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智慧旅游导论:生命体验与高峰感知

智慧旅游导论:生命体验与高峰感知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叔本华认为生命的亢奋与不可遏止而“痛苦”万分,他用“静观”这个概念表达一种体验,借以突出寂灭生命之意,遏制永不满足的生命意志。马斯洛提出“高峰体验”并从多个侧面对高峰体验现象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述,认为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

智慧旅游导论:生命体验与高峰感知

1.体验的概念

体验(experience)在《剑桥美国英语词典》中解释为“the process of getting knowledge or skill from doing seeing or feeling things;something that happens to you that affects how you feel”,即指从做事、所见、所感或发生的一些对人有影响的事情中学到的知识或技巧(或者是学习过程),倾向于通过实践、亲身经历获得体会、理解,偏重于感性认识

体验作为一个经济学术语,更注重的是亲身参与所获得的个人心智状态的一种美好感觉。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它是客人付费而从体验策划者的供给中获得一种亲身参与的美好感受。从心理学的角度,体验与个体密切相关,需要个体的高度参与,体验的结果来自个体与事件间的相互作用,是在一定的氛围和背景下被“引发”出来的意识中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是难忘的、个性化的,带给人们的价值更多的是在于精神上的满足。因此,体验是一种亲身的经历,更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感悟。经历与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某种感观感受连接在一起,感悟则是对内部本质的一种深入认识与领会。

综上所述,体验是人类将自己的切身经历、实践,通过在情感和悟性思维引导下的身心活动去实现感悟世界与人生的一种过程与方式,发源于人类自身的亲身经历与事件,并在心理层面上将自己与感悟的对象融合为一而产生;体验是一种在情感和悟性思维引领下,通过身心整合的过程去实现的;体验所追求与获得的是对世界与人生状态、情趣、意义、价值等的感悟。

2.体验的多角度解释

体验在哲学心理学美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学科中含义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体验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集合,在研究时需要在多个层次进行描述。

(1)哲学角度

柏拉图的“迷狂”说。西方最早的有关体验或类似概念的阐述,可能就是柏拉图的“迷狂”论了。在柏拉图看来,迷狂是由于热爱智慧、渴望洞见绝对的美和绝对的善而置世俗于不顾,才被执着于尘世幸福的人说成是迷狂,实际上,它更多的是带有沉思默想、凝神观照、超然外物的性质。正是后来原始诸神世界的消隐、雅典社会理论的沦丧以及道德的颓败深感忧虑,柏拉图把解救的希望寄托在对迷狂的体验上,渴望通过体验使人超越尘世的束缚而复归于理性的天国——雅典人失掉了神(理性),只有体验才能把它召唤回来。

席勒的游戏体验。席勒认为,通过体验(游戏)这一绝对中介使人的被分裂的感性本能与理性本能重新融合为一个完整体。可以说,席勒把体验高扬到空前高度,试图用它来解决最根本的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叔本华的“静观说”。叔本华认为生命的亢奋与不可遏止而“痛苦”万分,他用“静观”这个概念表达一种体验,借以突出寂灭生命之意,遏制永不满足的生命意志。

尼采的酒神说。尼采则是由于生命的匮乏与颓废而焦灼不安,因而用酒神状态呈现了一个可以体验到的目标,用“沉醉”去享受生命里的充盈和丰满。在希腊神话中,酒神所象征的是醉狂、激情、音乐、想象、生命、本能、矛盾。尼采借用“酒神精神”所表示的,是对生命的肯定,是一种“把生命的全部丰富的对立物都包容在自身之中”的“解放了的精神”,用以摆脱理性与道德的限制,打破一切法则的束缚,以回到这种他所吁求的“酒神精神”,即“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一直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www.daowen.com)

马斯洛“高峰体验”说。马斯洛提出“高峰体验”并从多个侧面对高峰体验现象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述,认为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他认为在这类体验中感到自己窥见了终极真理,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奥秘。

(2)心理学角度

苏联心理学家瓦西留克那里在《体验心理学》中认为,体验是一种旨在恢复精神的平衡过程,恢复已丧失的对存在的理解力。一方面,体验是个人的经验过程及其结果,“永远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才能体验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产生危机的那些生活环境和变化”,别人无法代替;而另一方面,“体验的过程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驾驭的,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使这一过程按我们的理想达到使个性成长与完善的目标,至少是不要转向病态的或社会所不容许的道路”。David Mazursky在1989年发表于《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上的一篇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旅游者过去的旅游经验中满意与失望体验对于将来旅游决策的影响,认为体验对十人的内心情绪和行为决策能起到调节作用,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并使人们的生活趋十美好。

(3)美学角度

在美学及审美角度上看,体验是我们生活中最难得又最美妙、最充满的瞬间,能使人在一刹那超越所处的境遇领悟到一种永恒,是一种个体带着强烈感情色彩全身投入的,在主体和个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一种对生命之价值与意义的综合深刻的内心感受。

(4)经济学角度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体验是一种新的经济提供物,是一种类似于工业经济下提供的商品,它借助于高度发达的科技以及人们相对丰富的物质收入,从而获得高度的心理精神享受,如迪斯尼、好莱坞可口可乐公司等都是美国实施“体验经济”的机构。因此这种体验表现得更深刻,更耐久,是一种“难忘”的商品。

(5)文化学角度

在文化学意义上来讲,体验针对的是日常用品或日常消费背后的意义如果说体验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那么体验就使审美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体验是消除了距离的审美即时体验,是主体和客体的直接融合,它是通过隐藏在不同商品和服务背后的文化含义,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满足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因此,体验所具有的这种文化性特性,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超过物质实质的深层次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