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道德经》范本源考:质疑最佳版子

《道德经》范本源考:质疑最佳版子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严、陈共同的观点是否定马王堆帛书《道德经》——是最古但不是最好的版本。经培真先生校订的帛书本,可以作为《道德经》养生范本推广。如果和前面“关于《道德经》用字的比较研究”相联系,会加深后人对所谓讹字、脱文、衍误、错简之说的理解。以证实帛书《道德经》的正确性。

《道德经》范本源考:质疑最佳版子

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中,有陈鼓应先生的《老子注译及评介》一书,1984年出版,1992年第4次印刷,是一部当代颇具影响力的著作。陈鼓应先生是一位资深老学专家,该书随帛书的出土曾作了全面修订、增补,有网友认为是当今最好的注本。可是,他在序言里说:帛书老子“‘是一种从来最古的本子,但却不是最好的版子(严灵峰语)’。我很同意这种看法……”严、陈共同的观点是否定马王堆帛书《道德经》——是最古但不是最好的版本。他们认为,帛书老子的缺点是存在讹字、脱文、衍误、错简。陈先生说:“帛书本虽然不是最好的版子,但在我将它与王弼等古本对校时,有不少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以订正通行本。”可见,他们还是认为王弼本应该作为《道德经》范本,帛书本具有一定价值,可以订正通行本的错误。

我们以为:帛书老子不仅是最古的而且是最好的版本。经培真先生校订的帛书本,可以作为《道德经》养生范本推广。其理由是:

其一,严灵峰、陈鼓应先生否定帛书本的依据不足。关于讹字、脱文、衍误、错简之说,是其认识有误,将原本正确的字词判为错误。众所周知,训诂学最重要的是古籍的版本,可以说版本是训诂学的生命,它决定着训诂学的成败。同时,也要考虑版本内容和此类文化的一贯性、统一性。对于讹字、脱文、衍误字词的定性一定要慎之又慎。特别是对待类似马王堆帛书的古籍,更不宜随便做结论。

比如讹误字:第八章“水利万物而有静”(甲本),“水利万物而有争”(乙本),“水利万物而不争”(王弼本)。陈鼓应云:“‘有’字误,当作‘不’。”显然是王弼本的用法。那么“有静”“有争”“不争”三者谁是讹误呢?陈氏认为“有静”“有争”是讹误,培真认为帛书甲本的“有静”是老子原文。其校订本为“有静”,“水利万物而有静”的句式放在“上善似水”之后,是说水柔静的总特质。它有利于万物的方法是柔静地去滋养,而柔静又恰恰是贯穿修养生之道的根本宗旨。紧接着老子又说“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这与本章主题一致,如果换成“有争”与主题不符;换成“不争”其内含不全面,反映不出“水”柔静的特质。陈先生译文:“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怨咎。”他所总结的“柔”“卑下”“不争”的水的特性、作用,只能用来比喻上德者的人格,不可以称为“道”;所谓“不争”解释为“不和万物相争”也不尽然,因为不只是不相争,而是水在柔静地滋养万物。又如:第十二章“五色使人目明”(甲本),“五色使人目盲”(乙本),“五色令人目盲”(王弼本)。陈鼓应云:“‘明’字误,当作‘盲’。”陈认为甲本“目明”是讹误,培真却说“目明”是对的。前者说“目盲”比喻眼花缭乱;后者说“目明”是五色诱人产生明辨绚丽色彩的欲望。从本章主题是讲“欲望之源”来看,“五色”“田猎”“五味”“五音”“难得之货”都是产生欲望的根源。因此,老子说“为腹不为目”是圣人之治。“腹”者,即安于腹内的虚静;“目”者,即眼前的声、色、味、财、乐使人产生的欲望。老子并小结说“故去罢耳,此”。即要去掉欲望的妄动,就得明白此上述道理。可见,采用“眼花缭乱”的“目盲”和“明辨色彩的欲望”的“目明”相比,后者更具说服力。

