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津正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的长江(扬子江)下游地区,面朝东海发育着广阔的海岸平原,以长江为界,北侧地区被称为苏北平原,南侧地区被称为江南三角洲。这一带的海岸平原和三角洲,被认为是受到长江和曾经流经苏北平原北部的黄河等河道变迁带来的沉积作用,以及第四纪末期海平面变化的强烈影响而发育形成。尤其是长江右岸的江南三角洲,地势平坦,以太湖为代表的众多湖泊星罗棋布。关于三角洲的发育和湖泊的形成,长久以来已有很多讨论。
此外,江南三角洲早在6000年前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吴,1985),之后便作为一个富饶生活的舞台,人类的生产活动十分活跃。尤其是进入历史时期以后,由于纵横交错的运河网的建设,该地区活跃的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苏州、无锡、常熟等中心城市兴起,与此同时,市与镇作为各地经济活动的据点也开始形成和发展。
“镇”这一称呼,来源于北魏时期设置的“军镇”或北宋初期设置的“监镇”,而作为经济据点的“镇”被认为出现在隋代,宋代地方志中已可见“镇”的记载(江苏省小城镇研究会编,1987年)。
图1 调查地域概况图
等高线数值单位:米
照片1 江南三角洲水乡景观(吴县斜塘附近)
江南三角洲的市和镇大多形成于明代以后,其大部分起源自乡村草市或集市,并且是以苏州、湖州一带的蚕桑业、自太仓到嘉定、松江一带的棉业等为背景而兴起的(江苏省小城镇研究会编,1987年)。
江南三角洲这些市镇兴起的背景,与这一地区的自然条件,特别是土地条件的差异密切相关,而土地条件的差异又与该地区的地貌形成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本章为了阐明江南三角洲中市镇分布的背景,将探讨该地区的地貌形成,并对该地区的地貌形成以及地貌、地质特征和市镇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若干考察。
关于江南三角洲的地貌形成,本章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照片判读和实地调查等手段,力图厘清该地区地貌和地质的特点,并对该地区的地貌形成过程这一老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另外,关于与市镇分布的关系,将针对江南三角洲原苏州府及松江府地区,重点探讨其地貌环境与明代及清代初期市镇分布的关系。
照片2 冈身地带的微高地(嘉定县嘉定附近)
一、 关于江南三角洲形成的前人研究
江南三角洲是一片东西长约200千米,南北宽约150千米的广阔低地。低地的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米以下,以太湖、淀山湖为代表的诸多湖泊分布其间。在太湖的东侧和南侧地区,广泛分布着海拔1—2米的土地,从整体上来看,形成了低地中部略低于周围的盆地状的地貌。
关于这片三角洲的地貌和地质,迄今已有许多研究,而关于其地貌形成过程,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解释,但仍留有很多探讨的余地。另外,该地区存在着全新世海侵最盛期形成的大规模砂堤(冈身)和贝壳堤,这些砂堤和贝壳堤在该地区的地貌发育中具有怎样的意义?全新世的环境变化对该地区的地貌形成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也都有探究的必要。
