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共享经济:整合资源,降低成本

共享经济:整合资源,降低成本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共享经济的本质是通过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让他们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与传统的酒店业、汽车租赁业不同,共享经济平台公司并不直接拥有固定资产,而是通过撮合交易,获得佣金。共享经济中所谓的“共享”是利用属于自己的闲置资源,将其共享出去并获得一定的收入。而这其中涉及的公司保密问题、公共资源侵占问题,都并非是共享经济的初衷。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通过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让他们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对于供给方来说,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对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由于供给方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是闲散或空余的,而非专门为需求方提供的,供给方从商业组织演变为线下的个体劳动者。因此,需要有一个平台对数量庞大的需求方和供给方进行撮合,由此就产生了共享经济的平台公司。与传统的酒店业、汽车租赁业不同,共享经济平台公司并不直接拥有固定资产,而是通过撮合交易,获得佣金。正如李开复所说,(Uber、阿里巴巴和Airbnb三家)世界最大的出租车提供者没有车,最大的零售者没有库存,最大的住宿提供者没有房产。这些平台型的互联网企业利用移动设备、评价系统、支付、LBS等技术手段有效地将需求方和供给方进行最优匹配,达到双方收益的最大化。

1.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过程

(1)去中介化/去机构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

在传统的供给模式下,用户是经过商业组织而获得产品或服务。商业组织的高度组织化决定了它们提供的主要是单一、标准化的商品或服务。同时,劳动者或服务提供者需要依附于商业组织,间接地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共享经济的出现,打破了劳动者对商业组织的依附,他们可以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或产品。去中介化的过程伴随着前端供给能力快速释放,为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带来非标准化的可能性。在共享经济的平台下,供给端的创造力被激发,他们更倾向于提供非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以形成个人产品独特的品牌。

(2)再中介化

个体服务者虽然脱离商业组织,但为了更广泛的接触需求方,他们接入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平台。过去,优秀的个体劳动者是难以脱离商业组织而存在的。因为,脱离有组织的商业机构意味着他们需要自行解决办公场地、资金、客源、营销等非常繁多的问题。而共享经济平台的出现,在前端帮助个体劳动解决办公场地(WeWork模式)、资金(P2P贷款)的问题,在后端帮助他们解决集客的问题。共享经济平台成为劳动方和需求方的中介,帮助他们参与到“比较复杂的市场经济职业”。同时,平台的集客效应促使单个的商户可以更好地专注于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个体服务者脱离商业组织后,成为独立的劳动单位,与共享经济平台的关系松散:他们可以接入多个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服务提供时间,不再受到商业组织的制度束缚。另一方面,这种松散的关系反而促使并激发他们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和有创意的服务或产品,以获得消费者的口碑和好评,以此帮助他们在平台上更好的集客。

(3)对个人闲置资源的共享

对个人所有的资源进行共享,并获得一定的收益,是共享经济的核心实质。共享经济中所谓的“共享”是利用属于自己的闲置资源,将其共享出去并获得一定的收入。而远非利用公司的、公共的资源进行共享,并为共享者带来利益。而这其中涉及的公司保密问题、公共资源侵占问题,都并非是共享经济的初衷。

2.规模不再经济,进入更长尾的世界

所有权的界定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我们渴望拥有对于房、车、奢侈品的所有权,正是这种渴望成为每个人努力工作的激励机制。然而,在技术和资本的推动下,共享经济作为新型商业模式,正在颠覆所有权的价值。当人们可以通过共享、租赁的方式及时获得对房、车、奢侈品的“使用权”时,已经无须如此在意“所有权”。共享经济更好地切割了零散的供给,填补了碎片化的需求,甚至创造出更为个性化、人性化的消费体验,在全球、在各个行业,掀起一场对存量供给的革命。

(1)点对点

一般而言,共享经济指的是通过点对点(P2P)的模式,共享商品和服务使用权的商业模式。狭义上共享经济仅包括对实体资源的共享,广义的定义中还包括对人力服务的共享(人力服务的共享也可界定为即时应需经济,on-demand economy)和资金的共享。目前共享经济发展快速的领域包括以Airbnb为代表的房屋共享、以Uber、Lyft为代表的汽车共享、以TaskRabbit为代表的劳务共享、以LendingClub为代表的P2P金融平台等。未来在餐饮、零售、医疗健康等领域都有着潜在巨大的发展机会。

