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勤工助学的内涵
1.勤工助学的概念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新时代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
2.勤工助学的发展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用勤工俭学的称谓来代替勤工助学,这个名称来源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勤工助学”一词最早由复旦大学在1984年提出,旨在通过这样的活动,促进学生将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自立能力,帮助学生进行全方位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家先后发布了多项关于勤工助学相关的政策,先在高校日常工作中设立勤工助学项目,又明确了高校在勤工助学管理制度、经费来源和应用、助学基金设立和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逐步强化了勤工助学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中的作用、地位和价值,勤工助学项目很好地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拓展阅读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www.daowen.com)
2019年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100年前的1919年初到1920年底,近2 000名中国进步青年远赴法国,“勤于做工,俭以求学”,一边做工,一边学习新知识、新思想。他们在此研究工人运动、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并从这里起步,走上革命道路,开始振兴中华的伟大历程。他们当中有些对新中国成立居功至伟,如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陈毅、聂荣臻等;有些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杰出人才,如钱三强、严济慈、童第周、徐悲鸿、林风眠等。他们对中国的社会革命与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作用。
五四时期,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和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中国青年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知识和真理,大批赴法国留学。由于自费留学费用很高,除极少一部分官派的留学生外,绝大多数中国学子都半工半读,在法国的工厂中和法国工人、华工等一起劳作,获得了法国舆论界的赞誉。1912年,以“输世界文明于国内”为宗旨,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张继等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当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力赞此事。留法俭学会在北京成立留法预备学校,送80多人赴法俭学,1914年受袁世凯政府的阻止,被迫停办。以后保定人李石曾在巴黎华工中试验工余求学,1915年发起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1916年3月,在巴黎成立华工学校,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创造了条件。
1919—1920年间,先后共20批约1 600多人到达法国。他们来自全国18个省,其中以四川(378人)、湖南(346人)、河北(147人)为最多。留学生基本上都是16—30岁的青年。其中,较为知名的人士有湖南教育界著名的徐特立,蔡和森、蔡畅和他们的母亲葛健豪一家,王若飞和贵州教育界知名的黄齐生甥舅等。他们到法国后,有的先工后学,有的先学后工,有的边工边读,绝大多数都加入了“留法勤工俭学会”,互帮互助。根据一份当时的调查数据,共有400—500名中国留学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进入了70多家工厂做工。除此之外,不少于200名的留学生还在平时当散工、干杂活。其中,约有670人进入巴黎及法国各地的30多个学校,其中多是首先补习法文,然后进入工业实习学校及其他学校学习。暂时没有工作,处于候工状态的留学生只靠留法勤工俭学会发放的微薄的维持费度日,生活极为艰苦。中国留学生在进入工厂后完全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和法国工人、华工一起劳动。每天8小时工作后还补习法文或学习工艺。他们的勤奋吃苦让法国工人、学生和友好人士对他们表现出了普遍的欢迎和关切,同时也让留学生们广泛地接触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实际。有些青年则着重锻炼自己,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接触工人群众,研究工人运动、研究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
(资料来源: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远赴他乡寻求马列主义 点燃强国梦想的希望曙光.人民网,2019年3月.整理改写)
(二)勤工助学的特点
勤工助学主要面向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助学岗位。校园内勤工助学岗位是有限的,因此,只能照顾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是业余性的,学生在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时,应坚持课余的原则,以搞好学习为前提,放弃学业必然会得不偿失、本末倒置。勤工助学是有偿服务。勤工助学需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学生依靠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辛勤劳动获得相应报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