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为何物?众说纷纭。据网络名词所云:“道”是中国(含东方与西方)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概念是老子第一个提出来的。道,为中华哲学独有的哲学思想,对哲学理念、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影响甚巨。道字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等。道之本者,自然也;道之中者,自然也;道之末者,自然也。又有道路之道,道理之道,人道之道,商道之道,诡道之道,孝道之道,君臣之道,知道之道,等等不可尽言。此皆人与事物互相左右影响改变之道。中国是一个“道”的国度,大而言之,即宇宙、天地、万物、人类,何处非道之所在。身为地球人,应当知道、明道、得道、守道。得道不失,乃可“长存”……
又说,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庄子云:“道,理也。……道无不理”(见《庄子·缮性》)。管子云:“顺理而不失之谓道”(见《管子·君臣上》)。《易传·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又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把道视为无形的抽象规律,与有形的具体事物区别开来。韩非子认为:“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道,理之者也。”可见,先秦思想家已经普遍在使用“理”解释“道”。这个网络名词说了这么多,似乎并没有讲清楚“道”是何物。
读及上述文字,我们可以产生对“道”的总体印象:“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老子是创始人;为中华哲学所独有;人与事物互相左右影响改变谓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由道路之意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谓之道;自然规律谓之道;不可尽言的多种“之道”等等。总而言之,以上是当今社会对老子“道”理解的主流观点。正是这种观点误解了“道”,并成为人们认识“道”的最大障碍。是老子的创造没有错,是中国独有的哲学概念也没错,错就错在自然规律谓之道;不可尽言的多种“之道”。我们以为,自然规律不是自然之道;不可尽言的多种“之道”也不是永恒唯一的自然之道。老子所说的“道”是寓指宇宙万有的总规范、总准则;“德”则是这总规范所呈现出的总效能、总力量。这是老子切身之试验得出的结果,也是上古圣人总结出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正在被社会误解或遗忘的形而上学。
“道”是宇宙间永恒唯一的实存。
“道”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老子所说的“道”?前文已有阐述。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第二十五章)”。即是说,道是天地形成之前的一种固有存在。换言之,道是无形而浑沌的实存,它造就了天地万物。“绣呵缪呵,独立而不改”。它是一张巨大的“天网”,纵横交错无形而致密缠绕的制御力,永久独立的存在,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它。“可以为天地母”。天地万物的存在与发展必须以它为基础。老子体验的这种“物”不知道它是什么名字,勉强称之为“道”。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以此为标准去理解“道”,《道德经》全文就好解释了。《易经·系辞》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应该说“形而上”与“形而下”学互为一体构成完整的宇宙。前者是本体,后者是现象。“形而上之道”就是处于有形事物之上的,属于统治地位的总规律和基本力量。又被称为“天心”“天性”。“形而下之器”是有形迹可知见的现象,是被统御者。又被称为“地”“体”。正是有了这种统御和被统御,就形成了诸事物生生不息的变化。“生生之谓易”即说易者变易之谓也。因此,古代存在有“天人合一”观点。就是人身、社会的变化规律与自然大宇宙完全相同,应该使人身小宇宙去趋同自然大宇宙,达到“天人合一”。然而,在曲解、蔑视“形而上学”的氛围中,宇宙本体的学问被弃置不用,使那先天的大智的彻悟被汩没,那唯一实存的“道”因不被认识而浪费。一旦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人类文明将会产生质的飞跃。
认知“道”的方法是躬行修道。
老子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是说凡是表达描述出来的“道”都不是“道”的真实概念,一切语言文字对“道”的描述都显得苍白无力。这里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在卖关子,而是要求人们躬行修道去体验。修道亦称修真,即修养生之道,是以人体小宇宙比照自然大宇宙的修持,其中自有一套方法去修道、知道、体道、证道。在实修中,如果有名师指点不仅重要,而且能少走弯路。老子第二十七章的“恒善㤹人,而无弃人”;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无为而益,‘天下’希,能及之也”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尊道贵德”是修道的正确方法。
