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类六万年:解读基因中的人类历史

人类六万年:解读基因中的人类历史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以来,语言学也是人类研究的一个线索。格林伯格发现,南美洲和大部分北美洲的土著语言都属于美洲语,但是有两个例外的语系:格林伯格猜测,每一种语言都对应着一批亚洲进入美洲的移民。Y染色体的基因研究结论支持了格林伯格的猜测。属于同一语系的人群语言变化与基因多样性变化互相印证,基因出现差异的地方,语言也发生分化。

人类六万年:解读基因中的人类历史

美国语言学家、犹太移民后裔约瑟·格林伯格(1915—2001),毕业于耶鲁大学,长期担任斯坦福等大学的教授。他在语言类型学(linguistic t y p o l o g y)和遗传分类学(Genetic classification)领域非常著名

基因研究证明,美洲土著来自M45和M130。但是这些移民群体是一次还是分成几次移民美洲的?这是北美土著起源的一个长期争议的主题。华盛顿州肯纳威克(Kennewick)曾经出土了一个9,500年前的所谓高加索人(Caucasoid)的头颅骨,表明北美与欧洲有联系。有的人类学家认为,澳大利亚人曾经来到南美洲,还有的学者毫无根据地猜测,日本人曾经在几千年前跨过了太平洋……基因科学,能否找到这些胡乱猜测的谜底呢?

基因技术已经证实,最早走出非洲的一批现代人类中,一部分人群很快来到了澳大利亚,还有一部分人群辗转四万年来到北美洲。这个漫长的有趣故事,要从语言学谈起。

长期以来,语言学也是人类研究的一个线索。美洲的语言超过600种,这也是语言学界的长期争议话题:这些语言是互不相关的,还是可以归类整理为很少的几个语系?

约瑟·格林伯格(Joseph Greenberg)把600种以上的美洲语言,归类为一个单一的宏语系(macro-family),并将其命名为美洲语(Amerind)。

格林伯格发现,南美洲和大部分北美洲的土著语言都属于美洲语,但是有两个例外的语系:

格林伯格猜测,每一种语言都对应着一批亚洲进入美洲的移民。语言随着美洲人群的迁移而迁移,人群移动了,语言也跟着移动了,基因当然也移动了。说美洲语系的人群进入美洲最早,散布最广泛,而且是南美洲唯一的语系,这个事实说明,至少两批亚洲移民曾经进入美洲。Y染色体的基因研究结论支持了格林伯格的猜测。

美洲宏语系:使用美洲语系的人群在南北美洲分布最广泛,这些携带M242和M3的人群来自西伯利亚氏族,线粒体mtDNA的研究数据也支持这一结论,他们在仅仅大约1 000年里就广泛分布到南北美洲各个地区。

纳—德内语系:使用纳—德内语系的人群在美洲的分布第二广泛,仅次于美洲语系的群体,基因分析证实他们是第二波移民。有趣的是,他们的基因里竟然包括M130,并且比例达到25%。如前所述,M130是大约六万年前,沿着海岸高速公路离开非洲的最早的第一波移民群体。更有趣的是,在南美洲没有发现M130,说明纳—德内语系的人群可能是一万前离开中国北部或西伯利亚南部进入了美洲,当时白令海峡已经再次被海水淹没,他们几乎是全程使用船只的移民,然后分布在沿海地带,这种语言扩散到美国沿海的西部,直到加利福尼亚。他们的路线可能是非洲—印度—东南亚—北上北极圈—北美洲。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使用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的人群可能是M242的一个西伯利亚分支,他们喜欢沿海生活,他们成为现在的爱斯基摩人,他们的祖先在西伯利亚,主要以驯鹿为生,这种生活方式与西伯利亚的楚科奇人一样。

出乎所有早期学者们的预料,在南北美洲都找不到M175,也就是说,美洲没有发现携带M175的中国—韩国—日本地区的人类的痕迹。

各种DNA证据都显示出一个结论—所有美洲人全部来自西伯利亚。

一万年以前,人类已经殖民到世界所有大洲(南极洲除外)。人类的先驱者们聪明灵活,善于适应各种不同于非洲故乡环境。在五万年的旅程中,人类作为猎人,穿过沙漠、越过高山、跋涉过冰雪覆盖的荒原,从非洲一直走到了火地岛,来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石器时代,也是语言发生多样性的年代。

语言学是一种分类归纳学科。假若美国人来到英国,肯定大吃一惊,以为自己来到另一个国家。美国没有方言,英国的方言很多,甚至刚刚走出伦敦都会区,各地的口音就不一样了。人们猜测,原来人类可能只说一种语言,随着人类氏族和部落越走越分散,语言随之多样化,与遗传学中的多样化类似。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是印欧语系。

1786年,在英属印度担任法官的语言学家威廉姆·琼斯爵士(Sir William Jones),在大量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的概念,即欧洲到印度的大片地区所有的语言有一个共同起源。这种假设,最终得到广泛承认。(www.daowen.com)

