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汝信传》:寻找克尔凯郭尔开始

《汝信传》:寻找克尔凯郭尔开始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海因里希教授的启发下,汝信开始了对克尔凯郭尔的研究。在中国,汝信是研究克尔凯郭尔较早的人。因此可以说,在中国对克尔凯郭尔进行研究并发表作品取得研究成果的,汝信是开拓者之一。虽然在国际上对克尔凯郭尔的研究已盛行多年,但对于此时刚刚迎来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汝信研究克尔凯郭尔,却可算是“第一个敢吃螃蟹之人”。汝信开始了对克尔凯郭尔,这个中国人十分陌生的丹麦哲学家的思想研究。

《汝信传》:寻找克尔凯郭尔开始

在海因里希教授的启发下,汝信开始了对克尔凯郭尔的研究。在中国,汝信是研究克尔凯郭尔较早的人。

在汝信对克尔凯郭尔进行研究之前,别说这个名字在中国很少有人知晓,就是在中国哲学界,也从未有人站在哲学的角度对克尔凯郭尔进行研究。因此可以说,在中国对克尔凯郭尔进行研究并发表作品取得研究成果的,汝信是开拓者之一。

索伦·阿拜·克尔凯郭尔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哲学家和神学家,1813年出生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的一个富商家庭。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克尔凯郭尔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物,他在生前默默无闻,名气从未超过小小的丹麦国界,却在20世纪成为影响西方哲学和神学思想发展方向的精神教父

克尔凯郭尔的思想虽然在他生前和死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存在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重新发现了”这个丹麦人,并将他尊崇为存在主义的先驱者。他的著作被译成各种语言大量出版,在整个西方世界不胫而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克尔凯郭尔的思想影响仍然深入地扩展到哲学、宗教神学、文艺学等各个领域。现在曾经盛极一时的存在主义哲学在西方世界已趋于没落,可是有关克尔凯郭尔的研究至今不衰,近年来发表的各种专著和论文多不胜数。

虽然在国际上对克尔凯郭尔的研究已盛行多年,但对于此时刚刚迎来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汝信研究克尔凯郭尔,却可算是“第一个敢吃螃蟹之人”。对此,我们从2008年汝信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刘悦笛受《文艺研究》委托对他采访时的回忆,可以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对于克尔凯郭尔,解放以前,中国没有人做过专门的研究。有一些文章曾经提到他,比如鲁迅谈到过,冯至先生的文章中也提到过。但是鲁迅、冯至他们都是文学家,因此当时我以为克尔凯郭尔是讽刺作家,因为他们是把他作为讽刺家写到书里的。

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国内要批判当代西方哲学,组织了一些老专家翻译了一些有关的材料。卢卡奇的《理性的毁灭》的部分篇章,就是这批翻译作品之一。那是由我们哲学所一些老先生还有院外一些先生共同翻译的。我当时是西方哲学史组学术秘书,经过翻译的稿子首先就到我手里。

在翻译的稿子中,有一个长长的关于批判克尔凯郭尔的章节,是卢卡奇对克尔凯郭尔的评论,就是《理性的毁灭》中的一节。我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位值得注意的专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重要思想家,叫克尔凯郭尔。在这以前,我国从没有人把他当作哲学家,只是作为文学家才提到的。(www.daowen.com)

平心而论,我认为《理性的毁灭》虽有一定历史价值,但受当时政治环境影响太深,立论失之偏颇,在卢卡奇的著作中恐怕是较不成功的作品。他对克尔凯郭尔的评价基本上是全盘否定的,而且读者如果不具备有关克尔凯郭尔的基本知识,那么读了卢卡奇的书后,依然是弄不清楚克尔凯郭尔哲学究竟为何物。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眼界拓展了,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围也大大地扩充了。这时雅斯贝尔斯说过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说,是克尔凯郭尔和尼采使他‘睁开了眼睛’,并指出,这两位哲学家生前受到忽视,以后长时间内在哲学史上受人轻视,而现在其重要性则不断增长。他认为这是一个重大转折,黑格尔以后的其他科学家,正越来越失势而纷纷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今天克尔凯郭尔和尼采则不容分辩地作为现时代的两位‘真正伟大的思想家’而站了出来。

看到雅斯贝尔斯的评论,我对他们两位产生了兴趣。克尔凯郭尔,过去国内似乎没有人做过专门研究,他的著作在我国也不易找到,有关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有待开垦的处女地……”

汝信开始了对克尔凯郭尔,这个中国人十分陌生的丹麦哲学家的思想研究。这个时期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也掀起了西方哲学热和存在主义哲学热,但是国内还没有人研究克尔凯郭尔,而且有关这方面的著作和资料也几乎没有。汝信虽然在哈佛大学图书馆有机会阅读了克尔凯郭尔的很多著作,但他却看到,在哈佛大学,克尔凯郭尔哲学并不受到重视,而像自己这样一心要研究克尔凯郭尔的人更是难以寻觅,就如他回忆的那样:

“哈佛的怀德纳图书馆可以说是美国最好的大学图书馆,不仅收藏十分丰富(甚至藏有托洛茨基档案) ,而且借阅十分方便。当时我们访问学者只要办一张书卡就可以自由出入哈佛图书馆的书库,而且还有阅读座位,书读完了就放在桌子上,自会有人收拾整理。我就是在那里读到克尔凯郭尔的几本主要著作以及西方学者有关的论著。我利用哈佛图书馆的丰富馆藏接触了克尔凯郭尔的思想,开始对这位哲学家有所了解,并引起我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可是哈佛并不是研究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的合适的地方,因为那时哈佛并不重视欧洲大陆哲学。只感到很难找到什么人可以请教和交流,这样也使得理解的水平难以提高。不过现在想起来也很后悔当时没有充分利用哈佛哲学系的优势,像罗尔斯那样重要的哲学家,我并没有跟他深谈过,感到十分遗憾。

克尔凯郭尔的著作是用丹麦文写的,由于我不懂丹麦文,只能阅读英译本,我尽可能购买了他的英译本带回国内,准备收集材料写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