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绿色GDP度量理论与模型研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内涵

中国绿色GDP度量理论与模型研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内涵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对人类这个主体来说,资源和环境是有价值的。资源和环境具有价值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用性是其具有价值的内在依据,稀缺性以及产权的垄断性则是其具有价值的外在依据。

中国绿色GDP度量理论与模型研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内涵

从本质上说,价值属于哲学范畴,从哲学角度来说,价值是指客体与主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主体有某种需要,而客体能够满足这种需求,那么,对主体而言,这个客体就是有价值的,满足主体的需要即为客体价值的实现。因此,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

3.5.1.1 从价值哲学视角来研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内涵

就资源和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而言,资源和环境是客体,人类是主体,资源和环境具有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功效。资源和环境的这种功效既可以从生产过程来获取,也可以直接从消费过程中产生。因此,对人类这个主体来说,资源和环境是有价值的。

3.5.1.2 从环境哲学视角来研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内涵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资源和环境概念本身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概念反映了自然对人类的直接有用性,而环境概念则反映人类居于其间的庞大的自然体系。环境哲学主张改变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以地球生物圈支持系统的健康与完善为参照系,来评价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不仅能给人类带来收益,而且是污染物的受纳体,通过净化、再生,不断地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生活和生产场所。资源和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而且接纳人类无节制的废弃物排放。这就意味着,资源和环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具有生态价值。

3.5.1.3 从资源和环境的稀缺性角度来研究其价值内涵(www.daowen.com)

从理论上讲,稀缺性可分为物质稀缺性和经济稀缺性。所谓物质性稀缺性,是指自然资源绝对数量短缺,环境恶化,不能满足人类进一步的需要。而经济稀缺性则是指自然资源的绝对量并不少,可以满足人类进一步的需要,但必须投入生产成本才能获得并且投入某一数量的单位生产成本所获得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供不应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大,资源和环境的稀缺性日益凸显,因此,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力、财力和人力也越来越多。由此可知,资源和环境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其价值越来越大。

3.5.1.4 从资源和环境的产权角度来研究其价值内涵

从产权理论上来讲,资源和环境的所有权具有垄断性,从而决定了资源和环境的有益性,因此,它是有价值的。

以上内容从功效论、财富论、稀缺性和产权理论的角度,说明了资源和环境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取决于它们的有用性、可获利性、稀缺性以及产权的垄断性。资源和环境具有价值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用性是其具有价值的内在依据,稀缺性以及产权的垄断性则是其具有价值的外在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