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1世纪初至党的十八大前: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

21世纪初至党的十八大前: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案例阅读堪当大任的中国青年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医务卫生青年主动担当,以34名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群体为代表的全国各地医务青年冲上医疗卫生前线,成为各地医疗救护、科研攻关、基础预防等岗位上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在全国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

21世纪初至党的十八大前: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

扫一扫 学一学

进入21世纪以后,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融合进了教育的发展,劳动教育进入整合发展时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式让劳动教育更加多元化,以人为本凸显课程内在人文性价值的丰富化,全面推进学生自主参与社会综合性实践,培养独立意识,认知劳动创造的乐趣与重要性。

拓展阅读

德智体美劳的历史沿革

劳动本意就是操作、干活,而且多指从事劳其筋骨的体力活。把劳动作为一种教育目标也是近现代的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非常重视制定教育方针,把它视为统率教育的总目标、总方向。罗列一下,历来的教育方针大致有:

1.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1949年)。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第一条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2.“三育”教育方针(1957年)。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三个面向”“四有新人”教育方针。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4.“三育”教育方针。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5.“德智体美”教育方针。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6.“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7.“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教育方针。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次完整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并写入国家法规文件,而且将全面贯彻落实,付诸行动的,是在今年的教师节。可以预见的是,五育并重的教育方针,将在教育领域深耕,培养出一代代拥抱未来的有用之才。

(资料来源:童富勇.德智体美劳的历史沿革.浙江教育报,2018年11月.整理改写)(www.daowen.com)

进入21世纪以后,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融合进了教育的发展,劳动教育进入整合发展时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式让劳动教育更加多元化,以人为本凸显课程内在人文性价值的丰富化,劳动情感教育将劳动情感进行整合,塑造繁盛的精神世界。全面推进学生自主参与社会综合性实践,培养独立意识,认知劳动创造的乐趣与重要性。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2000年教育部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劳动技能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劳动技术教育”列为高中国家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课程目标是“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2001年,劳动教育被纳入综合实践活动中,成为和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并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之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有助于促进劳动教育不同组成部分以及劳动教育与其他三个组成部分的整合,实践性可以避免劳动教育停留于课堂教学而忽视劳动体验和操作,生成性则增强了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形成了学科拓展式、主题活动式、区域推进式等多种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作为其组成部分之一的劳动教育的开展方式也随之增多,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布,赋予了劳动教育更加丰富的内涵与要求,推动了劳动教育迈入整合发展的时代。在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加快改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状况”。劳动教育定位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和解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问题的基本途径。

案例阅读

堪当大任的中国青年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医务卫生青年主动担当,以34名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群体为代表的全国各地医务青年冲上医疗卫生前线,成为各地医疗救护、科研攻关、基础预防等岗位上的重要力量。有的青年直接在本地本单位参加战“疫”,从原来科室支援到发热门诊;更有大量青年主动请缨申请加入驰援武汉医疗队,一批批“逆行者”中有大量青年医务工作者的身影,如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组建的近200人的“抗新冠肺炎青年突击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组建的400余人的“宽仁抗新冠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中大部分人都成为援鄂医疗队的队员。据统计,在全国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

在战“疫”的关键要塞上,青年彰显了先锋力量。除医护前线以外的其他疫情防控关键要塞上,广大青年以争分夺秒、攻坚克难的先锋表现在各个岗位挥洒青春热血,保障疫情防控高效有序推进。有的青年奋战在重点防疫项目建设现场,如武汉共青团组织163支青年突击队参与隔离点、医疗点、方舱医院的建设,1 500余名志愿者参与后勤保障服务工作。有的青年投身物资生产一线,如江苏各地成立了97支青年突击队,保障58家企业生产口罩超过千万只。有的青年服务保障交通运输,全国铁路系统在休班铁路团员青年中落实应急突击力量4.4万余人,全国民航系统成立青年突击队1 181支。北京市先后成立1 218支青年突击队,来自各行各业两万余名青年打响了“首都保卫战”。

在战“疫”的基层防线上,青年彰显了有生力量。广大农村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基础防线,包括高校大学生在内的很多返乡青年,积极响应团中央和各地团组织的呼吁,主动向社区报到,听从安排,科学有序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的政策宣传、科学普及、疫情监测、排查预警、扶危济困。有的是以组织化的方式参与,如湖北中医药大学的74名研究生组成医疗志愿服务队,主动到武汉市洪山区社区网格中承担社区防疫工作。再如,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各村团员青年、返乡大学生等组成了16支“跑小青”突击队帮助农户及时复工复产。当然,更多的青年是以个人参与方式配合基层防线工作。即便没有直接参与,广大青年也带头做好居家防护和防疫知识宣传,间接支援基层防线构筑。

在战“疫”的外围增援上,青年彰显了服务力量。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全民动员。全国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青年都积极服从本部门要求,恪尽职守,全国各界青年也都或有组织或自发地尽自己所能为疫情防控服务。一大批青年企业家尽己所能为疫区提供必要的物资和食品,如四川相关企业实施“春风驰援”青年突击队专项行动,提供“公益爱心守护”“无接触配送取放点”“民生菜篮子公益对接”等服务,再如,河南嘉禾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朱海洋将30吨爱心萝卜分批运抵郑州。全国人民居家隔离防护时,在物资供给上需要快递员、外卖员等群体的服务保障,而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青年人,在疫情防控期间活跃在大街小巷,服务着亿万家庭。

(资料来源:孙鹏、郑长忠.堪当大任的新时代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报,2020年3月.整理改写)

探讨分享

谈一谈大学生如何在毕业进入职场时维护自身劳动权益。

名言警句

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