遗传分支之一。YAP血统后来分支成为2个距离遥远的群体:D单倍群在亚洲,由M174突变定义;E单倍群主要在非洲和地中海地区,由基因标记M96定义。

单倍群D

先祖血统:“亚当”→M168→YAP→M174

D的先祖与C单倍群一起,构成离开非洲的第一批主要的移民潮。现在D存在于东南亚和安达曼群岛(Andaman Islands),但是印度没有。D的一部分后裔现在日本,还有一部分后裔现在西藏。

单倍群D1

先祖血统:“亚当”→M168→YAP→M174→Ml5

遗传标记M15定义了D1,这个单倍群最早出现于3万年前,地点可能在东南亚。这个血统的后裔后来进入西藏。现在D1存在于东南亚和西藏,西藏的频率最高。

单倍群D2

先祖血统:“亚当”→M168→YAP→M174→P37.1

约3万年前,第一次出现基因标记P37.1。这个标记定义了D2,这个M174的后裔单倍群逐步向北迁徙,最后抵达日本,现在D2是日本最常见的单倍群,在某些日本群体中的频率超过50%。

单倍群E

先祖血统:“亚当”→M168→YAP→M96

3万—4万年前,基因标记M96第一次出现在非洲东北,准确的地点尚不清楚。后来进入西非,并随班周大迁徙成为非洲主流。约5万年前,一个中东氏族开始走出非洲进行第二波大迁移,他们大部分是M89(参阅F)的后裔。这个中东氏族向北走,最后定居在中东。E单倍群也来到中东,具体路线可能与中东氏族相同,也可能不同。

单倍群E3a

先祖血统:“亚当”→M168→YAP→M96→M2

约3万年前,这个男人出现在非洲,他的后裔向撒哈拉以南迁徙。在大约2 500年前的班图人大扩张期间,E3a的后裔从非洲中西部向非洲的东部和南部扩散。现在,E3a在尼日利亚和喀麦隆的频率超过70%。在非洲裔美国人中,E3a也是最常见的血统。

单倍群E3B

先祖血统:“亚当”→M168→YAP→M96→M35

约2万年前,M35出现在中东。冰河期结束,气候变暖之后,人类从游牧的狩猎采集生活方式向定居农业生活方式转变。约8 000年前,新月沃土地区出现了成功的农业,向地中海周围扩张,社会组织也开始复杂化。M35单倍群可能以30—50人的小群体进行扩散。

单倍群F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

约4.5万年前出现在非洲东北部或者中东的基因标记M89,现在存在于世界的90%以上“非非洲人”的身上。

最早离开非洲的人类沿着海岸线来到澳大利亚,但是F的路线是沿着大草原迁移,路线为非洲东部—中东—继续向前。F属于走出非洲的第二波移民,很多M89的后裔留在中东,还有很多M89的后裔追随着猎物的迁徙继续前进,途经今天的伊朗地区进入欧亚大陆中部广袤的干草原。

当时,这片巨大的干草原像一条“超级高速公路”,从法国直达韩国。他们从亚洲中部分别向西方和东方扩散。

单倍群G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M201

G的后裔都携带基因标记M201,这个男人大约在30,000年前出生在中东的东方地区,可能是巴基斯坦或印度的喜马拉雅山脚下。在新石器时代的农业人口大扩张之前,G的后裔生活在印度河谷地区。农业人口来到之后,取代或灭绝了很多G的后裔,幸存的G的后裔学会了农耕技术。

G有3个关联的“兄弟”单倍群:H,I,J,他们的部分后裔随着农业继续扩散。

单倍群G2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P15

基因标记P15出现于约1万年前,定义了单倍群G2,出现于中东,G2的后裔很快扩散,经过现在的土耳其进入欧洲东南部。

约1.5万年前的冰河期巅峰时期,早先的欧洲移民被冰原挤压和封锁在欧洲南部的几处避难地,人口较少。冰河期结束后,G2的各个血统从中东向欧洲的北部和东部扩散,还有一些人进入欧亚大陆的西部。

单倍群H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M69

约4.5万年前,起源于中东的H单倍群的先祖沿着欧亚大陆的干草原上的“超级高速公路”移民,后来辗转进入印度。约3万年前,一个携带遗传标记M69的男人诞生了,M69定义了这个新的H单倍群血统。虽然M69是一个“印度基因标记”,但是这个男性先祖的出生地点可能在中亚的南部,他的后裔是最早定居印度的内陆地区的群体之一。

