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道德经》范本源考:孤寡不谷的追求是错误的

《道德经》范本源考:孤寡不谷的追求是错误的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里“孤寡不谷”成为刻意追求的代名词,刻意追求者,心神纷动也,背离了修道的规范,是错误的。由此可见,心神对自己提出“孤寡不谷”的严格要求,看似积极,实为错误。

《道德经》范本源考:孤寡不谷的追求是错误的

老子曰:“夫是以‘侯王’自谓曰:‘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即:为了做到无欲,心神要求自己说:要孤知寡欲到不食五谷的程度。难道这就是用低贱的标准可以成全高贵生命的根本吗?当然不是。所以,这种刻意追求得到最多完美给予的做法,反而成了没有基础的给予。这里“孤寡不谷”成为刻意追求的代名词,刻意追求者,心神纷动也,背离了修道的规范,是错误的。那么,应该怎样做呢?

老子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其至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涟;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曰:‘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即:过去人们考察保持浑然一体的事物,可以发现如下规律:苍天能保持浑然一体,它能轻清;大地保持浑然一体,它能宁静;人的元神能保持浑然一体,能够显现出功德的灵验效应;人体因浑然一体中和元气所沐浴,体内活力可充盈旺盛;心神能保持浑然一体,才能够统御人体各部位的均衡中正。那么,它们不保持浑然一体而达到极致的话,又会怎样呢?天不轻清而阴雨涟涟;地不宁静而爆发震动;元神无休止地显现功德的灵验,恐怕走向反面而停歇;身体极度处于元气的沐浴状态,恐怕将会枯竭;心神若珍视那无欲最高境界而不止,恐怕会崩溃消亡了。所以说,必须要让那贵重事物以卑贱事物作为存在的根本;要让那高高在上的事物以低下的事物作为存在的基础。因此,老子曰:“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即:当心神不追求“无欲”达到像美玉那样晶莹无瑕,而又保持浑然一体的中和无欲状态时,身体才能像顽石那样浑朴结实。(www.daowen.com)

由此可见,心神对自己提出“孤寡不谷”的严格要求,看似积极,实为错误。只因它会造成心神的纷动,而违背了修道宗旨。培真先生在本章“领会”中说:“过去就曾有不少修功者忽视了这一点,无止尽地追求贪恋功态之高境界而形成‘坐化’‘尸解’,这确实是令人可惜的事。修养生之道是以祛病延年为目的,‘直觉’等特异能力只能当作修道所伴生的‘副产品’对待,如果将‘副产品’当作主要追求对象,那又是本末倒置了。贪恋‘副产品’那是以损耗生命为代价的”。总而言之,要保持身心的健康共存,就必须保持身心的混一中和之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