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寻神秘背后,昆仑山神话的意义

探寻神秘背后,昆仑山神话的意义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帝时代有昆仑山传说,成为上古神话不可或缺的内容。培真《修真与龙文化》认为:“世界上的名山大川中,根本找不到这样的昆仑山”,昆仑山喻指道家修身的思想文化内涵,是告诫后人修养身之道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天地六合”是什么意思呢?即用“微、希、夷”方法,可达“混而为一”的忘我状态,方可体知自身的“昆仑”山的玄妙境界。

探寻神秘背后,昆仑山神话的意义

黄帝时代有昆仑山传说,成为上古神话不可或缺的内容。网页名词解释说:“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至青海境内,西窄东宽。全长约2500千米,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千米,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千米。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

然而,汉初司马迁看到《禹本纪》所记昆仑山,与张骞出使西域的见闻并无相似之处,感慨说:“《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另外,《释迦方志序》开列有26部古籍载有昆仑的资料,说明其地位之显赫,并被历代学者所珍惜。《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西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这里描述的昆仑虚、开明兽究竟是何物?确实令人费解。

培真《修真与龙文化》认为:“世界上的名山大川中,根本找不到这样的昆仑山”,昆仑山喻指道家修身的思想文化内涵,是告诫后人修养身之道的方法。笔者以为,这则神话传说历史久远,可谓先秦道家之渊源,是母系社会父系社会转变时期文化碰撞的产物。那时候的社会是个什么状态呢?三万多年前的“从母居”时代,与今人智力差别不大的“现代人”,有族无家,知其母不知其父。他们无尊卑贵贱,无嗜好欲望,无忧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一切听凭自然而然。地球村的人们无需向他人索取什么,更不存在对地球资源的过度索取。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情景之中。

大约四千年前,当进入“从父居”时代,人类社会形态由简易变得复杂,而且越来越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大逆转。家庭、私有、尊卑、奢靡、贪欲、亲疏、战争等随之产生。氏族公社被瓦解,人们修身立命的准则和方法之“德”被动摇,人间的偏颇偏激行为打破了“允执其中”的传统心理格局。就在人类数万年形成的意识形态发生颠覆性改变时,就产生了告诫警示后人的上古神话。这里要多谢先秦古籍保留下它们的踪影,今日才得以流传。如果用现在的观念和形态来理解上古神话,当然会有晦涩、怪异、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果用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用祖根文化去衡量那些口口相授的上古神话,其中的寓意不仅以一贯之,而且顺理成章。(www.daowen.com)

《山海经·卷五》有导读叙言:“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为国用。……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这里所说的“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即是当时社会的写照,机巧之心正在改变上古人类的质朴、拙笨的抱一守中准则。这里所说的“天地六合”是什么意思呢?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说:“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治也。是故明于性者,天地不能胁也;审于符者,怪物不能惑也。故圣人者,由近知远,而万殊为一;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当此之时,无庆贺之利,刑罚之威,礼义廉耻不设,毁誉仁鄙不立,而万民莫相侵欺暴虐,犹在于混冥之中。逮至衰世,人众财寡,事力劳而养不足,于是忿争生,是以贵仁。仁鄙不齐,比周朋党,设诈谞,怀机械巧故之心,而性失矣,是以贵义。阴阳之情莫不有血气之感,男女群居杂处而无别,是以贵礼。性命之情,淫而相胁,以不得已则不和,是以贵乐。是故仁义礼乐者,可以救败,而非通治之至也。”这里所说的“天地六合”是指人身之治,他列举“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春秋战国时为“逮至衰世”,产生了“仁义礼乐”的社会形态,“可以救败,而非通治之至也”等,勾勒出当时社会大动荡中意识形态变化的情况。另外,《庄子·天地篇》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

以上引文正是描述其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碰撞情景。培真《修真与龙文化》认为:“因为古人就是以自己的性喻天……那么山川河流也就是身体的具体组成部分了。”用此观点来读《山海经》,其意喻指人身之治的方法。那守卫昆仑之大门的“开明兽”将后天之“知”、将那明察秋毫的“离朱”、将能说会道的“吃诟”等,将那些知欲求道者拒之门外。只有那忘己之人的“象罔”才能通乎天道,才能得道。这就是古之圣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的“昆仑之虚”境界。《老子》也讲述了战胜“开明兽”的方法:“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以知古始,是谓道纪。”即用“微、希、夷”方法,可达“混而为一”的忘我状态,方可体知自身的“昆仑”山的玄妙境界。只有亲登昆仑者,方可领悟什么是那“不死的丹水”。然而,许多人因为战胜不了“开明兽”,而不能亲登那“昆仑”山,自然不可像古之圣人那样“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