这个单倍群H并非抵达印度的第一批人类。在5万—6万年前,第一批人类从非洲沿着海岸线来到印度,有些人定居在印度的沿海,但是内陆地区的大部分人类属于H单倍群的成员。

单倍群H1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M69→M52

M52定义了单倍群H1,这是印度的主要血统之一,M52在大约2.5万年前第一次出现在印度,属于迁移到印度的第二波主要人类群体。

H1的先祖也起源于中东,现在某些印度地区的频率为25%,在伊朗和中亚的南部,也有频率不高的H1。

单倍群I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M170

I的先祖是中东氏族M89的一部分,他们向西北的巴尔干迁移,后来扩散到欧洲的中部,在2.1万—2.8万年前,这些群体在欧洲的西部创造了格拉维特文化(Gravettian culture)。格拉维特文化是指法国的格拉维特发现的一些新的技术和艺术,石器工具也与早期的奥里尼雅克文化(Aurignacian culture)有所不同。格拉维特文化的狩猎工具更加先进,并且出现了女性雕塑的形象、贝壳首饰,以及动物骨头建造的房屋。

非洲喀拉哈里沙漠(Kalahari)的桑人,属于最古老的A单倍群

这个共同先祖M170出现在约2.5万年前,在最后一次冰河期,他的后裔被迫退避到欧洲南部的封闭的避难地—巴尔干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现西班牙)。

冰河期结束后,I单倍群的后裔在重新殖民欧洲时期担任了重要角色。

单倍群I1a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M170→M253

约2万年前,这个群体像很多欧洲群体一样退避到南部的避难地,以躲避冰河期巅峰时期向南扩张的大片冰原。I1a单倍群的避难地在伊比利亚半岛,其中一个男性成员出现了基因标记M253。

约1.5万年前地球变暖,I1A向欧洲其他地区扩散,在欧洲西北地区非常普遍,频率最高的地区是斯堪的纳维亚西部,可能很多维京海盗是I1A的后裔。

维京海盗多次入侵英国,这有助于解释M253在英伦诸岛的出现。

单倍群I1b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M170→P37.2

P37.2定义了单倍群H1b,这个基因标记约15 000年前出现在巴尔干,现在当地依然非常普遍。

P37.2可以识别冰河期退避到欧洲南部避难地的群体。

P37.2在冰河期结束后开始向欧洲北部和东部扩散,现在欧洲中部和东部非常普遍。这个血统可能是凯尔特人(Celtic)在公元前的一千多年的扩张。

单倍群J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M304

约1.5万年前,J诞生于新月沃土,这个地区包括以色列—西岸—约旦—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现在J的频率最高的地区包括中东—北非—埃塞俄比亚。

在欧洲,J原先仅仅分布在地中海附近,农业出现后人口激增,J开始扩散。

例如,现在J和他的分支J2合计占犹太人的30%。

单倍群J1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M304→M267

新石器革命之后,随着农业的成功,J1和其他J单倍群在中东兴起,部分J1的成员前往北非并获得成功,证据是现在这一带的J1频率最高。

携带M267基因标记的其他J1的成员,一部分留在中东,一部分北上进入欧洲西部,但是频率较低。

单倍群J2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M304→M172

M172定义了起源于M89的J单倍群的主要分支。J2现在分布在北非—中东—欧洲南部,在意大利的频率是20%,西班牙南部的频率是10%。

单倍群K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M9(www.daowen.com)

约4万年前,基因标记M9出现,地点在伊朗或亚洲中南部,这是中东氏族M89分支的一个新血统,这个血统的后裔经过3万年,扩散和成为地球的大部分人口。

这个大型血统K,被称为欧亚氏族,扩散过程延续了几万年时间,沿着欧亚干草原的“超级高速公路”,追随着猎物四处扩散,直到被亚洲中南部的巨大的山脉系统—兴都库什山脉—天山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阻拦。这三大山脉的交会地区是帕米尔高原,位于今天的塔吉克斯坦,K单倍群在这里分为两支:一部分人北上进入亚洲中部,一部分人南下进入巴基斯坦—印度次大陆。帕米尔高原导致了K的分离。

今天北半球大部分人群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这个男人M9:亚洲东部和北美洲的几乎全部,欧洲的大部分,以及很多印度人群。