老子曰:“道生之而德蓄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第五十一章)”。这里的“道”是永恒的唯一,“生”是一种感生出的能力,“德蓄之”是用虚静中和的品德去蓄养;“物”即“万物”是寓指人体元气,“物形之”即当元气在人体形成时,“器成之”是因为人体这特殊“器皿”成就了元气的运化而产生人的特殊能力。所以,要使全身元气成功运化,必须遵从“道”的规范实修,尊重并蓄养“德”的功效。应遵从修道规范,保持虚静中和之品德。不辨解、不倚仗助长、不主宰驱使。“此之谓玄德”。否则,就会走弯路、入邪径、误自身。凡是有为法的追求,就不可能形成与无极之道相同一,就不会产生功德能力。
“三生‘万物’”是元气萌动化育必要条件。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这里的“万物”是寓指“元气”;“一”是元神的浑然一体;“二”是寓指身体、心神二者的柔静融合;“三”是指“视”知意识微弱(微)、“听”知意识的稀少(希)、“触”知意识的平夷(夷)。这里的“生”为“生成于”或“得益于”。意思说,修道者具备了“一二三”三种条件,体内就会自然产生元气的萌动、化育。这元气的萌动、化育对修道者至关重要,若把握不好即会出偏差。它被老子视之为“夕议而教人”的“学父”。这里的元神;身体、心神;微、希、夷成为元气萌动化育的必备条件,元气是体内的能量流,它与呼吸之气虽然没有实质性关联,可与它们的动势强弱有关联。因为,人体有形的阴体和无形的阳神相互抱负感应才能产生元气的萌动化育,必须有呼吸之气中和的配合,元气的运行才能柔和。这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体现人的生命活动,是“精、气、神”,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个精气神不是生殖之精,不是呼吸之气,不是思虑之神。而是元精(生殖之精的气化逆行)、元气(体内的能量流)、元神(意识场安静的静态)。被修道者称为“内三宝”“上品三药”,也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道层次,还是修道者养精、养气、养神的修持,为生命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还能达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关于元精、元气、元神三者之间的关系,培真先生的切身体验是:“元精是生命的信息,元气是生命的能源,元神是生命的主宰,形体是生命的成就者。元精的生命信息以元气为载体而协同为精气,精气是以形体为导体、以元神为统御的原动力,于是精气就在形体内运行分布并向形体释放生命信息,使形体的生命功能增强。这就是精气神的功用,这就是修道养生的内在奥秘”(《超凡入圣——中国道家大智慧》)。
“绝学无忧”是修道养生的必由之路。
老子提出的“绝学无忧”“绝圣弃知”“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等观点,在历史上出现过不小的争议和曲解;也有不肖者藉此作为贬损老子的口实。其实,帛书《道德经》第十九、二十章专题讲述的这个问题,它不仅是修道宗旨,也是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宇宙观体现。道家认为:“识神”和“元神”是人的心神所处的两种不同状态。识神即“欲神”——处于思维(极化态)的心神;元神即“不神神”——处于无思无辨(无极态)的虚静心神。多数人往往只应用“识神”去发挥后天的智慧,而将“元神”弃之不用,或不知怎样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绝学无忧”的理解有误。许多人都知道,学知识和修道有所不同。学知识是“学而知之”;修道是“绝学无忧”。学知识者为了求生存;修道者为了养生。应该说二者方法相悖,如同从同一出发点走向不同的目的地,这两个目的是同一宇宙的本末关系,都是人生之必需。人们可以求生存,也可以去做些修道的事。当你处于修道状态,就必须做到“绝学无忧”,并坚信这断绝自己博学多知念头的修道,身体就不再有忧患出现的道理,从而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要相信古人的理论来自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效法,告诫后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其中。”《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省为刍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说卦》云:“参天两地而倚数。”《易·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这些都是以人道效法自然之道的无极、执中的方法、宗旨,告诫后人去修养生之道。这就是修道养生的必由之路,如果不相信甚至反对“绝学无忧”方法,就无法得到“道”的本质信息,也无法触摸到它的边际。
“道”之物,有象有物有情有信。(www.daowen.com)
帛书《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情呵。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至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在人体内功德这个孔窍被疏通的程度,随修道者心神的变化而变化。当心神处于忽忽恍恍状态时,“道”就会有象有物有情有信。它以其伟大的规律和动力,担负着理顺宇宙众事物的总责任。老子就是以这种方法直觉到“道”的实存,知道这“总父亲”之所以然的。本章讲老子亲身体验“道”的形象、存在、情景和信息,并且它是“至今及古”唯一永恒的存在,从来不会消失。如果今人也想了解“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状态,必须用恍惚的心神状态去感知它。这就是修养生之道的秘诀,我们没有理由去怀疑甚至否定它。
