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温月回忆起半个世纪府青路的巨大变迁,不禁心生慨叹。儿时的他,曾跟随大人走过那里,依稀记得是郊区,不像城里那么热闹。
1978年夏天,府青路第一次给弱冠之年的温月留下清晰的印象。那时,他刚参加工作未足两月,在成都日用杂品公司青羊宫采购批发经营部当营业员。一天,经营部主任安排他和另一位青工小余,跟随采购员老肖到公司五三三仓库提货。按照流程,一番忙碌后,他们很快办妥了提货手续。由于老肖是这里的熟人,仓库管理员见其忙得满头热汗,便请他喝茶小憩。
温月和小余都是初来乍到,坐不住,便干脆溜到仓库大门外的树荫下抽烟闲聊。当时正值7月酷暑,烈日炙烤下的府青路,很少有行人,驶过的汽车也不多,显得空旷而寂寥。微风拂过,树叶萧飒,声声蝉鸣歌唱着府青路的夏天。
五三三仓库,始建于1962年,坐落于府青路三段,是成都日杂公司占地面积和仓储容积最大的仓库,与成都量具刃具厂仅咫尺之遥。
初建时的五三三仓库,形态简陋,一如当年的府青路。楠竹搭建的货棚,竹竿夹成的围墙,与府青路边小河沟旁蓬生的蒿草,以及周边农家、菜畦一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城郊风景画。然而在1978年7月的这个夏日,温月第一次来到五三三时,它业已改头换面,全部改建成了瓦顶砖墙的标准库房。唯有门前的府青路依然如故,路面狭窄,尘土飞扬,并无多少变化。
根据20世纪50年代的规划,毗邻八里庄火车东站货场的二仙桥和府青路,是成都市的仓库所在地,因此不少工矿和商贸企业,为便于原料与货物运输,都把仓库建在这一带。仅温月所在的供销系统,就有日杂公司的五三三、五一三、二仙桥等仓库,果品、土产和棉麻公司等多家单位的仓库也聚集于此。在他看来,“府青路俨然一条连结全国各地的工贸物流走廊”。
仓库对面是成都肉联厂,水泥浇注的冻库,显得高大而雄伟。厂门前停放着一长溜卡车,车厢满载活猪,正在等待厂方验收。它们挤在铁笼里,难耐暑热,躁动不安。温月说:“在我的记忆里,1978年时的成都,由于经济逐渐复苏,川猪旺盛出栏,凭票购买的猪肉,其供应较以前已有所放宽,甚至一度还免收肉票。我和同事小余在府青路成都肉联厂前目睹的长长的送猪车队当是一个印证。”[1]
1989年11月,为适应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成都日用杂品公司以五三三仓库为基地,在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府青路周边多家企业,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仓储市场,对外提供仓储服务,时任市长刁金祥还亲笔题写了“成都仓储市场”的门匾。仓储市场兴盛之时,府青路上奔波忙碌的各地客商络绎不绝。
二十三年转眼即逝。2001年,温月顶着8月的炎阳,故地重游,再次来到五三三仓库。此时的五三三,已不再是装满“竹木棕藤草、陶瓷铁石砂”等传统日用杂品的仓库,而变成了当年成都市最大的不锈钢材料批发市场。
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行业属性和经营业态的剧烈变化,五三三盛景不再,再度落寞。为扭转颓势,充分利用闲置仓容,发挥资产优势,并紧盯市民百姓对现代建筑装饰日益高涨的消费需求,日杂公司依据地域特性,决定在此开办不锈钢材料专业市场。(www.daowen.com)
他此次前来,是按照公司《日杂市场报》编辑部的安排,对不锈钢材料市场进行实地采访。远远望去,耸立在大门上方的“府青路不锈钢材料市场”十个大字,在骄阳下闪烁着耀眼的红光。
进入市场,眼前景象,迥异于当年,昔日阔达两万平方米的库区,如今招牌醒目,店门洞开;客商熙攘,人车来往,好一派红火繁忙的场景!切割钢材的电锯声、制作饰件的敲击声、焊接产品的电焊声、卸装货物的喧哗声……声浪涌来,撞击耳膜,仿佛是一首合金交响乐!
其实,这也是府青路仓库一带各家企业顺应市场需求,与时俱进,转型经营的普遍之举。譬如,果品公司利用自己冻库的资产优势,开办了果品批发市场;土产公司腾出仓库地盘,建起了蔬菜及副食品市场;就连曾经“肥”得让人垂涎三尺的成都肉联厂,也在企业转型之后,凭着冻库这项优质资产,做起了存储火锅食材的生意。
在经济改革的时代大潮中,府青路见证了国有企业体制转轨、经营转型的深刻变化。
2011年6月,因“北改”需要,不锈钢材料市场那回荡在府青路畔十余年的合金交响乐,终于要曲终人散。高大的库房、鼎沸的市场,都终将隐没于历史。而根据规划,一个现代化的商住两用楼盘,不久后将在这里崛起。
2015年夏天,温月再一次来到五三三。伫立在五三三的大门前,纵目四望,感慨良深。1978年夏日以来,世事如风,三十七载光阴流转,府青路早已改变了曾经的模样。
21世纪的府青路,和成都这座城市一起,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逐渐改变了旧貌。车流涌动,商场林立,高架桥如长虹飞架,大楼盘高耸入云。路南端,量具刃具厂的苏式塔楼,也穿上了惹眼的红装,成了人们怀旧的景观。
府青路,这条昔日成都东北郊重要的工贸物流走廊,已然脱胎换骨,成为一条盛世通衢。
▲ 府青立交 李松林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