单倍群K2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M9→M70

并非所有的M9都走向帕米尔高原,还有一些M9回到近东的舒适环境,这些人群中诞生了M70,时间约3万年前。

M70定义了K2,这个血统扩散到地中海沿岸各地,包括北非沿岸和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沿岸。

有些人认为,K2就是腓尼基人,这些航海家建立了很多地中海沿岸的繁华的贸易据点,M70的起源可能在黎巴嫩一带。

现在,M70在地中海沿岸处处可见,在中东和非洲东北地区的频率是15%,在西班牙—法国的南部也可以找到M70。

单倍群L

先祖血统:“亚当”→

M168→M89→M9→M20

欧亚氏族M9的后裔可能在印度或中东诞生了M20。这个M20在约3万年前进入印度,形成了L单倍群,所以L又称为印度氏族。

印度南部的M20的频率达到50%,他们都是L单倍群的成员,虽然他们不是最早进入印度的群体。

单倍群M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M9→M4

由于冰河期的严酷气候,M4的先祖退避到东南亚的沿海地区。第一个携带M4的男人可能出生于1万年前,这个基因标记主要出现在美拉尼西亚(Melanesia)—印度尼西亚,少量存在于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

M4是随着水稻技术在各个海岛上传播的,当时中国和中东的农业正在发生。大约在4 000年前,水稻技术传播到婆罗洲—苏门答腊地区。然后,这里的群体携带着大量的淡水和水稻,航行到太平洋上的各个岛屿并定居下来。

单倍群N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M9→LLY22G

经过东亚的欧亚氏族诞生了基因标记LLY22G,定义了N单倍群,时间约1万年前,地点可能在西辽河流域,他的后裔成为江藏语系的部分和乌拉尔语系(Uralic)的群体,现在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的南部和亚洲的北部。

乌拉尔语系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欧洲北部大部分人曾是狩猎采集群体,匈牙利人早期是牧马人,俄罗斯北方的很多群体也属于N。瑞典—挪威—芬兰—俄罗斯北部的Sami人是追随驯鹿的游牧—打鱼群体,人数仅剩下约8.5万人。

单倍群O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M9→M175

约3.5万年前,一个携带M175的男人出生了,地点在亚洲东部或中部。这些人是M9的后裔,他们当时在伊朗高原狩猎。

在冰河期的巅峰时期,O单倍群的先祖们抵达中国和亚洲东部,由于高山屏障的阻拦,他们封闭了上万年。O单倍群被称为东亚氏族:现在的亚洲东部,这个O单倍群的频率为80%—90%。在亚洲西部和欧洲,O单倍群不存在。

单倍群O1a

先祖血统:“亚当”→

M168→M89→M9→M175→M119

约3万年前,在中国南部出现的M119定义了单倍群O1a。他们可能是长江下游水到农业的人群后裔。

O1a的成员扩散到东南亚各地,他们的很多至今仍在东南亚。还有一些携带M119的群体进行了长距离的迁移,最终抵达中国台湾,现在台湾的几个原住民群体中的M119的频率高达50%。

单倍群O2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M9→P31

约3万年前,第一个携带P31的男人诞生了。P31定义了单倍群O2。这个男人居住在亚洲的东部,或许在中国南部。这个男人的后裔,有的向南扩散到东南亚,向东扩散到韩国和日本。这个基因标记现在是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最常见的标记。

单倍群O3

先祖血统:“亚当”→

M168→M89→M9→M175→M122

这个携带M122基因标记的男人可能出生在中国中部,他的后裔分布非常广泛,约占中国男人的50%,所以,他的后裔很可能与农业的传播关系密切。单倍群O3的成员很可能都是长江中游种水稻和桑干河—永定河流域种粟米的农民的后裔。

亚洲东部的水稻农业的发达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扩张,考古学证据证明水稻技术一直传播到日本—中国台湾—东南亚,基因证据认为传播水稻技术的群体都携带着M122。

单倍群P

先祖血统:“亚当”→M168→M89→M9→M45

约3.5万年前,一个男人携带M45出生在亚洲中部,他是M9的后裔。

M9曾经扩散到一片富饶的大草原,包括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西伯利亚南部。在冰河期的巅峰时期,草原环境日益恶化,迫使他们追随着驯鹿向北方进发,最后学会用兽皮搭建帐篷,改进武器和狩猎技术等。