关于江南三角洲的地貌及其形成过程,陈吉余等人(1959)认为,冰后期海侵伴生的海湾形成以后,大体沿着现在的长江南岸及杭州湾北岸形成了大规模的沙洲,太湖一带因此逐渐变成泻湖,而随着该泻湖的成陆,江南三角洲最终形成。这一观点自发表以来,就被广泛接受。该论文通过对低地微地貌的研究,指出自长江右岸镇江附近到上海市西部,乃至杭州湾北岸,可见海拔达5—8m的砂质微高地的存在,认为这是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的沙洲。
而且,从一些地点的钻孔样本中,亦可辨认出海湾时代的沉积物、泻湖及河流沉积物。此外,在太湖以东震泽附近,地表下约5m处发现了海湾时代的牡蛎礁,由此可知,该地区经过了海湾—泻湖—沼泽地(和海洋完全隔离的湖泊所分布地区)的演变过程。另外,根据历史资料以及长江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的分析,可知大约2000年前的海岸线,位于苏州市以东太仓至杭州湾沿岸的漕泾一线,其延长段,进入杭州湾后延伸至玉盘山,继而西折以至澉浦。沿着当时的海岸线,也可见有断断续续的贝壳堤存在。
与之相对,随着史前遗址相关研究的推进,冰后期海侵以及其后的泻湖时代,本应在海湾底或泻湖底的地方,也发现有史前遗迹的存在(尹焕章、张正祥,1962年)。魏嵩山(1979)认为,即便是冰后期海侵时期,该地区也没有成为海湾或泻湖,约6000年前的海岸线应位于始自上海市西部,沿北北西—南南东方向延伸,含有贝壳堤的冈身地带(砂堆)。
另外,陈月秋(1986)基于考古学的证据,也认为太湖和冈身之间的地区并未受到冰后期海侵的影响,这一带广布着大片陆地,太湖应是构造湖,而非泻湖。此外,吴维棠(1983)根据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分布,同样认为7000—6000年前,杭州湾北岸的太湖以南地区存在着大片陆地。
然而,与以上结论相对,潘凤英(1985)和竹淑贞(1986)等人,基于对太湖地区沉积物中海相化石和沉积物层相的研究,判定全新世时期太湖及其周边的沉积环境为滨海泻湖相及浅海相(但未能得到沉积物的绝对年代),认为该地区在全新世时期受到了海侵的影响。此外,孙顺才等(1987)在研究中将太湖周边及杭州湾北岸的低地区分为湖积平原、湖荡平原、海积平原,暗示了冰后期海侵的影响。严钦尚(1987)等及Lin等(1989)也认为杭州湾北岸的大部分地区,即从长江河口附近到杭州湾北岸的广阔范围内,遍布着浅海或海湾。
另外,杨怀仁等(1885)对江南三角洲内各考古遗址海拔高度进行了统计处理,得出最低居住高度变化曲线,并将之解读为海平面变化曲线,讨论了海侵、海退与地貌变化的关系,以及太湖周边地区水域的盈缩情况。但是,将遗址分布高度视作海平面的变化,毕竟只是一种间接方法,仍有诸多可商榷之处。
如上所述,关于该地区的地貌形成过程,诸多观点呈错综状态。为廓清这种状况,不仅要对沉积相和沉积环境进行考察,还有必要在沉积物的对比、沉积时期的确定、地形面的判定、区分及形成时期的确定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 江南三角洲的地貌
江南三角洲的地貌,结合卫星照片的判读和实地调查的结果,可大致分为4个小区:(1) 自北部镇江到常州、无锡一带,海拔偏高,浅谷发育的地区;(2) 江南三角洲中部,太湖及其东侧诸多湖沼群分布的地区;(3) 没有明显的水系网,被小规模的树枝状谷底切割,高而干燥的南部地区;(4) 江南三角洲北部至东部,长江右岸砂堆发育的地区。
其中北部地区,根据陈吉余等(1959)、单树模等(1979)的研究,大部分可区分为泻湖相沉积平原或古泻湖相沉积地区,即认为这是一片在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存在着广阔泻湖的地区。然而,从卫星照片的判读及实地调查的结果来看,该地区与周边相比,并未表现出平缓且低湿的地貌,而是清楚地呈现出海拔较高地势平坦的地形面与切割其上的浅谷所组合而成的地貌。
图2 江南三角洲的地貌
依据谭其骧《历史时代的海岸线》(1973)