比如衍文:第一章:“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甲本)。“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乙本)。“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王弼本)。陈鼓应先生说:“甲、乙本‘噭’上衍‘所’字,‘也’字亦疑衍文。‘所’字衍,无关紧要,但‘也’字衍,则因句读不同而文意大异,这里就产生了很大的争议性……”难道这里“所”和“也”真是多出来的字吗?我们以为,正是因为把“所”“也”当成衍字去掉了,才造成句读、释义的混乱。这是一例典型的把原本正确的改成错误的例证。一是,甲、乙本的“也”字是明显的句读习惯,并且使此排比句成立;二是,“有欲”“无欲”是老子的专用词,是这个排比句的核心内容,有了“也”字,就不会将这两个专用词分开;三是,后一句的“所”字很重要,这里的助词“所”用在动词“噭”的前面构成名词结构,它要表达的意思正是“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当人能够经常保持没有对概念认知的欲念时,才能观察到“道”的本质奥秘);经常有对概念认知的欲望,就只能观察到“道”交感于人体时所激发出的音响似的生命表象概念。可见,把“所”“也”作为衍字的认识是不妥当的,是错误的。陈鼓应先生将“所”“也”作为多余的字去掉后,就出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断句。不仅将“有欲”“无欲”的专用词分离,而且将“欲”字作“将”字解。结果就出现“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的译文。本章以“有”“无”为句读者,据说出自王安石。王安石说:“道之本出于无,故常无,所以自观其妙。道之用常归于有,故常有,得以自观其徼。”这种“道之本出于无”的观点,与老子所说的“有物混成”(第二十五章)、“道之物……中有象呵”(第二十一章)的道的概念不相符。所以,这种“道”的注释不可以强加于老子。如果和前面“关于《道德经》用字的比较研究”相联系,会加深后人对所谓讹字、脱文、衍误、错简之说的理解。以证实帛书《道德经》的正确性。

其二,对老子的核心内容“道”认识的误解。

首先,看看人们谈论对老子“误解”的内容是什么?陈鼓应先生在《误解的澄清——代序》中,列举出比较流行的误解并加以澄清。1.老子思想是消沉的、厌世的或出世的;2.老子思想含有阴谋诈术。这二者确系社会普遍的误解,也是对先圣思想的无端指责,必须澄清。对于误解产生的原因,陈先生说:前者“是由于对他的重要观念望文生义所致”;后者“是因为将老子书上的一些文句割离了它的脉络意义而产生的误解”。其澄清的结论是“老子的思想并没有消沉出世的念头”。老子“要人归真返璞,保持赤子之心。……最反对人用心机。……可知阴谋诈术为‘道家之所禁’是必然的道理”。这种结论是不错的,把误解的原因归结为“望文生义”和思想“脉络意义”的差异,也算是找到了问题症结之所在。然而,陈先生自己并没有摆脱“望文生义”的桎梏。他在代序结语里列举老子的话后,说:“从这些言词中所表现的对社会关怀,当可领会老子的忧世之言与救世之心。然而他所用以拯乱救世的方法,却有欠积极改造的功能”。这里所谈及的“社会”“忧世”“救世”以及“方法”等,都不是老子所讲的“道理”,而是“望文生义”的事理。因此,陈先生就得出老子“拯乱救世”“欠积极改造的功能”的错误结论。

其次,对“道”的误解。老子五千言的核心是“道”,解老释老的核心也是“道”。因此,对“道”理解的正确与否是注释《道德经》的关键。两千多年间,出现了对“道”各种意义的描述、注解,至今尚无统一认识。资深学者陈鼓应先生认为,导致对老子权诈思想误解的根源在两千年前的韩非,之后宋儒程朱、苏子瞻误解最深。究其原因,和老子文字的“含混性有关”,读者“不求甚解”也应负“草率附会”的责任。他在列举十余种学者的见解后,说:“历代却有不少学者给予精确的解释”。才得出“阴谋诈术为道家之所禁”的结论。在“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章节里,陈先生还谈及“实存意义的道”,“规律性的道”,“生活准则的道”。并说这是老子“预设的道”,是“他的整个哲学系统”。在“道的脉络的意义”章节开篇说:“……这73个‘道’字,符号型式虽然一样,但是意义内容却不尽同。因此,我们必须在不同的章句中,去逐一寻找‘道’字的脉络意义。”

