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即:自然之道没有亲与疏的偏袒之心,它永远和那些和善之人相处共存。这不仅是《道德经》的总结语,也是修道者应把握的总规范。人是社会的一员,谁也不能与世隔绝,其心神多少都要接受社会信息而产生欲望及偏颇之举。因此,修道就是要尽量调和心神,使之归于中和状态。那么,应该怎样做呢?
老子曰:“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即:修道者需要将偏怨之心缓和下来,但是,当大的偏怨之心被缓和时,必然还会有余怨难以消尽。采用什么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呢?修道圣贤们是将余怨置于心神右边不占主导地位,也不将余怨发泄出去指责他人。因此,有德之人总是把余怨留存并搁置一旁,而使心神居中;无德之人才会将余怨统统发泄加责于他人。这就是“天道无亲,恒与善人”的道理。
人的七情六欲都是心神偏颇的表现,它一触即发,若尽情宣泄会造成人体平衡场势的混乱。从而背离了以调和心神、益寿延年为目的的修道宗旨。因此,人的心神应该保持在含而不露、不求尽情、知而不用的状态里,即可回归于中和的和善之人,与天道相同一、长久的相处共存。《庄子》云:“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庄子所说的4种类型的24种表现,都是属“余怨”的表现,是造成心神偏颇的主要原因。若能使它们不动荡、不发泄,“游心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私容焉,而天下治矣(庄子语)”。这就是对“天道无亲,恒与善人”的具体解释。(www.daowen.com)
综上所述,帛书《道德经》是一部关于中国上古宇宙认识论的著作。老子极其大成,著五千文传世。老子以切身体验提出“道”“德”的宇宙观,以及人们通过修道开启先天元神认识宇宙本原的方法。这方法包含了相应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培真先生在《道德经探玄》等著作中注释老子的这些思想,并认为这是一条通往人类文明的坦途,这份中华传统文化的祖脉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继承。帛书《道德经》的推广与传播,必将造福于人类。以上是帛书《道德经》各章内容要点的描述,均围绕修养生之道的“理”与“法”开展著作。其各章顺序按照传世本习惯“道经”在前的排列(本来帛书是“德篇”在前),因为每章各论述一个问题,说明一个主题,其顺序排列就不那么重要了。但是,各章内容又是相互关联的,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开展。这个中心就是:怎样遵从自然之道去正确修行养生之道?其中有目标、有方法、有要领、有注意事项等等。后世许多修行者,在体验中学、在学习中又加深体验,再学习、再体验……把它当成一部指导养生的教科书。它的内容,分而成章,合而成体,以一贯之,前后呼应。
历史上,人们把《道德经》理解为多元思想的聚合体,当成随手取宝的万宝囊。什么自然规律之道、社会规律之道、治国之道、治世之道、用兵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管理之道、经营之道等等,大多是以应事的事理解《老》,不属道理。偶有采撷只言片语讲出的道理者,往往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系统,内容也显得不统一。在解释不通时,把原文的字给改了,各版本给弄的五花八门、各显神通。相比之下,培真《道德经探玄》以及他的校订本,既忠实于原文,又忠实于原意,具备《道德经》养生范本的意义。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根据每章的意思,择其要点拟定标题,以便理解各章主题,或者查找具体内容。此举实属不得已而为之,不妥之处望方家指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