1988年,斯福扎决定在印欧语系与基因分布之间,绘制出一幅对比图表进行核实。他从世界各地的42种不同语言群体的基因分析得出一种分布树,经过对比证实,这棵树与语言系统树中各种语言的关系非常接近。例如,印欧语系中的各个群体,与基因树中的相应位置基本上一一对应。

在方言繁多的班图语系和中国北方——南方的不同方言体系中,也发现了类似分布状态,证明语言与基因的多样性是基本相吻合的。属于同一语系的人群语言变化与基因多样性变化互相印证,基因出现差异的地方,语言也发生分化。

如果琼斯爵士的猜测和分类是正确的,亦即印欧语系的各个群体拥有一个共同的起源,那么,印欧大陆的各个群体必定在远古的某一个时间点上曾经拥有一个共同先祖。对于这个谜团,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的考察研究和激烈争论持续了200多年。

一个“印欧语系”的假设带出了一系列疑问,各种解答形成了盘根错节的乱麻一样的无数证据和假设。所有的假设和解答,都是为了寻找这个欧亚大陆的无数族群的“故乡”……这些多学科的共同努力,最终激励遗传学家们也加入了这场寻找故乡的百年探索。

威廉姆·琼斯(1746—1794),盎格鲁—威尔士语言学家,古印度学者。他在孟加拉最高法院担任法官期间,为了法律而研究梵语,发现梵语与拉丁语和希腊语非常相似,进而提出印欧语系。因为这一贡献,他被封为爵士

同一个单词,可以追溯出它最原始的词源。例如,英语中的牛ox,可以联系到印度梵语中的牛uksan,中国西部吐火罗语(Tocharian)的牛okso。同一语系中,动物植物以及工具、武器的单词往往是相同的。印欧语系中“马”和“带轮子的车辆”等单词也是一样的。但是,印欧语系与西欧的考古证据之间的联系并不清晰。这种语言在欧亚干草原带上的证据非常清晰,进入西欧的森林地区就模糊不清了。

人类的历史中,很多语言产生了,很多语言消亡了。语言演变有时难以定论,至今仍争论不休。但是,考古证据是无法改变的。能不能找到印欧语系的先祖们的葬身之地呢?

这些墓葬,终于在欧亚干草原带上被找到了。

1950年代,美国UCLA大学考古学教授玛丽亚·金布达斯(Marija Gimbutas)在伊朗高原—欧亚干草原—乌克兰地区—东欧—西欧—南欧进行了一系列墓葬考古和研究。1970年代,金布达斯开始发表一系列研究报告,以坟冢(Kurgan)为主要线索,初步勾画出一幅图景,将印欧语系群体联系起来。金布达斯提出的假设被称为“原始印欧祖语假设”(Proto-Indo-European Urheimat hypotheses)。

这种“原始印欧祖语”(简称PIE,Proto-Indo-European)的发源地在巨大的欧亚干草原,这种假说完全涵盖了前期曾经出现的很多假设(例如纹绳陶器文化等)。这种坟冢文化(Kurgan culture)的大量坟冢遗迹至今仍然安安静静地沉睡在整个欧亚干草原带的全部范围之内,从乌克兰的大平原,一直延续到蒙古大草原。这里正是人类走出非洲的主流群体徘徊辗转了数万年的地区,人类从这里走向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

Urheimat是源自德语的语言学名词:Ur=原始的,最初的;heimat=家园。语言学中这个德语专业词汇常常用于描述原始语言(proto-language),又称祖语。上图是语言学中常用的树结构,其中:15=原始语祖语;6,20=第二级祖语;2,7,31=第三级祖语;5,9=第四级祖语。这种树结构在其他领域广泛应用

玛丽亚·金布达斯(Marija Gimbutas,1921—1994),原籍立陶宛,美国考古学家。她以语言学和神话学为脉络尝试联系各种考古证据链,以坟冢假说(Kurgan hypothesis)将人类的语言起源和发展的路线进行了描述,基本接近后来的基因证实的人类迁移路线

上图是战车技术扩散示意图
玛丽亚·金布达斯根据考古证据,还提出战车技术的传播路线。考古发现证明:大约7 000年前,中亚游牧的人类首先驯化了马,创造出马拉的战车,这种战车从中亚开始向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印度北方扩散,并向东欧和中国扩散

这种坟冢文化理论,证实了琼斯爵士“印欧语系”的猜测是正确的。这个答案和理论在基因技术出现之前就被找到了,当时曾经存在争议。在基因技术的确认之后,这个理论现在得到了广泛的公认。

毫无疑问,美洲土著是最勇敢的一批人类,他们是我们这个物种中跋涉距离最远,牺牲最为惨重的一群勇敢的先驱者,令人更加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崎岖的旅程和怪异的构成:他们有的从中东—欧亚大陆—西伯利亚走进北美洲(M45),有的从非洲海岸线开始: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中国—蒙古—西伯利亚走进北美洲(M130)……这些大型电脑系统进行的计算推理和基因分析的结论,使人联想起福尔摩斯对华生医生的忠告:“当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无论剩下什么,不管多么不可思议,都是真实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