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揭秘《道德经》范本源考:关于上古之人神交的新发现

揭秘《道德经》范本源考:关于上古之人神交的新发现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通过研究历史恰好证实了我的看法,这种看法我称之为“内向”的。二者最终都会实现人类“终极关怀的觉醒”的超越。上述内容使我联想到“神交”一词,后世社会应用该词多在宗教界和文化界。抛开鬼魂、神灵等迷信色彩解释,“神交”是一种很正常的人生现象。古有“心照神交”成语,又有心领神会,心心相印,心到神知等近义词被广泛使用。很显然,这种天地间的信息交流,就是人与自然的“神交”。

揭秘《道德经》范本源考:关于上古之人神交的新发现

“轴心时代”的文化有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远隔千山万水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学者余英时先生认为,希腊与以色列都是属于“外向超越”型的,中国恰恰相反,可以更明确地界说为“内向超越”。问题是,轴心时代的东、西方导师们所得出的人类终极关怀的觉醒,有没有沟通过信息呢?如果说有,是什么方法?如果说没有,为什么会出现同样的结果呢?为什么余时英先生又界说西方是“外向”、中国是“内向”的超越呢?余先生说:为什么我用的是“内向”而不是“内在”,因为“内在”的英文用词是神学上的名词,指有一个神一样的东西存在。而是不是有神存在我并不知道,没办法证实,只能说它的方向是向“内”的。在西方,最高的东西无论是上帝还是柏拉图的观念,都是外在的,要去追求的。只有中国是收到心中,收到内部。所以,孔孟谈的都是从内心怎么与“天”结合,这里的“天”不是指早期宗教中向天祈祷,而是与内心结合,这就走上中国哲学的道路了。所以“内向”比“内在”好得多了,“内在”会引起误会和混乱。既然用了超越,再用内在,本身就有矛盾。神学家可以用辩证法把这个矛盾解决,但是我不能采取这种方法,因为我是学历史的,我研究的是历史上这种变化是怎样进展的。结果通过研究历史恰好证实了我的看法,这种看法我称之为“内向”的。我书中讲的就是怎样内向来的,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摘自2014年网帖余时英:中国精神归宿“内向超越”)。以上余先生谈了两点核心内容,可以回答“殊途同归”问题。西方是修今生求来世的追求(外向);中国是修今生天人合一的内敛(内向)。二者最终都会实现人类“终极关怀的觉醒”的超越。其实“内向”与“内在”没有什么差别,关键在“内”和“外”。其实内向的超越本身并不矛盾,老子讲的“圣人被褐而褱玉”就是“知我者贵”的内向超越。即只有让外在的识神收敛,使内在的元神不被玷污,按照老子所说的规范、准则修道,就能了解自己内在元神的“真我”而达到知本知末的“我知”。“到那时。你那完整的‘我’,不仅能认识宇宙之外的‘吾’,也能认识宇宙的内在的‘我’,从而使我与宇宙共融为统一的‘我’”(培真语)。这就是难能可贵的超越。

那么,远隔千山万水的东西方的导师们会不会有沟通呢?上述内容使我联想到“神交”一词,后世社会应用该词多在宗教界和文化界。“神交”一般有表达精神上的交往,心意投合,未谋面的交谊,思慕的深切,通过神灵而相交,能隔空与他人作精神交流等等注解。抛开鬼魂、神灵等迷信色彩解释,“神交”是一种很正常的人生现象。古有“心照神交”成语,又有心领神会,心心相印,心到神知等近义词被广泛使用。不能一谈“神交”即色变,这里讲的是什么道理呢?还得从“绝地天通”说起。培真先生在《修真与龙文化》中有专门章节论述“绝地天通”。《山海经·大荒西经》《尚书·吕刑》记载有“绝地天通”神话,传达着古圣的训诫:“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率自中”即是“旧章”,即上古圣哲能够抱一守中而洞开天门以通天道,就会顺从天道的规律以得福。由于“重”和“黎”各执一端,断绝了天地之间的信息交流,从此地上的黎民也就不再知道九重天上的真消息了,也就关闭了与天道通同的“天门”,任凭后天识神无限膨胀,机巧之心搅乱了世界的和谐秩序。这种“聪明”就乱了“旧章”。培真先生认为:“《山海经》《易经》《道德经》以及《尚书》中的某些段落,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微妙融通的关系。你也会觉察到,道和儒在上古时期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及人类后天智慧的不断开发,才使得许多人自动关闭了自己的天门,隔绝了与天道的通同,从而才产生了道与儒的分歧。于是就有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是与非,也产生了宗教及占卜的迷茫世界”。很显然,这种天地间的信息交流,就是人与自然的“神交”。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信息的交流呢?老子的道是天道无为,当你的能革除自我的有为欲心,渐次过渡到无为之心态时,便靠近了自然之道的无为无极,即可与天道的通同。《西升经》云:“人能虚空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由此观之,物性岂非自然哉?”如果说我们遵从“率自中”古训,按照老子《道德经》的宗旨去躬行修道,即会感知宇宙和生命的本质奥秘。又因为“道”是唯一的永恒存在,就会出现中西方圣哲体验的一致性(“天下无二道”),“轴心文化”远隔千山万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就不难理解了。(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