从上述可知,陈先生认为:自韩非始对老子就有误解;“不求甚解”“草率附会”是产生误解的原因;老子“预设的道”有多种含义,要“逐一寻找‘道’字的脉络意义”。我们赞成对《老子》的误解“由来已久”的说法;但产生误解的原因还应加上最重要的一条——误解者是不是躬行修道者。至于老子“预设的道”,“道”有多种含义的说法,无疑是错误的。为什么呢?老子提出“道德”的观念,是道家宇宙观的体现,躬行道家宇宙观又有相应的人生观和方法论。道家对宇宙本原的认识方法是:既不偏向物质,也不偏向精神,而是二者有机融汇的探索。“道”是物质和精神的共同本原,是唯一永恒的实存(不是“有多种含义”);“德”则是“道”发挥出的效用,道与德的关系是体与用的关系,如同火与光的关系。前文谈到会意字甲骨文的“德”字,三千多年前的“德”字是一种修身方法,是用目正、心正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那么修道是修什么呢?简言之,是修人心,是修人心去符合道心。其方法是上古的“十六字心传”,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其中”(见《尚书·大禹谟》)。宇宙间有物质也有宇宙精神,这宇宙精神即是道心。这道心是客观的、无所不在的存在。它不是最高智慧的上帝,而是无为中和的无极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这无极场本底泛起的极化现象,人也不能例外。正是在它的统御下,这“宇宙的交响曲”才能和谐有序的演奏下去。这就是宇宙精神——道的伟大作用。而人心有欲,千变万化。若能修人心合道心,即可达知本知末的彻悟。在修道过程中,必须兼顾“入世”和“出世”的两个侧面,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将“出世”弃之不用。“入世”需要应事、济事、待人,“出世”需要清心、寡欲、静处;“入世”需要博学多知、积累经验、开发智慧,“出世”需要绝圣弃知、摒绝人事、无为不争。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第三十九章)”的人生观和方法论。“出世”清心、寡欲、静处,并不是让人去做“孤寡不谷”(即孤知寡欲到不食五谷的程度)的傻事。人生完全可以做到“入世”和“出世”的兼顾,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静处修道是完全可以的。如果把这对矛盾的甚至相悖的“入”与“出”看成是不相容,表里不一的诈术,则是狭隘的错误理解。也是不躬行修道人的偏见,或是根本不了解。因为不修道只能有识神的智慧,修道还能有元神的智慧。纵观老子五千言,“道”的概念只有一个,即比喻宇宙万有的总规范、总准则。本文讨论过“道”与“德”,“道”与“器”,“识神”与“元神”,“精气神”,“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等概念。是老子以切身之试验得出的实际结果,并非老子的假设或推理,也不是所谓“预设的道”,所谓“实存意义的道”“规律性的道”“生活准则的道”的剖析,只能是事理而不是道理。要“在不同的章句中,去逐一寻找‘道’字的脉络意义”的做法更是弃本而逐末,是不可取的。因此,陈先生在批评他人误解的同时,自己也走进了误区。(www.daowen.com)

其三,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是“不我知”。

帛书《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曰:“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其根本原因是“不‘我’知”。老子这里的“吾”是外向识神之我,被称为“幻我”,“吾言”即我说的话;“我”是指人的内在品质及隐伏的元神,被称为“真我”,“不‘我’知”即自己不知自己的元神“真我”。因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道,都不是那永恒的“道”,虽然易知、易行,但又不理解所表达的是什么?而“莫之能行也”。其关键之所在是“不‘我’知”,即人们不了解我所说的“我”是指人内在元神的“真我”。因此,要正确诠释《道德经》,必须躬行修道,以验证老子的“言有君,事有宗”道理,按照老子所教的方法准则去“知”那难能可贵的“真我”,以发挥它那潜隐的先天元神的智慧。只有躬行修道,解老释老方可接近原意,不出大错。

