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成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解决困难与问题

成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解决困难与问题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但“东调”面临的严重困难和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东调”事关重大,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失误,科学决策尤为重要。为此,市经委又特别邀请专家学者对“东调”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这天,市经委《关于成都市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建议》已经成都市政府第六十一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共成都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重大决策——实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

成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解决困难与问题

到20世纪末,东郊工业区问题,已越来越影响到成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关系到四川的投资环境和对外形象,彻底整治、尽快整治的要求愈发迫切。成都市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老办法,始终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成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但“东调”面临的严重困难和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俗话说,“不会做鞋,旁边有样”,2001年4月至7月,成都市先后派出了两支考察团,分赴上海、苏州、北京、大连、武汉等城布,考察当地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的情况。考察结果显然增强了成都“东调”的信心,市领导得出结论:“成都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在工业,成都的潜力和希望也在工业。要通过‘东调’,重新打造工业,实现新的跨越。”

“东调”事关重大,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失误,科学决策尤为重要。为此,市经委又特别邀请专家学者对“东调”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论证显示,在国企改革深化的大背景下,职工对企业搬迁改造的承受能力增强;市区周边区(市)县不仅有接纳城区搬迁企业的积极性,而且还有足够的能力。论证最为鼓舞人心的一条理由是,假如政府投入足够资金整治沙河,营造东郊的宜居环境,必然带来难以估量的良性后续效应。土地必然升值,如此一来,利用级差地价,即可解决搬迁的巨额资金问题。(www.daowen.com)

2001年8月8日,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这天,市经委《关于成都市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建议》已经成都市政府第六十一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共成都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重大决策——实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这场波澜壮阔的国企大搬迁,涉及一百六十九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百二十二亿工业资产、十五万余从业人员、一万六千多亩土地,不仅展示了“成都速度”,也向世人昭示了“成都决心”。

“东调”的总体目标非常明确,通过搬迁改造,调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形成一批产权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集团,构建工业新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