本节将被切割的平坦地形面称为上位面,将切割上位面而形成的浅谷状地形面称为下位面,以作区分。上位面和下位面相对高度差为1—2米左右。多数情况下,下位面由湖面或是河面以下1米以内的低湿土地形成。上位面及下位面的平面分布状态,与洪积台地及切割其上的浅谷的平面形态极为相似,镇江市与常州市之间的地区,除发育着广阔的谷底外,大部分在平面上呈现为宽不到1—2千米的树枝状形态(图3)。
与之相对,江南三角洲中部的湖沼分布地区,可分为太湖占面积大部的西半部和有诸多湖沼群的东半部。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东西长68.5千米,南北宽34千米,面积2427.8平方千米(岛屿以外水域面积2338.1平方千米)。湖岸线总长达405千米,平均水深1.89米,最大水深2.6米。湖岸北部及东部分布有丘陵,湖岸线参差不齐,而西部及南部发育有大规模的滩脊,形成平滑的圆弧状湖岸线。在东半部地区,围绕苏州市的南北以及东侧,分布着阳澄湖、澄湖和淀山湖等湖泊,附近海拔高度仅1—2m。各湖沼的水深与太湖一样极浅,其大多数因运河贯通其中而连成一体。
另一方面,面朝杭州湾的上海市西南部至嘉兴市,乃至浙江省东南部一带,由海拔3米以上的平坦台地和切割其上的谷底平原状地貌构成,特征非常明显。台地与低地间的相对高差达3—5米,构成台地的沉积物由黄褐色的淤泥质堆积物组成。而且,在该地区的卫星照片中,未能看到清晰的自然水路,而以各城市为中心呈放射状展开的人工水路(运河)显著发达。
江南三角洲东北部至东部的长江沿线地区,形成了海拔2—5米左右的低平地貌,表层的沉积物一般由暗褐色的砂质淤泥或淤泥质粉砂构成。从福山开始,经太仓、嘉定、马桥,至杭州湾岸边漕泾一线构成了本地区的西缘,在这一带分布着比周围高出数米的带状微高地,自北宋时代郏亶的《水利书》及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以来便已受人关注(谭其骧,1973)。
这些呈带状分布的微高地被称为冈身,由于解放后大规模的耕地整理而几乎消失殆尽。现在仅太仓县南郊附近及上海市徐泾附近等地,可辨认出相对高差3—5米的微高地,由混有贝壳化石的沉积物构成。位于冈身地带的支塘、嘉定和南翔一线以东的地区为棉作地带,与西侧的水田地带在土地利用上形成鲜明的对照。而且,在冈身地带以东上海市东部的下水道工程施工现场,地表下7—8米附近,可观察到广泛分布着混有贝壳化石的灰色中细砂。
图3 常州、无锡附近的地貌
照片3 太湖西岸山麓的村落(宜兴县洑东附近)
照片5 洪积台地烧瓦用粘土的采掘(无锡县石塘渡附近)
三、 江南三角洲的沉积物
江南三角洲的沉积物主要由砂、淤泥和黏土构成,它们的分布和层序等也因地而有差异。
江南三角洲东部自长江右岸最下游至上海市南部临杭州湾一带,地表附近发育有厚达10米的相对较厚砂层。位于上海市面粉厂的钻孔结果表明,这部分砂层由青灰色的细砂组成,与西部冈身地带的表层沉积物具有连续性。该砂层的下方,堆积有混砂黏土或淤泥层。其中都包含有海栖或半咸水栖生物的化石(王靖泰等,1981),据此可推知当时的沉积环境为浅海或是离海岸较近的水域。
这部分沉积物的更下一层堆积有暗绿色的亚黏土(淤泥质黏土)层。该亚黏土层的深度,上海附近的为地表下20—25米,嘉定、海安附近的在地表下10米上下。该亚黏土层中有禾本科一柏科(Cupressaceae)—栎(Quercus)—蒿属(Artemisia)植物群落的花粉检出,并含有冷杉、落叶松等指示寒冷气候的花粉(王靖泰等,1981)。而且,这部分沉积物中不包含有孔虫等海相生物,因此可推定该亚黏土层是更新世晚期大理冰期(末次冰期)的沉积物。再者,覆盖其上的沉积物中,有孔虫富集,并含有介形虫等生物,故被认为是在滨海、浅海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冰后期沉积物,据此可推断这部分沉积物所覆盖的暗绿色亚黏土层顶面,正是更新统与全新统的界线之所在(王靖泰等,1981)。此外,沿长江、吴淞江等河道地带,暗绿色亚黏土层经常缺失而埋藏谷发育,谷中填充有由砂、砂砾组成的冲积层。
