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修道者的功德能力与大制无割标准相关

修道者的功德能力与大制无割标准相关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是达到“大制无割”能力为标准的修道者。所谓“大制无割”,即无论怎样使用功德进行大的制御都会得心应手,却不会伤及自身或他人而出现差错。再者,当知道功德所显示清白无欺的能力时,需要使意识安守于愚昧屈辱而不去辨知。这就叫“大制无割”。在无极势能积累到最大值时,其身体也会归于无极而升华,当达到“脱胎换骨”的最高境界后,才能发挥自己的功德能力去救助人。

修道者的功德能力与大制无割标准相关

前文讲“圣人恒善㤹人”,即不是人人都可以“恒善㤹人”。什么人才能这样做呢?就是达到“大制无割”能力为标准的修道者。所谓“大制无割”,即无论怎样使用功德进行大的制御都会得心应手,却不会伤及自身或他人而出现差错。那么,怎样做才算达到具备这种能力和标准呢?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拭。为‘天下’拭,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即:在修道过程中,当体内产生了不由自主的、雄刚式的内动时,需要使意识安守于慈柔式的中和虚静。这样,那内动就会柔和的将人体元气所流经的溪流(人体经络)自然疏通。经络被疏通后,其功德效应就相应出现,并经常与修道者相伴而不再离去。有功德效应相伴时,修道者的意识应不去辨别,须复归于初生婴儿那样的状态——不识无欲。再者,当知道功德所显示清白无欺的能力时,需要使意识安守于愚昧屈辱而不去辨知。这样,元气就会对人体内部进行自然的洗涤和滋润。有了这种自由的洗涤和滋润,那常存的功德效应就会逐渐积累而更加充实。对待这逐渐积累和更加充实的功德,仍然应该使意识复归于无知的浑朴。其三,当功德感知了体内外的明白情景时,还需要使意识安守于无知的暗昧。这样元气就会将人体里的污秽都擦拭得干干净净。被擦拭干净的人体,那常存的功德能力就不再会出现任何差错。功德不出现差错时,其修道的能力就回归于无偏颇中和的无极。这个时候,再让那浑朴的元神分散开来而恢复其意识能力,这时,功德能力成为被意识所制御的工具。这就叫“大制无割”。(www.daowen.com)

修道者能达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三个层次的功德,便可“复归于无极”。在无极势能积累到最大值时,其身体也会归于无极而升华,当达到“脱胎换骨”的最高境界后,才能发挥自己的功德能力去救助人。而在修功的初、中级阶段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那“是由于自身的场势还没有达到最大可调自由度的缘故”(见《道德经探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