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德字的含义演变及其在《道德经》中的重要性

德字的含义演变及其在《道德经》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德”在上古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德”是会义字。“德”的字形由“心、彳、直”三个部件组成。可见,三千多年前的“德”字是一种修身方法,用目正心正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看来,要保持目正心正的“德”,必须节制欲望。“德”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德”字又有“道德”或“品行”的解释。

德字的含义演变及其在《道德经》中的重要性

有学者认为:“德”是中国经典中纯粹的原生概念之一,含义复杂、影响深广。《国语》记载:黄帝二十五子,仅二子同姓(承本姬姓)。十二宗配以他姓,另十一宗无姓。分“本姓、封姓、无姓”三类,“本姓”为“大德”,“封姓”为“小德”,“无姓”为“无德”。又有纣王“失德”,周人“敬德”之说。《孟子·离娄下》在记载异姓通婚时说:“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故异德合姓,同德合义。义以导利,利以阜姓。姓利相更,成而不迁,乃能摄固,保其土房”。可见,“德”在上古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德”是会义字。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边是“彳(chì)”形符号,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这个字的意思是: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这就是“德”。在金文中的会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又加了“心”,这就是说:目正、心正才算“德”。在小篆中,仍然是会意:其右边的上方变成了“直”,“直心”为“德”。

“德”的字形由“心、彳、直”三个部件组成。“心”表示与情态、心境有关;“彳”表示与行走、行为有关;“直”值之本字,相遇相当之义[洪颐煊《读书丛录》:“值本作直。”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彼此相遇相当曰值。……古字例以直为值。”德字形本意为“心、行之所值”,是关于人们的心境、行为与什么水平或什么状态相当的判断(见钱怡岳《老子感悟》)]。(www.daowen.com)

甲骨文的“德”是意会一种方法,即行动要正、目不斜视。金文又加心字,意会目正、心正才算“德”。由此该字定型。可见,三千多年前的“德”字是一种修身方法,用目正心正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殷商贵族注重修德的另一佐证就是《盘铭》。《大学》第三章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什么商朝开国君主将“日新”概念刻在洗脸盆上呢?培真《修真与龙文化》说:“商汤唯恐自己的德性会被‘欲’垢玷污……那就必须像天天都要洗脸那样去洗净心灵中那‘欲’垢的污秽,洗了再洗,才能德性常新而不被蒙蔽。”看来,要保持目正心正的“德”,必须节制欲望。反言之,只有天天洗涤心灵的欲望孳生,才能达到目正心正之德。所以,西周人的“释德”有明德、敬德、用德、修德配天、以德配天等等。由此可知,最初“德”的本意应为“功德”,是修身立命的准则和方法,在中国承传千余年。春秋时的《老子》留下“德”“道”二篇,专门讲述其含义。是对商周之“德”的继承、完善和发展,给后人留下了终极关怀的巨大财富。“道”只有通过我们自身的修持去感知它,“德”是宇宙万有所呈现的总效能、正如老子所说“道生之而德蓄之,物刑之而器成之”。韩非子说:“德者,道之功也。”陆德明说:“德者,道之用也。”苏辙说:“德者,道之见也。”庄子说:“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穷生,立德明道,非至德者邪?”(见《天地篇》)说明,在最初“德”本意的文化传承中,老子以降的许多贤达者,都能正确理解。作为古代人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认识宇宙万物及养生健身的方法,这是对人类“终极关怀”的突破。留传至今,虽真正“得道”者凤毛麟角,但代不乏人,只是其中奥妙尚未被多数人“恭明德”去践行而已。

“德”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德”字又有“道德”或“品行”的解释。《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到“问”“学”“让”才算是有“德”。“道德”又可以引申为“恩德”;又有由名词变为动词用法,指“感激、恩惠”;现代汉语中,则有“感恩戴德”“德被四海”等词语。这些外延丰富的字义变化,为后世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