(2)规模不经济

共享经济领域内存在闲置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点对点(Person-to-Person)模式、强调商品和服务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其快速发展背后体现出的大趋势是由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去中心化过程,各个行业的长尾效应更加明显。传统的企业一直在追求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带来了质量的背书、渠道的优势和成本的节省。然而,互联网的发展却使得“规模不再经济”——互联网的双向评价体系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移动互联网的实时定位服务能够迅速找到身边的产品或服务,整合起来的大量独立个体能够发挥比单一大企业更高的匹配效率;利用闲置的社会资源,边际成本低。在此基础下,社会的合作方式由中心化在向网络化快速演进,大企业的优势逐步降低,个性化供给渐渐增多。

(3)长尾效应

共享经济发展背后体现的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去中心化过程,小企业有机会通过共享平台实现对大企业的逆袭,这正是长尾效应的深化。明星产品、领先产品的优势将逐步下降,由万千个独立个体构成的酒店、汽车、资源长尾的占比将逐步提升。典型例证最早体现在音乐领域。在过去,当CD贩售局限在实体店铺时,店家考虑到店内有限的货架空间及店铺有限的覆盖面积,只会选取当季热门的唱片入库,而非主流唱片由于需求量低下,倘若店铺覆盖的消费人群中没有它们的爱好者,这些产品的库存周转就会变得极为缓慢。权衡收益及成本,店家倾向于不采购这类独立音乐唱片,小众乐迷的偏好往往会被忽视。而音乐在线零售业的兴起颠覆了上述模式。以在线音乐零售商Rhapsody为例,从下载次数的角度看,流行榜上极少数名列前茅的热门曲目固然极受欢迎,随后流行度也的确随着排名的下降而急剧下滑。但众多位于较低下载量区段的音乐下载量之和却非常可观,这意味着数量巨大的小众音乐需求之和不容小觑,将其组合到一起,就可以形成堪比热门音乐的大市场。(www.daowen.com)

如图5-6所示,共享经济的一般商业模式。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核心基础是“闲置+价值+回报”,产品和服务供给方拥有闲置资源或碎片化时间,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资源使用权或提供服务,需求方不直接拥有资源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方式使用物品,为需求方创造价值,从而为供给方带来一定的金钱或精神回报。共享经济平台通过双向补贴和体验等方式吸引品差异性基础上根据需求方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满足其定制化服务需求。产品和服务供给方组织形式包括适应规模化供给的B2C模式,以及对产品和服务需求个性化和场景化的C2C模式。共享经济平台不直接拥有提供服务的物品所有权,这决定了共享经济平台运营固定资产投入少、成本低,共享经济平台实行的是按需分配,将大量供给按照大数据算法推送给最方便客户。共享经济平台建立供给方和需求方连接,由于供需双方具有延展性和叠加性,共享经济平台潜力巨大,而平台资源、平台规模等扩大反过来增强供需双方用户黏性。

图5-6 共享经济的运行过程

供给方和需求方,共享经济平台足够多的供给方为需求方多样需求提供了选择,共享经济平台足够多的需求方为供给方提供了稳定持续客源。根据产品和服务供给方个性化程度进行分类:总体上分为标准化成品和非标产品。标准化产品按标准化程度从高到低进行分类定价,非标产品在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长尾效应将在更多实体行业出现,专注于个性化、细分化市场的独立个体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一方面,互联网的评价体系将降低信息不对称性。随着信息得更加透明,消费者将不再只关注大品牌、规模领先的企业。原先缺乏品牌溢价的独立个体同样可以通过共享经济的平台,通过更好的评价、更高的打分获得客户的青睐。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实时定位功能使可获得性大幅增强。独立个体在可获得性、在渠道上相较大企业落后很多。但是随着实时定位功能的快速普及,共享经济平台聚集的零散个体越来越多,个体的可获得性反而有机会超越传统的大型企业。同时,共享经济利用本已存在但闲置的社会资源,边际成本低,使得大企业成本优势下降。从长期来看,并不预期共享经济的发展将导致传统的酒店集团、租车公司的彻底消亡,但是其规模经济优势确实将逐步下降。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传统企业的一大启示是减少对规模的盲目崇拜,回归对产品质量、客户体验和消费者注意力的追求上。以Airbnb为例,它的快速发展展现的是其精美客户端的吸引力、消费者对于“live as local”的渴望、对人性化服务的追求。这对酒店公司的经营本身很有借鉴意义,长期有可能激发“C2B”反向定制消费模式的发展。

3.经济核心机制

(1)动态定价

共享经济平台替代商业组织的出现,为服务/产品提供者可以进行相对自由灵活的定价的可能性。根植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平台,可方便供给方随时根据当前的供需调整价格策略,灵活定价。对供给者来说,只要共享的产品或服务闲置或未被充分利用,同时共享价格高于共享需要付出的成本(例如资产的折旧),就会有动力参与到共享经济中,并从中获得利润

