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化,即秦代以前的历史文化。先秦文化包括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文化,即炎帝黄帝的传说、尧舜禹的贤圣推举,夏商周奴隶制,春秋分封制瓦解、战国封建制形成时期的文化,简要地说就是从三皇五帝到战国这段时期的文化。主要内容有上古歌谣、神话,甲骨文、金文,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等等。
众所周知,先秦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创造力最具强劲的时代,文化硕果累累,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超越和突破。甲骨文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是先秦文化的主体部分。《尚书》和《春秋》提供了历史散文的不同体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有学者认为,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先秦文化是一个巨系统,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至今仍令无数文人墨客所乐道。如同德国雅斯贝尔斯先生所说: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所以,此间这里不可能回答她的全部。培真先生在《华夏文化踪迹掠影》中有以下观点,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他说:先秦诸子立论虽有百家,堪称脊梁者“惟儒道二家而已,儒道二家若左右腿,支撑着华夏之躯体迈过了多少个世纪”。儒经、道典“受制于一心,服务于一体。一者称为后天之学,一者称为先天之学;一者着眼于表象,一者服务一根本;表象者可闻可睹,根本者潜隐不显……一显一隐,互为一体;一表一本,互为其用;一形一神,互成其变化;一器一道,混成其宇宙的混元无极而生生不息。……只是由于人类后天智慧的开发,使人以相对的立场去认识世界,世界就对每位持不同观点者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就叫“道不同,不相为谋”。这里既说明了中国主体文脉儒道“受制于一心,服务于一体”的意义,又指出“人类后天智慧的开发”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变得多样化,改变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初衷的“道”理。又如公元3世纪葛洪《抱朴子》所云:“仲尼,儒者之圣也;老子,得道之圣也。儒教近而易见,故宗之者众也;道,意远而难识,故达之者寡焉。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儒者,易中之难也;道者,难中之易也。”简而言之,从儒学到儒教,从道学到道教,儒道之文化都发生了变化,有些还是根本的变化。因此,不可一概而论,更不能一偏而盖全,剔除附着在真理上的污垢,方能显露出“金子”的光华。读书立著的君子万不可良莠不分,误将谬误当真理,误将糟粕当精华而误人子弟。(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