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代注解《道德经》版本多种多样而且层出不穷,至今方兴未艾呢?培真《道德经探玄》认为:很多人是以旁观者去理解其表意,“那就如担当品尝食物滋味之责的舌头,去品尝音乐之韵味”。因此,人们必须亲身修道体悟,方可知“道”和“德”的实存,才不会跑题太远。正如明代程以宁《太上道德宝章翼》云:“不读丹书,未闻秘诀,而欲以经史诸子百家解《道德经》,是以凡见而窥仙,俗骨而测佛。”高道吴筠答唐玄宗问云:“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费纸扎耳。”张伯端曰:“原其道本无名,圣人强名;道本无言,圣人强言耳。……然其言隐而理奥,学者虽讽诵其文,皆莫晓其意”(《悟真篇》)。就连老子也明确说:“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道德经》第七十二章)。程以宁的“秘诀”,吴筠的“枝词蔓说”、张伯端的“言隐而理奥”,都在告诉人们:诠释《道德经》容易产生误解。因为很久以前,很少有人理解《老子》要表达的本意是什么,所以就“莫之能行也”。由此可见,人们之所以会误解《道德经》,原因是:不知其本意。不知本意又怎能正确的推行和传播呢?再者,人们往往不相信修道者的体验,将真理认作不经之谈,使那些体道有成者只好隐去。还因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即凡是用语言或概念所表达的道,都不是那永恒的道)之故,必须经过自身修道才能理解、感悟、知“道”、得“道”,才能理解其“言隐而理奥”含义,才能知那些“旁观者”殚心竭虑的诠释都是“枝词蔓说,徒费纸扎耳”。
那么,自古至今有没有读经秘诀呢?回答是肯定的。这是因为修道的至人、高人、真人历代均有记录。还有无数隐士散落民间,他们以各种方式继承、传播修养生之道的“理与法”,其中自有经验之谈的“秘诀”,他们“口口相授”在诚信者中流传,代不乏人。总归有三点:一是老庄之言“寓言十九”,诠释其文应追溯其寓意,不拘泥于字词表意;二是有些名词专有所指,不可随意变更;三是在行修时要“得意而忘言”,不可执著于语言的表意,否则就会弃“本”而求“末”。道书《皇人经》曰:“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但人不能自知,而不守神以却众恶耳。知之者,则不求祐于天神,止于其身则足矣。故云:一人之身,一国之象。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道枢·虚白问篇》记:“《老子内丹经》曰:一身之设一国之象也。圣人以身为国,以心为君,以精气为民。民安则国斯泰矣,民散则国斯虚也。夫能惜精爱气,则所以长生者也。”培真《道德经探玄》总结其秘诀说:“自然界是一个大宇宙、大天地。而人体就是一个小天地、小宇宙。自然之大宇宙中有天、有地、有国、有君、有民、有万物的化生,有百姓的组合……在人体之小宇宙中也存在着这一切。心为天、体为地、心神领域为国邦、元神为君、欲念为民、腹脏百骸为百姓组合,元气的化生为万物之化生……以此去读《道德经》就无所阻碍了。”《道德经》中的天、地、国、君、民、吾、我、百官、百姓、国邦、万物等等都是专有所指的概念,若用一字多义来随意变更,通篇就显得支离破碎。例如,《道德经》第一章:“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这里的“万物”均指“元气”,前者为元气产生的原始动力,后者为产生元气的基础。后文中的“万物”也是作“元气”解,其意统一而通顺。如果将“万物”理解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那么,“之始也”“之母也”就令人费解了。另外,《道德经》中有“吾”“我”的应用,“吾”是表象之我,“我”是内在之我。在马王堆帛书甲本的用法准确,并且不可倒置,否则就解释不通。还有,更重要的是不可以随意删减文言虚词而改变句型,不可以随便更改用字而改变原意。据统计,通行本更改帛书本用字40余处,删减文言虚词就更多了。(www.daowen.com)
在修道过程中,有“物我两忘”方法,这就是“得意而忘言”。《庄子》曰:“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是因为,古代修道者使用的是“无相对参同法”去体知宇宙和生命奥秘,无欲感知生命,西方实验科学所寻找的“因果关系”他们全知道。这些都要以收敛“后天思智”为前提,正如前文所说“道本无言,圣人强言耳”。若不能“得意而忘言”,就只能是抱住了鱼篓子而丢了鱼,弃本而逐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