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

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既要求生态保护,也要求经济发展,是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协调发展。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基本条件,一是制订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截至2016年7月,全国有97个县(市、区)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县”称号。

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

所谓国家级生态县,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既要求生态保护,也要求经济发展,是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协调发展。根据《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工作考核方案》,生态县考核指标包括五项基本条件和二十二项建设指标,涵盖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的方方面面,而且每项指标都有量化分值,比如对欠发达地区,要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低于4500元,森林覆盖率不低于75%,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不低于3.5%。从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的考核要求看,五项基本条件全部是对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工作上的要求,二十二项指标中,涉及环境保护的十九条,占86%。这些考核指标的设置,充分表明了这种考核的重点导向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基本条件,一是制订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二是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三是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四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五是全县80%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

有关经济发展的考核指标包括: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考核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秸秆综合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化肥施用强度(折纯),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有关社会进步的考核指标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www.daowen.com)

截至2016年7月,全国有97个县(市、区)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县”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