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是何物?为什么频频出现在典籍之中?为什么商周重器上往往饰以夔龙纹图案?为什么宋朝以前的夔龙纹主要表现的是一足,它在传统文化里具有何种意义?这是国人应该弄明白的问题。《山海经·大荒东经》记:“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这就是流波山上“夔”的形象,与1949年湖南省长沙市郊外陈家大山的一座战国楚墓出土的《龙凤仕女图》极为相似。《龙凤仕女图》纵长31.2厘米,横宽23.2厘米,四周毛边。质地为深褐色平纹绢。在画面的下方是一位双手合十,侧身而立,作祈祷状的妇女。她面向画面左方,长发盘起,梳成垂髻;身着云纹广袖长袍,腰身纤细,腰间束着白色的宽腰带;穿着曳地的长裙,裙角末端向上翻起。仕女的头顶正上方首先是一只正欲展翅高飞的凤鸟,占半幅画面。凤鸟鸟头朝左上扬,两翼展开,双脚一前一后,前脚前曲,后脚后伸。凤鸟身后还拖着两条长长的翎毛,向前弯曲至凤鸟的头上,使整个主体造型成为一个优美的环状。凤鸟的左方正对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夔龙,占四分之一画面。龙身上装饰着一道道环状的纹路,龙头向上,宛如向上盘旋腾飞。龙凤与仕女一动一静,形成鲜明对比。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仅有的两幅战国帛画之一,是十分珍贵的文物。我们从文献、实物相互印证,得知夔是一足之物,而且被后人看成“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夔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古籍所记一足之夔是干什么的呢?《尚书》中夔与龙是平等出现的伴侣,地位很高;《吕氏春秋》说夔是乐正,舜帝说像夔那样能把握和乐之本的人,有一个也就足够了;稍前的《韩非子·外储》说夔的过去有诸多暴戾的罪恶之心,为忏悔过错,他信守一心就满足了。以上两则是孔子回答鲁哀公对“夔一足”的提问,其答案“和乐之本”“信守一心”就足够了,被称为“一足”,并非指长着一只足的“怪物”。想必战国仕女图中的一足夔龙,是更直观的宣示“一足”教化天下道理而已。故而,《西升经》曰:“予能知一万事毕,无心德留而鬼神伏焉。”《庄子·秋水篇》云:“一”而可足,何需求万足。《老子》讲:能抱一守中者,自能“忠诚信于内,贲于外,形于四海”而“天下自来”。《乐记》成书于西汉,源于先秦诸子言乐之事。其中记录了“先王”内圣外王之道:“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知知,然后好恶形焉。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这是从另一个方面讲述“抱一守中”的道理,只有躬行静心守一、心无杂念,才能保持人的先天本性、自能留住天德,这就是“夔一足”的本意。然而,《礼记·仲尼燕居》篇,孔子对子贡说夔是“达于乐而不达于理”的一偏之人。说明在孔子时对“夔一足”的理解就产生了误解。(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