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夏天,我路过八里庄成都火车东站时,拆除工程已经结束。蔓草杂生的空地上,凌乱地停放着几台挖掘机,显得有些荒凉和落寞,却也仿佛在孕育着新的希望。
这里,曾经作为成都货物运输的枢纽站,辉煌了半个多世纪。如今已经完成使命,开始踏上新的征程。
20世纪50年代,随着成渝、宝成、成昆三条铁路建成通车,成都成为西南地区铁路运输的枢纽。枢纽范围以成都市区为中心,围绕北、东、南三面,北起宝成铁路的青白江站,东至成渝铁路的洪安乡站,南达成昆线的双流站。枢纽内有成都、成都东、成都南、沙河堡、青白江等十一个站,线路长达一百四十五千米。[1]
其中,成都站为主要客运站,成都东站是编组站、货运站。它们都是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是连接几个铁路中枢,办理各线路客货列车始发、终到、编组、中转,办理客货运输业务,办理机车、车辆检修、整备作业等的基地。(www.daowen.com)
老成都东站,位于今天成都中环路八里庄路段附近,其前身,是成都车站货运室和运转室。成渝铁路通车时,以驷马桥东的老东站作中间站,有一股正线、三股站线。1956年,宝成铁路分段通车,开始新建站场。那时货场设在车站东南端,场地狭小,货物露天存放,已经严重制约物流需求,于是立项扩建。
到1958年10月,共建成十六股道,其中正线一股道,到发线六股道,调车线九股道,总有效线路近一万六千米,容车近一千四百辆。原到发线三、四线改为尽头线,另有调车机整备线和东头牵出线各一股。10月27日,建成交付使用,东站迁移新场。站型为横列式一级二场编组站,当时叫作“枢纽站”。年底,车站在站场东头修建土驼峰。编组站初具雏形。
随着“三线建设”上马和西南经济发展,成都东站运量大涨,日均办理车数激增。1966年,东站又进行改造扩建,年底股道增至二十八股,其中北到发场七股,调车场十六股,南到发场五股,为横列式一级三场编组站。1971年,铺成调车场十八道。1974年,对峰尾进行改造。1983年,南到发场增铺两股道。次年,重修成昆方向南场引入线,并于当年7月投入使用;还对货场十四线进行场地面硬化,建成集装箱场,增铺货场二十三线。日改编能力提高到三千三百七十辆与一百零二列,通过能力达到一百二十五列。相比1955年,提高了十多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