帛书《道德经》全文讲修养生之道,并通过人体小宇宙趋近自然大宇宙永恒无极的修持,达到知本知末的大彻大悟,认识宇宙和生命的本质奥秘。人体小宇宙和自然大宇宙的根本差别在于“人心”和“道心”的不同,需要修“人心”趋近于“道心”。由于“人心惟危”——人的有为欲心是千变万化的,是偏颇的,是有害的,是背离修道宗旨的;“道心惟微”是唯一的、永恒的自然之道。它是无偏颇的“中”,是其效用没有极限的无极,它统御着宇宙之众有。因此,修道者必须调训心神,使之“复归于无极”。又因,心神调节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恒无欲”方可“以观其妙”,需要不断地调训心神,甚至是终身的修持。加之,语言文字表述的不方便性——“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正因为调训心神难,“道”的不可言说性等原因,造成了历史上得道者“凤毛麟角”的稀少局面。老子为了将修养生之道的文化薪火相传,不顾“贪著”之嫌,留下五千言。他以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寓意等方式,讲述自己的道理。甚至不惜使用“圣人被褐而褱玉”“正言若反”方法,尽可能形象、准确地把古代的文化精髓和自己的体验告知后学,以减少误解。比如:
讲什么是“道”?有:众妙之门(1),万物之宗(4),天地之母(25),不言之教(2),玄德启阖(10),尊道贵德(51),为天下正(45),与道玄同(56),天网不失(75)等章节。
讲调训心神。有:心神调节(5),洗浴心神(6),富贵而骄(9),欲望之源(12),宠辱若惊(13),道为难进(18),余食赘行(22),自性难改(35)等章节;
讲修道者的人生观。有:上善似水(8),抱朴寡欲(19),知止不殆(32),自知者明(33),知足知止(44),知足之足(46),终不为大(63),圣人无积(68),不争之德(70)等章节。
讲修道应保持的心态。有:道葆不盈(15),大器免成(40),强良不得(42),百姓之心(49),与道玄同(56),民复结绳(67),知不知(73),柔弱微细(78),损有余补不足(79)等章节。
讲修道的禁忌。有:道葆不盈(15),案有不信(17),不祥之器(31),盗竽非道(53),物壮即老(55)等章节。
讲修道体验。有:没身不殆(16),孔德之容(21),圣人执一(23),希言自然(24),善果而已(30),柔弱胜强(36),取坎填离(61),万物之注(62),合抱之木(64),天道与善人(81)等章节。
讲躬行修道。有:圣人之治(3),何谓道纪(14),绝学无忧(20),圣人执一(23),万物之注(62),行无行攘无臂(71),伐大匠斫(76)等章节。
其实,老子五千言虽有道篇,德篇之分,实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有八十一章之分,实则围绕一个中心。古人云:“道之与德,若衣之表里。”老子所说的“道”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老子宇宙观的核心概念,它比喻宇宙万有的总规范、总准则;“德”则是“道”所呈现出的总效能、总力量。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道篇”“德篇”或称“道经”“德经”的文字表述中,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道经”中讲有“德”。比如在“玄德启阖(第十章)”中讲有“德”的效应。本章主题讲述玄妙“元神”开启直觉能力的“德”效应。当你做到了“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蓝’,能毋疵乎?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蓄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讲的是当元神、元气、心神、意识的修持符合修道宗旨和要求时)。人体中和场势出现“开顶”或“开天门”,与宇宙无极场连为一体,就能产生“直觉”能力的机遇。这“直觉”能力的机遇就是“德”的效应。“德经”里也讲有“道”。比如第五十一章“尊道贵德”也讲有“道”:“道生之,蓄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第五十九章“深槿固氐”云:“治人事天,莫若啬。……是谓深槿固氐。长生,久视之,道也。”
后人虽划分有八十一章,在帛书《道德经》原文里,可以明显看出“合而成体,散而成章”的文体。培真先生在章节划分有独到的见解:一是,王弼本的八十、八十一章内容和帛书本的六十七、六十八章相同,所以王弼本的这两章应改为六十七、六十八章;二是,由于这两章的前移,原王弼本的第六十七章就变成六十九章了。之后的18个章节有顺序的调整或变动;三是,培真校订本章节划分后,每章讲述一个主题,不仅是专有所指的事情或要领,还有小结性语言。四是,通篇围绕修养生之道中心展开,“道”和“德”为其核心。其专用词字的寓意通篇不变,特别是心喻天、体喻地、心神喻国邦、元神喻君、欲念喻民、腹脏百骸喻百姓组合、元气化生喻万物化生等寓意通篇不变。“道”和“德”的概念通篇不变(请参见“关于《道德经》章节划分的比较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