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道德经》范本源考:理解性、命、元神、识神的关键

《道德经》范本源考:理解性、命、元神、识神的关键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认为,性命是人和动物的生命。在道家著作里又有“元神”“识神”的概念。其引申义虽有多种,但最根本的是:“性”具有生命的属性,“命”具有寿命长短的含义。只有亲身修持,将人性的“有为”去符合天性之“无为”,方可顺应天道、延年益寿。如此说来,孟子的“性本善”说,荀子的“性本恶”说,孔子的“畏天命”说均是后天之性的学问。

《道德经》范本源考:理解性、命、元神、识神的关键

一般认为,性命是人和动物的生命。在道家著作里又有“元神”“识神”的概念。就性而言,有性别、性情、性格之分;就命而言,有命令、命脉、命运之别。其引申义虽有多种,但最根本的是:“性”具有生命的属性,“命”具有寿命长短的含义。道家思想认为:性又分先天之性与后天之性。先天之性又称元神、天性,是人的心神在无欲无为状态下所固有的功能,它无善恶之分,是生命活力之本;后天之性又称识神、是有为之性。指人的辨知思维的意识活动,是其心神所发挥的具体、不完全(即表象)的效用,即人的生命之用。《庄子·庚桑楚》云:“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庄子这里是说,人的心性具有静而不动的本质,这本质与无极之道相吻合;心性的纷动就叫有为,有为就失去了心性的本质,而成为“伪性”。这伪性往往掩盖了本质的真性,人们要想把失去的本性找回来,恢复到先天的元神,必须使那躁动的识神复归于虚静的元神,使有极之动态复归为无极之静态。只有呈现先天的本性,才有可能与天道相通同。那么,自己的命就可以由自己来把握,变天命为我命。所以《西升经》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人欲长久,断情去欲,心意以索,命反归之;形神合同,故能长久。”只有亲身修持,将人性的“有为”去符合天性之“无为”,方可顺应天道、延年益寿。如此说来,孟子的“性本善”说,荀子的“性本恶”说,孔子的“畏天命”说均是后天之性的学问。所以,道家和儒家所讲的“性”存在着先天和后天的差别,表现出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万物都有其物性。它们有各自的状态、颜色、气味、比重、硬度、沸点、溶解性等等,是其本质性能,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的固有的性质。这不同的物性,即是由它们不同的“场”所携带的不同信息所决定的。于是,人们知道有物才有性,不同的物性确定着不同的物种。然而,世界上还存在的“无物之性”往往被忽略了,并无视它的存在。道家宇宙观认为,宇宙间实存着看似无物的本源之物,这就是唯一的无极天性,这就是“道”。天性无极,物性有极;天性唯一,物性各异;无极是永恒的,有极是变化的;有极出于无极,并归于无极;可见,人性、物性的“寿命”与天性有着直接关系。所以,修道有“炼性”之说,就是炼去性中那些有为的杂欲,使之升华为无为之性、元神、先天本性,使自我元神与天道之性融通而得道。这就是道在天上,也在自己心里。这就是“天道无亲,恒与善人(《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执无为者,人性即天性;执有为者,人心、天心互不沟通、背道而驰,人心叵测,思之愈巧,心烦意乱就离道愈远,人们切勿以蠢智与天道相抗争。(www.daowen.com)

实际上,修炼人性的无为,是一种正确的宇宙观和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极其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那种无可奈何的“天命观”、听天由命的人生观,才是消极的不可取的。切勿以某种误解而错用真理,切记“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见《尚书》),须知那旧有的典章就是“抱一守中”,仅此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