但是,在位于上海市西部的松江附近,淤泥及砂质淤泥层一直沉积至地表下10米附近,其下则分布着黄土层(孙顺才等,1988)。该黄土层在冲积层的正下方发育,分布深度在西半部地区较浅,在东半部地区较深,因此可以取上海市附近发现的暗绿色亚黏土层与该黄土层进行对比(图4)。
另外,随着钻孔试验在太湖周边一些地点的展开,沉积物的层序也逐渐明晰起来(潘凤英等,1985;孙顺才等,1987;孙顺才等,1988)。其中,位于太湖东岸苏州渡村825的钻孔中,自地表4米以下处,分布着厚约4米的黄土层,该黄土层上覆盖着被认为是泻湖沉积物的淤泥层。而黄土层的下面,沉积有砂质淤泥、淤泥和含砾淤泥层。另根据孙顺才等人(1987)的研究,位于太湖以北的无锡方桥,地表有黄土出露,其下沉积着砂质淤泥和淤泥层,太湖西岸的宜兴大浦口处也沉积有砂质淤泥和淤泥层,可见地表下约8米处附近的沉积层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
如上所述,该地区的大部分区域中,黄土层分布于一个相对较浅的位置,位于太湖以北无锡方桥地表有黄土出露,证明前述江南三角洲北部的上位面形成于黄土堆积以前,也就是说,这一地形面并非是全新世长江三角洲的沉积面,而应是末次冰期最盛期低海平面期以前形成的洪积台地面。
另一方面,太湖与杭州湾之间的嘉兴及其周边地区,台地的部分表层由淡黄褐色淤泥质沉积物构成,由此可推断该地区大部分地方的黄土,与太湖北岸地区相同,也正是出露地表的洪积台地。
照片6 上海市东部下水道工事现场所见砂质堆积物
但是,在太湖周边,黄土层上堆积有厚达数米的冲积层,松江附近青浦县的金泽,地表下约1.5米附近有泥炭层,3米附近为含有牡蛎的贝壳层,这两层楔入一直堆积至地表下4米的黏土层,再往下是被推定为黄土层的硬黏土层。硬黏土层的正上方可见有直立的铁竹笋(高师小僧),根据此处的层序,可知该地区在海水流入覆盖黄土层沉积面而形成泻湖、沼泽地带后,基于海水与淡水的交互作用,有铁竹笋形成。随后,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入侵,形成贝壳层,之后泥炭层发育,随着泥砂的堆积,最终形成现在的地表(尚思棣等,1974)。
综合以上讨论可知,江南三角洲的地貌,基本可以分为沿长江有较厚砂质沉积物堆积的地区,和地表附近有黄土层堆积的地区,后者可进一步细分为地表有黄土露出的台地状地形面和覆盖着较薄的泥质沉积物的低湿地带,而以太湖为代表的湖沼群便是后者较低处被水淹没而形成的。另外,该地区也有末次冰期最低海平面期形成埋藏谷地带,这一带堆积有较厚的冲积层。
图4 江南三角洲模式柱状图
1) 徐馨、朱明伦(1984) 2) 孙顺才(1987)
3) 孙顺才(1988) 4) 王靖泰(1981)
图5 江南三角洲14C年代测定值
四、 沉积物的年代与文化遗址的分布
关于本地区沉积物的年代,迄今已有若干碳14年代测定值(表1)。将这些碳14年代测定值标绘于地图,多集中于太湖以东湖群分布区的边缘地带(图5)。这些探测点的地表下1—3米处附近有发育良好的泥炭层,年代测定值多显示为6000—4000年前。另位于太湖西北的金坛县等地,在地表下1—3米附近,亦有测定年代为6000年前的泥炭层发育,综合观之,当时江南三角洲各地泥炭的形成情况便逐渐明朗起来。而且,将此期太湖东侧湖沼地带泥炭的形成过程与下文将讨论的遗址分布情况结合考虑,认为当时该地为广阔泻湖,或是海湾在全新世中期延伸扩大的观点就基本可以被否定了。
表1 江南三角洲14C年代测定值一览表
(本表仅收测定值为距今2万年以内的记录。)
另一方面,与湖沼地带东部相邻接的冈身地带中已知有贝壳堤被发现,现已得知构成上海市西郊贝壳堤的贝壳化石年代为5680±180yrBP。而且,位于冈身西侧的上海市青浦县练塘公社地表下3米处发现壳长达20厘米的牡蛎壳,其年代也在5875±185yrBP,几乎为同一时期。据此可推断6000—5500年前,从冈身开始内陆一侧的地区也广布着适合牡蛎生长的水域。该时段及空间范围,与前述泥炭的形成时期及分布地区正相重合,但在这里其实并不矛盾,三角洲前缘部与泻湖边缘部等地带就是这种泥炭地与半咸水水域互相交织的环境,沼泽地带分布着大规模的湖泊,湖泊连成一体海水便可以一直进入到内地,试着参考一下苏州市和上海市青浦县的景观,便足以想象当时的景象。另外,关于东侧砂堤的年代,也已研究得知位于上海市北部的为1800yrBP,位于上海市南部柘林的为4200±150yBP(王靖泰、王品先,1980)。
