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女娲补天》传说:古老中华文化的象征

《女娲补天》传说:古老中华文化的象征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6月5日,由flyingship创建的“女娲补天”词条,经过230次历史版本更新,有100余万人浏览。以上可能是经200多次编辑更新“女娲补天”的最新词条。“女娲补天”传说,同样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创造。经千百年流传,“女娲补天”作为一种语码,已成为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的象征,女娲作为中国的创世女神文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得到国际公认。

《女娲补天》传说:古老中华文化的象征

2014年6月5日,由flyingship创建的“女娲补天”词条,经过230次历史版本更新,有100余万人浏览。其词条解释说:“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抟土造人,并化生万物,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娲氏,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她是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样苗条,以致有些神话学家坚称她根本就是蛇身。女娲补天的故事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女娲时代,随着人类的繁衍增多,社会开始动荡了。后人以两位英灵人物,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战,结果共工氏因为大败而怒撞不周山为由,衔接女娲用五彩石补天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动人故事。”

以上可能是经200多次编辑更新“女娲补天”的最新词条。这里告诉大家,女娲是创世女神、大地之母,仅次于盘古开天,似乎古之又古。之后又有公元前2000多年的共工氏“怒撞不周山为由,衔接女娲用五彩石补天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动人故事”。人们为了寻找女娲补天的理由和依据,研究“世纪大洪水”“大禹治水”和远古时代的“陨石雨”,然而,这些地球灾害,不足以衔接女娲补天的依据。南极臭氧洞可以成为女娲补天的理由,可惜上古没有臭氧洞。难怪有网友说:信则有,不信则无。神话可以给人一些美好的想象,包含一个民族的文化,从科学的角度看了问题,不妨用精神的角度去想象。

该如何看待女娲补天神话呢?笔者以为:以民族文化看神话,以美好愿望看传说,不必至计其历史考证。这是因为文字产生前的数万年间,我们文明古国先进文化已经传承,神话和传说都是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我们看看该神话的最早出处。《山海经·大荒西经》记:“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意思说,在温柔文静善良贤惠公道正直的淑士国度里,出现了颛顼之子梼杌,他有十种心神,被称为“女娲之肠”。那千回百转的肚肠化为千奇百想的心神,遍布于栗广之野,横卧在道路上,让人难以通行。《左传》文公十八年载:“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这个不可教训的恶人死后最终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兽,《神异经·西荒经》记:“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可见,在原始神话里,只是指恶魔梼杌“傲狠明德”,用十种心神“以乱天常”,被称为“女娲之肠”。而且,他死后还用一丈二尺长的尾巴“搅乱荒中”。因为娲是女娲的专用字,是形声字,从女、呙声,与蜗、涡音义相近,有不正、扭曲、盘旋之意。所以,将梼杌的众多心神称为“女娲之肠”很贴切。这就是上古思想文化含义,同尧时“十日并出”,大羿射日后,又诛杀猰、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等“民害”如出一辙。进入新石器时代前,“现代人”在数万年间,生活在一个简单、宁静、和谐、无忧无虑的社会之中,“天下为公”一统天下,即传说中的“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师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公元前5000年左右,人类社会发生着深刻变化,“从父居”时代将社会变得复杂化,家庭、亲情、私有、金钱、战争相伴而生。就像今人看“华胥氏之国”那样,上古先人感到不可思议,把背离“允执阙中”之外的“欲望”视为恶魔。于是,就出现光怪陆离(或许在当时很自然)的怪物警示后人。最早神话中的“女娲之肠”的寓意就是:不要用九曲回转的巧思“以乱天常”,这里的女娲是“祸”害,是被当时社会所摒弃的思想含义。(www.daowen.com)

“女娲补天”传说,同样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创造。女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创世女神。这里具有民族精神的积极意义,是我们民族之“福”。相传女娲抟土造人,化生万物,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娲氏,开世造物,被称为大地之母、福佑社稷之正神。在《淮南子·览冥训》《列子·汤问》《史记·补三皇本纪》中均有记载。《淮南子·天文训》记有共工与颛顼之战;《淮南子·原道》记有共工与高辛氏之战;《雕玉集·壮力》记有共工与神农氏之战;《路史·太吴纪》记有共工与女娲之战。《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气得用头去撞塌了世界的支柱“不周山”,导致苍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生灵受灾,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支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万灵始得以安居。经千百年流传,“女娲补天”作为一种语码,已成为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的象征,女娲作为中国的创世女神文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得到国际公认。

为纪念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25周年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参与“补天行动”20周年,2012年11月21日,中国艺术家袁熙坤创作并捐赠的《女娲补天》雕塑正式进驻维也纳联合国中心。《女娲补天》雕塑的创意来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女娲补天》,雕塑家借助女娲补天的精神来呼吁国际社会保护臭氧层,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驻奥地利大使赵彬、国际组织代表、各国常驻联合国使节等近200人出席了当天的雕像揭幕仪式。在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海上世界,矗立着一座女娲补天的雕像。她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傅天仇先生创作的,建于1986年。这座雕像宏伟壮观,全身用乳白色的石头雕刻而成。高约12米,宽约7米。女娲上身为人,下身是缠绕一团的蛇尾。她带着严肃的表情,用双手托起补天巨石——五彩石,以象征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

“女娲之肠”和“女娲补天”同样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从不同的两个方面表述着一个完整的文化。前者是隐学,后者是显学,各自具有不同的功用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