然而,躬行修道首先要有诚信。老子曰:“信不足,案有不信。”即:对体验自然之道的方法诚信不足,他们就不可能知“道”的本质信息。这里涉及宇宙本原的问题。涉及对我们民族祖根文化的认识和诚信的重大问题。众所周知,人类对宇宙的探讨,是要回答宇宙和生命的奥秘是什么?是什么力量在统御宇宙万物周而复始、自然而然的奇妙变化?目前,寻找暗物质与暗能量,被认为是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其实,老子在《道德经》里已经做出了回答,是“道”和“德”,只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它、诚信它罢了。老子曰:“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省。谓:‘我自然’”(第十七章)。这里“大”是“道”的别称,寓指宇宙间伟大的规律、动力。即:“大”的巨大威力,自上而下所有人都知道它是客观存在的。有人对它亲敬而赞誉;也有人畏惧。“其下母之”即是说这些心理的存在,都是抛弃了从虚静中体验自然界威力本质的基础方法。正因为对体验自然之道的方法诚信不足,他们就不可能知道“大”的本质信息。请认真斟酌并重视这些话的重要性,去诚信的实修吧!当你真正按照规范实修时,就能大功告成而事事遂顺,对“大”的本质信息就百般省悟。这时候你就会说:“原来我的元神和自然之道本来就是相同一的整体。”这就是“我自然”。

因为,人类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不受时空局限的“真正的理论”来说明这个宇宙问题,而老子的理论至今还没有走出偏见和迷信的误区,所以才有“信不足,案有不信”的情况发生。老子在两千多年前的提醒,似乎很有预见性。《淮南子》云“魄问于魂曰:‘道何以为体?’曰:‘以无为体’”。《关尹子》云:“道无鬼神,独来独往。”《西升经》云:“有以无为母,无以虚为母,虚以道为母,自然者道之根本也。”先哲们的体悟很值得我们回味,只有“信不足”,就会产生“案有不信”的结果。望君自省。

其四,“盗竽,非道也”。老子在第五十三章里讲了修道时“意识的分辨见解”是最可怕的事情,他说“大道甚夷,‘民’甚好解”。分辨见解违背了中和平夷的心神状态,背离了修道宗旨。在修道不成的情况下,就出现了滥竽充数的“盗竽”来混淆视听。他们以巧思有为的“新术”“自成一家”,四处张扬兜售,利己而害人。因此,老子曰:“盗竽,非道也”。可是,通行本改为“是谓盗夸,非道也哉”。完全改变了老子原意。当然,不可以类推为解老释老的误解者为“盗竽”。因为他们表现的是学术的热情,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

其五,帛书正是避免“错简”之苦。在帛书老子之前,有没有出现错简?笔者不敢妄言。但是,帛书老子本身正是为了避免“错简”之苦的有效措施。1990年8月,培真先生以切身体验,校订帛书《道德经》,并首次全面系统的以养生学诠释《道德经》。不仅揭开了修道的神秘面纱,而且对帛书原文用字做出了精准地、合理地阐释。证实其并无错简之误,还古籍之本来面目,实为幸事。

综上所述,关于讹字、脱文、衍误、错简之说;对“道”的误解;根本原因是“不我知”;“盗竽,非道也”等问题的讨论。我们认为,帛书老子的出土是学界的一大幸事,我们今人比古人更幸运。韩非没有见到足本的《老子》,王弼以降没有见到帛书《老子》,如果这些前辈学者能见到帛书,想必更会珍惜它。我们要说,帛书《老子》不仅是最古的本子,也是最好的版子。当代培真先生校订的帛书《道德经》及其注释《道德经探玄》应该作为养生范本推广。关键是它出自躬行修道者的切身体验,而且还有同样体验的实践者。在他们身上真实地理解了“道”的实存,“道”是何物?其“德”效应的体现是:前者祛病而延年,后者健康长寿;其共同点是开启了先天的智慧,把切身体验的感受毫无保留地用文字记录下来,奉献给人类社会。使其古老文化薪火相传,造福后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