此外,孙顺才等人(1987)的研究表明,太湖西岸宜兴大浦口地表下约10米处的年代值为22302±656yrBP,无锡梁溪桥22米深处为21340±465rBP,苏州渡825孔地表下24米处为24005±845yrBP。前述被黄土层覆盖的地层为更新统,此处的年代数据虽然与之相合,但各地点进行年代测定时所预判的参考沉积环境为浅海或是三角洲,而实测所得年代为海平面相对较低的更新世末期,两相抵牾,故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该区域内还分布有众多的史前遗址。尹焕章、张正祥(1962),魏嵩山(1973)等人从考古学的观点出发,指出太湖周边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成陆。陈月秋(1986)在探究太湖的成因时,基于草鞋山等遗址在文化上具有连续性等证据,认为太湖与冈身地带之间的区域并未受到距今6000年前以降的海侵影响。但是,此处论证所依据的遗址大多位于湖沼地带边缘部微高地之上,附近泥炭地的发现也表明该地区与其说是陆地,倒不如说是处于湿地或是沼泽地的环境。因此,认为太湖与冈身地带之间的湖沼地带在全新世中期以降便全面成陆的观点,尚存疑窦。
另外,位于江南三角洲南部的嘉兴附近,分布有约7000年前的吴家浜、乌镇、马家浜、罗家角和彭城等遗址,此外,还有6000年前上海市青浦县的崧泽遗址,吴维棠(1983)据此推断太湖与杭州湾之间的区域在全新世中期存在着陆地。本章认为嘉兴市附近为中心的区域分布着洪积台地,此观点也与之相符合,虽然陆地范围大小仍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但大体而言,应是一种正确的解释。
五、 关于地貌变化的考察
迄今为止关于江南三角洲的多数考察,都是将构成三角洲大部的低地面作为冲积面来处理。但是,本章的研究表明,这片低地的地貌,在西北部以常州、无锡附近为中心的区域,根据相对高差为1—2米的小岸,可区分为上位面和下位面,另外,在太湖与杭州湾之间以嘉兴为中心的区域也发育有被认为是洪积台地的台地状地形。
从该地区的沉积物来看,西北部常州、无锡附近地表处有黄土出露,据此可推断上位面是被黄土所覆盖的地形面。而南部地区的台地状地形中,最上层主要由无层理的黄褐色淤泥层构成,该沉积物可与西北部地区上位面覆盖着的黄土进行对比。
图6 江南三角洲70005000年前的遗迹分布
据吴维棠(1983)、陈月秋(1986)
照片7 福泉山遗迹全景(青浦县重固乡)
照片8 福泉山遗迹碑文(青浦县重固乡)
关于黄土层的形成时间,因层中含有冷杉、落叶松等指示寒冷气候的植物花粉,故推定为末次冰期时期(王靖泰等,1981)。根据这些证据,可认为在常州、无锡附近展开的上位面与嘉兴附近的台地面,同为更新世期间形成的洪积台地,但是两者的形成时期是否相同,具体是什么年代等方面依然并不明了。而且,两者与切割其上的冲击面之间的相对高差,在南部的台地地区更大,这是由于原本地形面的高度便有差异,还是因为地壳变动的影响所致,尚无定论。
与以上洪积台地广为分布的区域相对,太湖以东广阔的湖沼地区则以冲击面为主,地面的海拔高度亦较低。然而在这些地区,冲积层一般较薄,埋藏谷以外地区,地表下5—10米处分布有黄土层。