M45是大部分欧洲人和几乎全部美洲土著的共同先祖。

单倍群Q

先祖血统:“亚当”→

M168→M89→M9→M45→M242

1.5万—2万年前,一个携带M242的男人诞生在极度严寒的西伯利亚。

M242的后裔成为第一批探索美洲大陆的人类。当时西伯利亚的气温很低,人类设法穿过没有积雪的苔原,来到亚洲的最北端—西伯利亚东部。

当时世界的海平面比现在低100米左右,西伯利亚—阿拉斯加之间形成了白令陆桥,人类可以直接走到美洲。

Q单倍群踏上了美洲的具体的时间还有争议,有人认为在2万年前。但是遗传学分析的数据是约1.5万年前,这个数据与考古证据基本吻合。

Q单倍群的成员进入北美洲之后开始南下,目前还不清楚他们如何越过北美的冰原。一种估计是落基山脉中的一条通道,另一种估计是沿着无冰的海岸线。

单倍群Q3

先祖血统:“亚当”→

M168→M89→M9→M45→M242→M3

第一批人类进入美洲后,M3出现了,时间是1万—1.5万年前,地点是北美洲。这是美洲土著中分布最广泛的一个血统,包括全部南美洲人口以及大部分北美洲人口。

M3在西伯利亚没有发现,仅仅分布在美洲。携带M3的群体继续南下,在大约1 000年里,就迅速抵达南美洲的南端。

单倍群R

先祖血统:“亚当”→

M168→M89→M9→M45→M207

在亚洲中部逗留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后,经受着严寒气候考验的人类具备了更先进的技术,开始转头向西,进入欧洲大陆

这个氏族里的一个男人的Y染色体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突变M207,他的后裔分为两支:一部分人进入欧洲,一部分人后来转向南方,进入印度次大陆。

分析计算证实,这次迁移发生在1万年内,很多细节尚不清楚。

单倍群R1

先祖血统:“亚当”→

M168→M89→M9→M45→M207→M173

第一批大规模定居欧洲的群体的后裔是R单倍群的成员,M173定义了R单倍群:携带M207的群体一起向西迁移,半途分开。

约3.5万年前,M173的后裔抵达欧洲,当时尼安德特人处于衰亡时期。这些更聪明的M173的后裔获得更多的资源,可能加速了尼安德特人的灭绝。

在冰河期巅峰时期,M173的后裔撤退到南部的避难地:西班牙—意大利—巴尔干。冰河期之后,他们再次北上。现在欧洲的M173的频率非常高。

单倍群R1a1

先祖血统:“亚当”→

M168→M89→M9→M45→M207→M173

→M17

1万—1.5万年前,一个携带M17的男人诞生了,地点在现在的乌克兰或者俄罗斯南部。他的后裔继续游牧,并且驯化了马。他们骑着马,更加便于迁移:从印度到冰岛,他们迁移的范围很广泛。

在捷克—西伯利亚—亚洲中部,M17的频率约40%,在印度约35%,在中东地区为5%—10%。在伊朗,M17在伊朗西部仅为5%—10%,在伊朗东部高达35%。这些分布使得语言学家猜测:骑马的M17后裔可能是印欧语系的传播者。

单倍群R1b

先祖血统:“亚当”→

M168→M89→M9→M45→M207→M173

→M343

约3万年前,已经处于欧洲的群体中出现了遗传标记M343,定义了单倍群R1b。他们是克罗马农人的后裔,这些群体最著名的遗产是在法国南部等地留下的洞穴壁画。在此之前,人类的艺术作品主要是贝壳、骨头、象牙等材料制作的首饰。

单倍群R2

先祖血统:“亚当”→

M168→M89→M9→M45→M207→M124

埃塞俄比亚人
绝大部分2万年以上的现代人化石出土于苏丹—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东非地区,只有极少几个现代人化石遗骸出土在埃塞俄比亚以南的地区

约2.5万年前,亚洲中南部诞生了一个携带M124的男人,他的后裔迁移到巴基斯坦和印度东部。这个基因标记现在存在于印度北部—巴基斯坦—亚洲的中南部地区,频率5%—10%。这个单倍群R2也属于第二批大规模进入印度的移民,但是距离5万—6万年前的第一批大规模移民时间久远。

在欧洲东部的吉普赛人中,也发现了单倍群R2的成员,估计也是起源于印度次大陆地区。目前还不清楚这些远古时代的远程移民的细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