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经济的中心化结构
在互联网出现以前,以及互联网发展的初期(Web1.0时代),商业模式是一种中心化体系。所谓的中心化就是一个广播模式,所有的用户都是围绕这一个主体进行,大多数的传统商业模式都是这个类型例,如制造业、传统媒体、各大门户网站等。制造厂商研发、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再通过众多的经销商、代理商销售到广大用户手上。商品服务领域也是一样的,例如坐出租车,都是由出租车公司提供的标准的车辆和专业的司机来面向群众提供行车服务。再如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都是内容的产生者,而面对的用户是千千万万的网民。这种结构类似于图5-8,只有一个中心,中心连接了千万个体,个体之间没有联系和交互。
图5-8 传统经济中心化模式
传统经济是以B端为核心,强调集中化、规模效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大规模生产与销售,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保障了产品的质量,且摊薄了研发和生产成本,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传统经济的中心化系统的信息传导机制慢,企业的生产和用户的消费常常处于割裂状态,加上双方的效用函数又不同(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用户追求效用最大化),一旦原有均衡发生偏离,结果一定是效率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例如,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消费者需求偏好发生变化,但是企业并无法及时获得到此类信息,或是未能及时转向,结果就是产品的滞销甚至企业倒闭。而且,中心化体系之下,广大用户都只是接受产品和服务,没有对外输出,其需求、创造力、闲臵资源都存在极大的浪费。因此,传统经济的中心化结构存在很大的缺陷,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的同时,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因此传统经济的模式面临“变革”的压力,需要去中心化。
2.共享经济的去中心化结构
共享经济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典型例子。例如在内容传播领域,网络的内容不再只是由专业的网站或者特定人群产生,而是由全体网民产生,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造原创的内容,如知乎、果壳等网站,人人都可以回答问题和产生问题,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化。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产品生产和服务上面,例如以前我们出门旅游可能首先要订好酒店或者旅馆,你没有办法去一个你从来没去过的地方并且住在当地人家里,但是共享经济的发展已经使得它变得完全可能,Airbnb对接了有闲置房屋或者床位的房东和租房者。另外你也可以通过网络去租私家车,通过网络寻找那些手工艺人或者借钱等。这些商业模式都是去中心化的,平台对接的是个人与个人、信息与信息直接的交互。
完全去中心化可以用图5-9来描述,没有一个中心的网状结构,整个网状结构是由庞大的“节点”共同维护,任何一个“节点”都是平等独立的,千万的“节点”直接实现了对接,“节点”之间有充分的联系和交互。典型例子就是各类共享经济模式例如Airbnb、Waze等。完全去中心化体系拥有传统经济所不具备的很多优点,主要表现在产品非标准化,可以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信息传导迅速,可以保证市场保持高效率运行生产者同时是消费者,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尽管完全去中心化的共享经济具有很多传统经济所不具备的很多优点,可以满足各类以前传统经济无法满足的需求,改善经济运行效率,但是它并不是完美的,它同样有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系统不够稳定。管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在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体系里,一个节点的缺失或者坏节点的进入很可能破坏或者毁灭原有体系,原因就在于一个坏节点的进入会破坏信任机制,最坏的结果是引发连锁反应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平台“崩溃”。具体地说,完全去中心化结构的问题包括完全去中心化要求良好的惩罚扬善机制,但仅仅这样无法阻止一些不道德行为,如假冒伪劣商品乃至欺诈;产品非标准化,产品质量容易良莠不齐,影响用户体验;由于卖家的专业性不够而导致各种问题纠纷;容易出现恶性竞争。
图5-9 去中心化结构(www.daowen.com)
在共享经济领域里,以上的问题经常出现。这些问题通常不是企业本身的问题,而是来源于这种去中心化结构所引起的系统的不稳定,这种系统不稳定通常会导致两种变化,一种是企业难以盈利,另外一种则是为了继续生存进行“自我变革”,转向弱共享经济。
3.弱共享经济及其半中心化结构
弱共享经济模式和共享经济略有不同的是,供给端的用户部分从业余的单个个人变成了中小公司和全职人员,或是没有牌照、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或是兼职的专业人员。弱共享经济模式可以看成一种半去中心化结构,这种商业模式是一种介于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之间的模式,有中心但不再是只有一个中心,而是有很多个小型中心,而且这些中心对于平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弱共享经济的优点
弱共享经济是马太效应的产物。在共享经济中,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互联网平台上所有用户都是平等的,用户会根据产品或者服务的体验好坏用脚投票,最终留下来的是“优质节点”,当“优质节点”达到一定临界点时,平台就会呈现半中心化结构。
弱共享经济是一种半中心化的结构,这种半中心化结构既继承了共享经济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它的缺陷。半中心化结构可以使得系统更加稳定和安全,坏节点可以被剔除或者替换,通过分流至其他小中心把用户留住。另外,由于供给端不再是业余的个人,而是“优胜劣汰”之后的专业人员以及企业,这降低了某个“节点”丢失或者变坏的可能性,使得系统会更加稳定和安全。半中心化会有更好、更快的群聚效应,能够吸引更多的优质用户,形成良性循环。半中心化可以让系统高质量运行,完全中心化结构的平台很容易坍塌。
(2)发展适宜性
弱共享经济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原因就在于防止节点变坏的防范机制不到位和节点专业化。防止“节点”变坏的防范机制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个人征信机制不完善,不诚信的成本低。由于信用数据碎片化,各部门的数据并没有有效聚集和应用,造成了大部分情况下不诚信并不会被追究,即使追究也不会造成严重影响。节点专业化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共享经济帮助大量草根人群绕开从业障碍。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很多领域市场化程度不够,有显性或隐性的进入门槛,共享经济模式可以帮助他们绕开这些门槛。例如开出租车需要牌照,且牌照有配额限制,因此在不少城市,牌照价格超过了车的价格。很多行业从业需要证书和教育背景(比如设计行业),这些门槛阻碍了那些有能力却没有相应资格的人,但是共享经济的模式完全帮助他们绕开了这些门槛,直接进入相应的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二是碎片化地解决了闲置劳动力就业。在大规模城镇化过程中,剩余劳动力持续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严重,城市拥有大量社会闲散人员。通过公司招聘的就业在时间、地点、薪酬预期、流程等各方面都存在各种障碍困难,而弱共享经济的方式为这些人员提供了碎片化的就业途径,便捷且有弹性。
弱共享经济是实现共享经济的有效过渡阶段。如前所述,实现完全的共享经济尚且存在很多障碍,弱共享经济是当前更为可行的模式。随着弱共享经济的普及盛行,消费者将逐渐接受认可这样的模式,对共享经济的认可度也会变得更高。比如当人们逐渐习惯了坐专车而非出门只是坐出租车时,对于陌生的司机不再抗拒,对于顺风车、拼车等的接受度也会变高,逐渐形成习惯。而且,随着弱共享经济的普及,人们的各种信用信息都会被记录到各个互联网平台。这些信用数据的共享,将使得网络平台对欺诈、不诚信用户(也即前面所说的坏节点)的筛选能力变更强,纯粹的共享经济也变得更有可能。需要说明,这两者并非泾渭分明,很多时候都没有明确的界限。未来的情况,很可能是在网络平台上,同时存在大量的业余节点,与一部分的专业节点,两部分的比例也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