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庚桑楚《洞灵真经》与《道德经》范本源考

庚桑楚《洞灵真经》与《道德经》范本源考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可以认为,庚桑楚就是道教四大真人中的亢子。《洞灵真经》即《庚桑子》,或称《亢仓子》《亢桑子》。唐玄宗于天宝元年诏封庚桑子为洞灵真人,尊《庚桑子》一书为《洞灵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亢桑子》一书,《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皆不载。《洞灵真经》全书,以论道为中心,分为《全道》《用道》《政道》《君道》《臣道》《贤道》《训道》《农道》《兵道》九篇。

庚桑楚《洞灵真经》与《道德经》范本源考

庚桑楚(生卒年不详),原名亢桑子,一名庚桑子。有说为楚国人,有说为陈国人。春秋时期有思想家名亢桑子。亢,古音读作gēng,因以讹字为“庚”。著名隋朝史学家王劭将其记作“庚桑”;晋朝史学家司马彪说“庚桑,楚人姓名也”;《庄子·杂篇·庚桑楚》中记载“庚桑楚者,老子弟子,北居畏累之山”。所以,可以认为,庚桑楚就是道教四大真人中的亢子。《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谓:“庚桑子,陈人,得老君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居畏垒之山,其臣去之,其妾远之,居三年,畏垒大穰。后游吴,隐毗陵盂峰,道成仙去。”

《洞灵真经》即《庚桑子》,或称《亢仓子》《亢桑子》。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庚桑子为洞灵真人,尊《庚桑子》一书为《洞灵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亢桑子》一书,《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皆不载。《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士元《亢桑子》二卷。其注云:天宝元年诏封四子真经,求《亢桑子》不获,襄阳处士王士元谓:“《庄子》作‘庚桑子’,太史公列子作‘亢仓子’其实一也”。故以《庄子·庚桑楚》篇为基础,取诸子文义相类者编造而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然士元亦文士,故其书虽杂剽《老子》《庄子》《列子》《文子》《商君书》《吕氏春秋》、刘向《说苑》《新序》之词,而联络贯通,亦殊亹亹有理致,非他伪书之比,其多作古文奇字,与卫元嵩元包(经)相类”。(www.daowen.com)

《洞灵真经》全书,以论道为中心,分为《全道》《用道》《政道》《君道》《臣道》《贤道》《训道》《农道》《兵道》九篇。主要解说老子之言,阐发老子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道家“道”的学说。亢仓子以为,道乃万物本根。《全道》曰:“物也者,所以养性也。今世之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是故圣人之于声也,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捐之,此全性之道也。”又称:“故圣人之制万物也,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全矣。神全之人,不虑而通,不谋而当,精照无外,志凝宇宙,德若天地,然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惛,此之为全道之人。”《庄子·杂篇·庚桑楚》曰:“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圣人藏乎是。”这就是要达到一种清静无为的自然境界,超脱一切荣辱得失的思虑,容身于道中,从而获得至真之道。他的思想皆与《老子》之旨相合,宋朝提倡学习道经。徽宗根据宣和殿大学士蔡攸建议,将《亢桑子》《文子》列入国子学,与《庄子》《列子》并行。多方发挥老子思想。注本有何璨注三卷,收载《正统道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