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发生于公元前两千五百年前的周朝。在中国古代典籍《史记》《庄子》《吕氏春秋》《礼记》等都有记载。《史记》两处,《庄子》五处。关于孔子向老子问礼的次数,中国学界存在很大分歧,有学者考证孔子三次专程向老子问礼,也有学者认为是四次或五次,有的则认为有七八次之多。就文物而言,在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不断出土有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碑、石刻《孔子见老子图》;历代尚有绘画、雕塑作品存世。总而言之,孔子问礼于老子史实被国人传为佳话。
《水经注·渭水》记:“至周景王十年,孔子年十七,遂适周见老聃。”《史记·孔子世家》载有南宫敬叔言鲁君“请与孔子适周”事。《礼记·曾子问》载有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庄子·天运篇》《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均记载有孔子问道于老子事。有许多学者对孔子见老子史实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从中发现了先秦两汉儒道关系的发展轨迹。认为:先秦儒学和道学有相互渗透的倾向,或者说道家对儒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孔子问礼于老子,有两大核心问题值得人们关注,那就是“问道”和“治世”。就“问道”而言,孔子说他研究了5年施治的学问,还没有明白“道”是什么?又用12年时间从《易经》里探究阴阳变化的道理,也没有弄明白。为什么呢?老子告诉他说“予恶乎求之哉”。意思说:你所采取的方法不对,是修道而不是求道,也就是说只有在修行中体道悟道才能知道得道。宇宙本体的“道”是无为的,却能产生无不为的“德”效应。人体小宇宙也是一样的,只有在节制人心的各种欲望,保持守中无为的状态,方能体悟“道”“德”的真信息。“道”不可能像物品那样,可以拿来馈赠或传承。你错就错在“求”字上。“道”是求不来的,求之愈甚,离“道”愈远。“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就“治世”而言,面对孔子讲了一大堆“仁义”的好处和妙用后,老子说,你讲的那些仁义,那是先王们在进道的过程中临时借宿的“房舍”,只能借住一宿。如果潜伏在心中不能摆脱,搅扰我心神不得安宁,必然会导致更大的混乱。因此,古时候那品德最高尚的人,是借助仁义的临时规范,去过渡到安养心神而踏进无极的真境界。当时,子贡向老子提出一个很尖刻的问题。他说:“夫三皇五帝之治天下不同,其系声名一也。而先生独以‘为’非圣人,如何哉?”老子回答说:“……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尧之治天下,使民心亲;……舜之治天下,使民心兢;……禹之治天下,使民心变。……名之曰治之,而乱莫甚焉!”可见,老子赞成黄帝的治世方法,即让民众的心皆归于混一中和,社会也安宁和谐。三王用他们的后天有为的思智治天下,以有所亲近,学会竞争,随机应变方法搅乱了人心,使社会变得动荡不安。老子给子贡讲的道理中,包含有一个史实——传统的“中道”文化在尧舜禹时代就发生着变化。当时虽然有三王“允执其中”的施治之道,却被有为的机巧之心所取代,那有为之心就像蝎子尾刺的毒汁,就像猛兽的利爪,破坏了三王的心境,远远不如黄帝的“华胥氏之国”的游历。(www.daowen.com)
古籍里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还说:孔子听到老子的话后三天都不说话,在弟子的追问下,他才说出老子像龙那样“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子贡听了老子的回答“蹴蹴然,立不安”。于是乎,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正是显学和隐学的差别之处。
道家对儒家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散见于《论语》中,比如:“亡而为有,虚而为赢,约而为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何以报德,以直报德,以德报德”“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