冲积层中,已知在上海市西部青浦县金泽和太湖南岸震泽镇附近等地,地表下3—5米处有贝壳层发育,青浦县练塘公社处获得的贝壳化石,碳14年代测定值显示为约5800年前。魏嵩山(1973)认为,虽然已有研究相信此地的贝壳化石系潮汐搬运而来,但是考虑到贝壳化石一般为冰后期海侵高海平面时的堆积产物,而当时直面大洋的海岸线在下文将提到的冈身地带附近,贝壳化石的分布地点居于远离海岸线的内陆地区,所以这些贝壳化石应当就是当地的产物。顺着这一思路,此地贝壳层形成时,湖沼地区及太湖沿岸地区也是一片受海水入侵的水域,并可见泥炭的发育,由此,可推断当时冈身内侧的区域,亦呈现为如前所述陆地和水域相交织的环境。(www.daowen.com)
另一方面,在江南三角洲东北部自西北向东南绵延的冈身地带,位于上海市西部的一段,亦确知有贝壳层的存在(王靖泰、汪品先,1980)。其出土地点海拔高度为+4米,碳14年代测定值为5680±180yrBP。因此,如迄今为止多数研究所言,该冈身地带的位置大致相当于过去的海岸线,它的形成时期,据贝壳化石年代测定所示,为6000—5000年前,想来是妥当的。再者,根据本章的研究亦可推断台地的存在对冈身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详述之,从冈身的分布来看,冈身是以连接洪积台地东北端和东南端的形式发育而成,究其原因,伸入台地的入海口前有砂洲形成,堵住了入海口,冈身就是以这种湾口砂嘴的形式发育而成。而这一时期的海岸线,进一步延伸至杭州湾中,一直到达位王盘山附近(魏,1973)。
图7 江南三角洲地质断面图
图8 江南三角洲古地理的变迁
1. 山地·丘陵 2. 台地 3. 泛滥平原·三角洲 4. 泥炭地 5. 砂洲·砂嘴
6. 砂堤列平原 7. 浅水域 8. 水域
长江沿江的湖沼地区与太湖湖岸地区,明显发育有末次冰期最盛期低海平面时期形成的埋藏谷,而且其支谷经过湖沼地带向太湖湖底延伸,可以想见冰后期的海侵就是沿着这些谷底进入内陆地区。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江南三角洲中部的洪积台地地面高度和海平面高度相差不大,以此为中心,在谷底两侧延伸的台地较低部分为一片开阔水域,但并未形成大规模的海湾或是泻湖。直到距今约6000—5500年前,冈身发育,内陆地区逐渐沼泽化、泥沼化(图8)。可以想象,此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冲积区域内略微高亢干燥的地带与洪积台地之上,出现了史前文化遗址。
冈身地带的砂质微高地与内陆地区的泥炭地形成以后,伴随着长江所携泥砂的沉积,在冈身外侧(东北侧),砂质沉积物进一步堆积,从而不断形成由砂堤列构成的平原地貌。此时的海岸线在史料中已有记载,图2中历史时期海岸线的位置便采用了谭其骧(1973)的文献研究成果。
另外,该地区还存在着由于长江干流而形成的埋藏谷,其冲积层底部与内陆地区的相比要深很多。
下面对前述江南三角洲地貌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作一梳理总结。
构成江南三角洲低地的地形面,可分为三大部分:以低地西北部和太湖北岸的常州及无锡附近为北端、低地南部的太湖与杭州湾之间为南端的广阔洪积台地;太湖周边及其东侧的湖沼地带;延展于长江沿岸的冲积低地。
洪积台地的地表有黄土堆积,黄土的形成被认为在更新世最末期的末次冰期最盛期,因此,洪积台地的形成可追溯到此期以前。在长江沿岸地区和江南三角洲中部至东部一带,洪积台地被末次冰期最低海平面时期河流向下侵蚀而形成的埋藏谷切割。
其后伴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此处的河谷又逐渐被新的沉积物(冲积层)堆积填埋。太湖地区及湖沼地区的大部分地方是仅比洪积台地地面稍低的凹陷地,这些地方成为水域的时间被推定为约6000年前,当时因为冰后期的海侵,海水达到了现代海平面的高度。也正是在此期,连接台地东端的砂洲(冈身)发育形成。随着水域的扩大,牡蛎等开始繁殖,同时,沼泽地化、泥炭地化也带动了类似于现代湖沼地带景观的出现,即水域与泥炭地呈马赛克状分布的地貌形态。
其后,随着长江来沙的沉积,砂质沉积物在冈身地带的大海一侧不断堆积,承载现代上海市大部分地区的冲积地面(砂堤列平原)就此形成。
