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与孟子同时。战国时代宋国蒙邑人,曾任漆园吏。据传,庄子祖上系出楚国贵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隐居民间,以编制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这就是我们从文献中所见到的庄子简历,同关尹子一样,其身世考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思想文化的地位和传播。庄子是我国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传播者,被后世并称为“老庄”。因庄子又曾隐居南华山(成都市、抚州市、湘西州、中卫市、衢州市、韶关市等地均有南华山)之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为南华真人,称其著述《庄子》为南华经。20世纪上半叶王重民先生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发现明万历三年董氏汇刻本《庄子南华真经》(郭象序),“不见他家著录”,于是便列入《道宗四经》之一。学界认为,是书在先秦道家学术思想史上,具有认祖归宗的意义。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它和《易经》《老子》并称为“三玄”。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风趣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理想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语)”。其寓意意味深长,思想文化内涵丰富,被历代学者所钟爱。《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和“杂篇”(十一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写的,“外篇”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闻一多先生评价:“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庄子》的核心内容在于阐述修道。老子认为,天道是无为无极的,人道有欲是有为的,修道就是使自己的人道逐渐趋近于天道,以获得与天道长久的共处。如果两者绝对的等同,个体将消亡无存。庄子阐述修道的文字很多,其内容与老子相同。比如《庄子·天道》云:“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讲的就是人心效法道心,从而获得道心那无所不能为的统御力。《庄子》云:“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庄子这里说的“督”“和”都是讲的中和,中与和的关系,就是体与用、道与德的关系。“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修道者始终将“中”作为标准去效法、去趋近(不能强求绝对达到“中”的标准),才能使身体内的组织结构和谐有序、生生不息。
庄子的修道方法——“坐忘”和“心斋”,是修道的重要方法之一。《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道德经探玄》的作者培真解释说:
“坐忘”二字概括了身体与心神所要处的状态,“坐”是“堕肢体”,也就是让肢体放松而安坐;“忘”是让心神“黜聪明,离形去知”,就是让心神聪听明视得以收敛,离开对形象的具体辨识,放弃对事物的具体思知,使心神归于无极之态,从而与天道的无极“同于大通”。这就叫“坐忘”。(www.daowen.com)
庄子在《齐物论》里还记载了南郭子綦讲的“坐忘”,他说坐忘与身体的姿势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的心神就连我的身体也忘掉了,则内心的虚静状态就可以体知天道那和婉无声之“天籁”奏鸣曲。庄子又把它说成是“心斋”,曰:“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的坐忘、心斋为后世修道者所实践,产生许多发挥或论述。司马承祯有《坐忘论》,王重阳作《坐忘铭》等,为道家所器重。《庄子·外篇·天地》也有进入修道状态的感受:“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庄子的处世之道。修道者并非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也有他自己的处世方法。在人际交往方面,他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见《庄子·山木》)。是说贤者之间的交往平淡如水,不尚虚华。在处理相互关系方面,他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见《庄子·德充符》)。这就是“相同一”的认识论,是说用相异的观点看待相互关系,楚、越两个邻国就像肝胆那样严格区分,若用相同一的观点对待,万事万物就能和睦相处。
庄子的“寓言十九”是解读《道德经》的秘诀。首先,《道德经》第二章云:“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说的是,修道者的教义是不能用言辞表达的,因为任何语言文字所表达的,都不是真实的“道”和“德”。《庄子·大宗师》也有同样的论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授),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这里的“可传而不可受(授)”就是“行不言之教”。所以,“道”是“求”不来的,而是“躬行修道”感悟来的。这就给这种思想传播造成困难或障碍。于是,老子、庄子等只好用寓言形式来告诉后世这种科学的宇宙认识论。庄子明确告诉人们理解道书的秘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见《庄子·寓言》)。说古代先贤使用寓言、重言、卮言三种语言方式,来传达其意思。其中寓言是指“有所寄托的话”;重言即援用前代“名人贤士的话”;卮言似乎出自无心、自然流露的语言,与《盘铭》“日新”提醒告诫人们洗浴心神相关联。在研究庄子著作中,有学者认为庄子不外乎使用这三种语言方式作文。庄子还提出“得意而忘言”的学习方法,他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见《庄子·外物》)。他还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见《庄子·养生主》)。可见,我们在读老庄著作时应掌握这种方法,如果仅就其字表意理解,而不能以其寓意理解者,那就不是“得意而忘言”。那是抓住鱼篓丢了鱼,只顾马蹄忘了兔,是没有抓住要害。要正确理解老庄著作,必须切身修道,并指导修道不致走偏,从中体验其真实含义,彻悟道的真信,体验到宇宙本原的真实性。道家历史上的薪火相传已证实了这一点。道书《皇人经》云:“一人之身,一国之象。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老子内丹经》云:“一身之设,一国之象也。圣人以身为国,以心为君,以精气为民……”前文“诠释《道德经》秘诀”已经讨论过该话题,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