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871—989),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道学家和隐士。据载,唐咸通十二年(871年),陈抟出生于亳州真源或普州崇龛。唐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皇帝召见,赐号“清虚处士”。五代吴越宝正七年、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京城洛阳应考进士不第,于是不求俸禄官职,以山水为乐。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湖北武当山九石岩,决意从道。
地方志书记载有陈抟在武当一带活动的情况。《房县志》载:“仙宫寺,(县)西四十里,陈抟炼丹处。”《武当福地总真集》载:“白云峰,在大顶之西。紫盖、皇崖(峰),东西互拱。下有一岩,名曰白云,虚寂轩豁。傍一石穴如星,名曰星牖。俯视万虎涧,松风哮吼,碉云交飞,与道合真,方可栖息。陈希夷避名三迁于此,次后五龙徙之华岳。……桃源峰,在紫盖峰之北。地势阔远。其西曰桃源洞,即道人蜕形藏剑之总茔。古有道域,安众以奉岁祀。东即诵经台,昔陈希夷遁迹再迁,诵易于此。今台址岿然。诵经台,陈希夷诵易处。……炼丹池、自然庵,庵池相伴,在五龙宫西五十步,历井扪参而上,介乎二山之间。松杉盘屈,如龙如虬,虽山状蕴隆,略无暑气。东檐下即炼丹池也。水中巨石下一穴,有龙居焉。人常见之。虎豹禽鸟,常饮于此。按《州图记》:马明生故址,陈希夷次居之,此处,感五炁龙君,授以睡法,得画前之妙。明生所炼太阳神丹,炉灰尚存,非铁非石。希夷声誉远着,倦于迎待,寻诵经台以避之。”《五龙灵应宫传记》:“宋初,陈希夷住址於前;绍兴南渡,茅山清贞观道士孙元政开基于次;金亡,瓢笠唐守澄重复其规;宋末,江陵超然观王以宁管辖于内。至元乙亥,全真汪思真复振宗风。至元丙戌,建宁叶希真领都提点任。此皆辟荆开基之士,故并书之。”上述志乘记载陈抟在武当山的情况综述:公元1141年孙元政在武当山开山传派,他之前的宋初,陈抟先“隐居于武当九室岩(见《潼南县志》)”。“九室岩”在什么地方呢?据当代学者陈禾塬实地考证:在今房县军店桥左侧的祖师山,“其山西南有石室如房(见《汉中记》)”,属800里武当范畴。之后迁住五龙宫自然庵,在此修道有成,已有睡功和无极图的成就。因造访者太多,他“倦於迎待,寻诵经台以避之”。说明第二次他住在离五龙宫不远的凌虚岩,“诵易于此”。陈抟为避名,又三迁至大顶之西的白云峰,不知过了多少年,“次后,(由)五龙徙之华岳”。《宋史·隐逸上》载:“陈抟自言尝遇孙君仿、獐皮处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语抟曰:‘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抟往栖焉。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东轩笔录》评价:“图南有经世之才。”宋太宗评价:“抱道山中,洗心物外,养太素浩然之气,应上界少微之星,节配巢由,道遵黄老。怀经纶之长策,不谒王侯;蕴将相之奇才,末朝天子。”
据传,陈抟著有《龟鉴》《心相学》《胎息诀》《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火珠林》和《太极图》《先天方圆图》等专著,还流传有诗作及书法。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易龙图序》和《太极先天之图》(又称《无极图》)。前文谈及豢龙氏、御龙氏和屠龙氏,同时也谈到陈抟首创“龙图”之事。
《易龙图》一卷虽佚,我们不得见其“图”;但《龙图序》尚存,今可读其文:“天之垂象,的如贯珠,少有差,则不成其次序矣。故自一至于盈万,皆累累然如系之于缕也。且若龙图本合,则圣人不得见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而形其象,圣人观象而明其用。是龙图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可见,伏羲氏的河洛运转而呈现龙马图像的运化,“合而用之”创八卦和说卦,道出了宇宙的真秘。而孔子叹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是由于那无时不在的天意“垂象”,在孔子身上不起作用。因为他的“天门”未开、“天地”未曾发动,只好对龙图沉默且停留于表面的理解。其实,在《庄子·天运》老子同孔子论道的记载就涉及这个话题。龙并不存在于外界,它在修道者自身。老子因能“尸居”,感应出龙的显现;老子能因“渊默”,故能感应出“雷鸣”。这就是子贡说的“尸居而龙现,渊默而雷声,发动如天地”。《龙图》就是陈抟所说“天之垂象,的如贯珠”,就是伏羲所演的《八卦》《说卦》这一经一纬,道出了宇宙的真秘。(www.daowen.com)
《太极先天之图》或称《无极图》。为陈抟所创,培真先生云:“历史上,以《易经》为养生修炼之理论者,除魏伯阳之外,五代时期的陈抟先生可谓又一集大成者。……可谓融《周易参同契》之理,将《易》《老子》及五行之学说,全兼入《太极先天之图》中而用以指导养生修炼”(见插图)。此图自下而上解读,以明示逆用“神与精”而成“还丹”之理与法。培真以切身体验做出解释:最初一圈名“玄牝之门”,语出《老子·第六章》“浴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浴神”即清洗净化心神之意,这是清洗心中杂欲的修炼,使心神保持中和,是使人延长生命的玄妙窍门(在《道德经》通行本中,将“浴神”改为“谷神”,产生了许多歧义)。在其他道书里又称“洗心”“心斋”“坐忘”等。
陈抟《太极先天之图》
修炼者只要能有效地“浴神”,就能自然进入图中倒数第二圈之境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在此阶段修炼者仍需保持“浴神”心态,其功力自然能一层层向上递进。进入“五气朝元”的和合之境,其精气会渐次返还而补充身体之亏空,即取回了坎卦()中的真阳之实,填补了离卦()的中间之虚,而使自己复归于乾元()之境,从而,进入无思无为、物我两忘的无极境界。这就是《太极先天之图》演示道家学说的真实含义。至于周敦颐将此图演绎为《太极图》以及程朱理学的再发挥,歧义甚远,另当别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