以滴滴快车为例,在高峰时段或者偏僻路段,即快车供给小于需求的时候,滴滴快车依据自行研发的算法进行动态调价,即在每单应有价的基础上增加一定金额,以刺激更多供给。以北京为例,最低调价3元,最高调价无上限,最高动态调价的成交价曾出现过89元。类似的,Uber动态定价模型中,当需求大于供给,算法会自动提高价格,减少需求提高供给,使得供需达到一个动态平衡。而当供给逐渐大于需求时,价格又会恢复到初始水平。这个过程循环往复,始终维持着平衡。白天时,出租车的供给基本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在午夜后是处于下降状态;乘客对出租车的需求与出租车的供给并不匹配,在下午4点前,出租车处于超额供给的状态,乘客在晚上8点之后,需求量迅速提升。而在晚8点后,出租车的供给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呈现出下降(司机下班)的趋势。而在共享经济平台上形成的市场则不同,Uber车辆供给与乘客需求曲线基本处于拟合状态。原因在于:个人劳动者——Uber的司机是独立、闲散的线下劳动力,供给量灵活,而出租车司机主要以雇员的为主,形成稳定的劳动供给;及时信息——Uber将需求信息推送给乘客周边的司机,利用移动设备,司机快速由非载客状态切换为载客状态。正是凭借信息的快速流转,司机可随时依据需求调节供给,从而促进了供需的平衡。动态定价——Uber在高峰时期通过算法为提价,为供给方提供更多的收益。促使他们愿意在高峰时期提供乘车服务。而出租车的定价是固定的,出租车司机通常不愿意在高峰时期提供服务。导致高峰时期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大。

(2)自由时间

服务/产品提供者可以自行决定对服务提供时间,而不需要受商业组织的制度限制。与传统的出租车司机进行白班、晚班的倒班制度不同,Uber/滴滴打车司机可以对自己的出车时间进行动态调节,甚至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载客服务。而帮助司机从“上班”状态到“下班”状态,只需要触动APP上一个按钮即可。共享经济带来的是对供给端的线下闲散劳动者能量和数量的释放。一方面,共享经济平台是一个“多劳多得”的机制,劳动者仅需要支付一定的佣金,即可获得客源;另一方面,服务时间的灵活自由,带来了一批有服务意愿但时间不固定的劳动者进入市场,进一步拓宽了供给端的劳动者数量。

(3)双向约束

无论是Uber还是Airbnb都打破了传统的用户(顾客)对服务提供者的评价机制,建立用户和服务提供者双方相互评价的体系。买卖双方互评的体系实际上在C2C电商淘宝、ebay)中应用广泛。但实际的情况是,C2C平台上的小卖家大多数提供的是无差别的标准化商品。他们对于买家的议价能力极低,买家可以在多个小卖家处购买到商品。电商平台也通常对买家的权益更为保护。而共享经济平台的卖家通常会着力提供一种独特、个性化的非标商品。

例如,Airbnb平台上提供了可以在树上、湖边居住的房间,这在一定的时空之内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卖家甚至可以对买家进行筛选,选择其中评价最好的顾客入住,一些过去没有评分(未在Airbnb上进行过住宿)或评分较低(住宿过程中存在不文明行为)的用户则可能难以住上优质房源。拼车或顺风车平台亦是如此,拼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将一个空位出租给需要搭乘同线路乘客。在一定时间内,这样的行驶线路可能也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乘客的过往的乘车评价较差,拼车司机可以选择不接单。另一方面,部分拼车软件要求乘客必须在汽车副驾驶位置就座,从而形成乘客与车主是平等的关系,而非乘客与车主是雇佣关系。随着每笔交易评价的不断产生,Airbnb上沉淀的房东和房客是相互评价体系构成了平台最重要的价值之一。过去在交易中相对强势的买方也开始重视自己的评价情况。相较于用车,房屋租赁过程中,房东对房客的评价信息显得更加重要。用车是一个高频、短时间的用户需求,用户在每俩出租车中停留的时间大多保持在1小时之内。而房屋出租则是以天为单位,陌生房客需要与房东共同居住。房东对房客过去的评价则更为看重。通过这种双向的评价体系,平台不断沉淀将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评价信息,成为平台最重要的一部分资产。帮助交易双方解决信息不对称,更好地完成交易。如图5-7所示,正因为共享经济平台打开前端供给,提供更多非标准化、有创造力的服务,搭建了买方和卖方进行双向选择的机制,劳动者不再仅仅是“低三下四”的雇员,而是和消费者平等的商品/服务提供者。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劳动者有动力提供更丰富、独特的服务。

图5-7 共享经济的运行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