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继程、朱理学之后创造了“心学”,对后世的思想学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延续至今。近现代中国的许多伟人、学术大家奉行并推崇王阳明心学,有人以“孔孟朱王”并称,且以为王在朱熹之上。据悉,近年来又掀起王阳明热,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为什么在儒家学说自五四运动遭到质疑后,王阳明心学在学界又备受青睐,其势有增无减呢?王阳明心学在谈什么?它与道家思想有何异同?正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话题。
王阳明即王守仁,明成化、嘉靖间人,生于官宦世家。一生著作甚丰,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他有著名的“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是儒家学说的重要概念,即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他11岁前在祖父王伦培养下成长,后随父亲王华到北京任所,一度热心骑射,继又研习兵法。18岁时在回余姚的途中,拜访程朱理学学者娄谅(1422—1491),娄谅介绍了朱熹的学术思想,使他深受启发。21岁中乡试,遍读朱熹著作。28岁中进士,任职于工部,后又担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36岁时他的思想学说出现了重要转变,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顿悟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提出“心即理”的命题。他认为,圣人之道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与错、是与非的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事物。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突破朱熹格物穷理的格物致知说,认为“理”就是人的心理。他在贵阳文明书院演讲提出“知行合一”说,有许多观点与朱熹对立。比如:朱熹将《大学》一书分为经传,并补写格物致知传;王守仁则认为原无经传可分,更无经传可补。朱熹重视“格物致知”,把它置于“诚意”之先;王守仁则认为“格致”本于诚意,以诚意为主。朱熹将“心与理”析而为二,把“知与行”分离开来;王守仁则主张心与理一,知与行合。朱熹以格物为穷理,注重外界一事一物之理,要求对经典的一字一句细心理会;王守仁则认为朱熹这种方法是务外遗内、博而寡要,他以格物为正心,要求发挥良知的作用,以良知为评判事理的标准和解释经典的根据。他们虽然都反对佛老的虚玄和管(仲)商(鞅)的功利,但王守仁认为朱熹的思想琐屑支离,不足以驳倒佛、老、管、商。
王阳明的思想与陆九渊接近。他们都在根本观点上强调心与理一,在方法上要求简易直接。但是,王阳明不是简单继承于陆九渊。他的格物致知说、知行合一说和致良知说,不但与朱熹的思想相对立,也与陆九渊的学说不同。他接受了陆九渊的“心”即“理”说,完成了一个心学体系。他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理,心外无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王守仁认为,心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如果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之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之低?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它之吉凶?万事万物皆是如此。因此,没有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离开天地万物,也就没有我的灵明。王阳明还认为:物就是事。譬如意在事亲,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事君,事君便是一物。因此,物不在心外。(www.daowen.com)
什么是“灵明”呢?关于“灵明”的解释由来已久。汉焦赣《易林·噬嗑之鼎》:“三足孤乌,灵明为御。”是指太阳的御者羲和。唐韩愈《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是神灵,神明之意。《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重游西漈两首(其一题天柱峰)》:“宇宙能韬真久古,人心广隘最难描。明灵悟到天无极,万仞孤峰是地毛。”是指心灵。南朝梁江淹《效阮公诗》之四:“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宋苏辙《劝子瞻修无生法》诗:“除却灵明一一空,年来丹灶漫施功。”明屠隆《彩毫记·仙翁指教》:“须要外示放旷,内宝灵明,必能返辔上清,逍遥碧落。”是指明洁无杂念的思想境界。明王阳明《问》:“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明张居正《答西夏直指耿楚侗书》:“但此中灵明,虽缘涉事而见,不因涉事而有……知此心之妙,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者,初非由于外得矣!”清黄宗羲《与友人论学书》:“先儒以灵明知觉为心,盖本之乾知。”是指通灵明敏。晋王珣《歌太宗简文皇帝》诗:“灵明若神,周淡如渊。”清黄宗羲《姜友棠诗序》:“顾今之为诗者,才入雅道,便涉艺门……纷纭胶臈,自锢其灵明。”李大钊《之使命》:“老辈之灵明,蔽翳於经验。”解释为聪明,智慧。廖仲恺《留诀内子》诗:“我身虽去灵明在,胜似屠门握杀刀。”是指精神。
可见,灵明最初的解释源自上古神话,指能驾驭“日车”的“神”。后又有神明、神灵、心灵、明洁无杂念的思想境界、通灵明敏、聪明、智慧和精神等多种解释。《庄子·人间世》也谈到“心斋”中的灵明,他讲的是“虚室生白”。即在修道状态中,那虚灵的心室会呈现出真知的光华。人们只知道动用心知才能认识事物,却不知收敛心神的纷动的虚灵心室也能感化出真知。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白若辱”,即只有虚灵而不变,才能和光而大白。而王阳明的观点却是:身之灵明是心,心是万物之主宰。
综上所述,王明阳心学具有民族文化的理性继承,关键在于:“心与理一,知与行合”的理念,这些观念是世人所必修的基本品德,很容易被世人接受并传承,在学界也备受推崇,同时也是修养生之道者的基本条件。然而,王氏所言“心学”是人心之学,缺少道心无极场的统御。他龙场悟道的核心是“良知”,认为良知是天赋人类生命中不学而知的、不学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与善恶的能力。其表现:一曰“知耻”,二曰“知愧”,三曰“知恩”。这些都属“动知”的范畴,是修道所忌讳的机巧之心,这种“良知”会干扰无为中和态的修持。只能是有为的人心,而不是无为中和的道心。它背离了“十六字心传”,它只有“人心惟危”,缺少“允执其中”的“道心惟微”。当人心合于道心时,才能无彼此之分,此时的人心即道心。这个过程是:修有为的人心复归于无为之道心,从而产生共鸣的体验。这就是老子说的“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大顺者,合于天道之自然也。君不见旧有“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之说,岂不是那有为机巧之心惹的祸?若能召回那“允执其中”的道心,将人心也变为道心,世界将是另一番景象,人类文明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