六、 市镇的分布与地形环境
正如上文所阐述的,江南三角洲的地貌不能整体以单一的地貌类型而作区分,而是应该分为形成时期、形成环境不同的若干地貌类型。从该地区的地貌来看,尤以以下几个地区极富特色,一是从太湖周边吴县、吴江县到上海市西部青浦县一带分布有众多湖沼群的低湿地区,一是沿太仓、嘉定、松江、漕泾一线的冈身地带,以及东部长江沿岸的砂堆(砂堤列平原)地区。而且,湖沼群分布地区以北的常熟至无锡、常州一带,及其南侧的嘉兴周边至杭州湾沿岸一带发育有洪积台地,也呈现出与前两者截然不同的地貌环境。
为了探讨该地区市镇的分布状况,试以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市镇广为分布的苏州府及松江府为对象,绘制市镇的分布图(图9)。该分布图的绘制是基于现代的地图及战前制成的5万分之1地形图,逐一确认樊树志(1990)整理的各府县市及镇的位置,并标绘于地图之上。另外,这些市镇中,有一些现已不存,或是名称改变,所以无法确认位置。图9中将无法确认位置的市镇数量标注于县名下的括号内。
照片9 湖沼地带市镇景观(青浦县朱家角镇)
图9 明代正德年间苏州府、松江府的市镇分布
(括号内为位置不详的市镇数)
此外,除探讨明代市镇的分布状况之外,为了进一步考察明代至清代初期市镇分布的变化,以洪焕椿编(1988)明清苏州府各县市镇统计表为基础,加之以樊统计的数据,整理出明代至清乾隆年间(1736—1795)苏州府及松江府内各县市镇的数量变化。因为不同时代县的划分不同,或是县域有所变化,故难以对这些数值进行严密的讨论,但可以大体掌握各县各时期市镇数量的变化趋势。
根据图9明代正德时期的市镇分布图,可知除了现在上海市东南部长江河口一带,当时市镇已在江南三角洲内广泛分布。但就分布密度而言,该地区的市镇分布却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具有若干地域性。分布密度较高的有嘉定县西部、太仓县、昆山县东南部等地,与之相对,位于砂堤地的长江沿岸地区和吴江县、长洲县东部、松江府华亭县西部等地,分布密度偏低,而常熟县与东南部的松江府等地介于二者之间。
这种市镇的分布状况,较好地对应了前述该地区地貌的地域性特征。详述之,以市镇分布密度较高的嘉定县、太仓县为中心的地区,基本位于冈身地带,很早便开始积极从事棉作业(樊,1990)。与之相对,分布密度较低的吴江县、长洲县东部、华亭县西部等地,地处湖沼群分布的低湿沼泽地带,尤其是阳澄湖、澄湖、淀山湖等湖泊所分布的地区,市镇的分布密度更低。
另外,分布密度居中的地区,位于西北部及南部的洪积台地和东南部的广阔砂堤地地带。
这种市镇分布状况的地域性差异与地形条件之间的关系,反映出各地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差异,于是分析、考察市镇的分布及经济活动,与包含地形条件在内的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成为一个大的课题。不难想见,冈身和砂堤地区活跃的植棉业对市镇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而众多湖沼分布且极为低湿的地形条件对于以农业为首的经济活动来说非常不利。这些问题以后有机会再作详细探讨。
另一方面,如果按照市镇发展的时代来看其变化,根据表2可分为以下几种变化类型:以明代正德时期为基准直到清代(乾隆年间)(1) 市镇数量在明代显著增加的县(常熟、吴江);(2) 市镇数量在明代—清代显著增加的县(长洲、华亭、上海);(3) 市镇数量在明代—清代稍有增加的县(嘉定、昆山);(4) 市镇数量在明代—清代近乎没有变化的县(吴县、太仓)。
照片10 砂堤地的棉花田(嘉定县外冈附近)
表2 明代、清代前期苏州府、松江府的市镇数变化
市镇数根据樊树志(1990)及洪焕椿编(1988),括号内为洪的数字。
在发生以上变化的各县之中,作为在明代市镇数量显著增加的县,常熟县的大部分地区都位于广阔的洪积台地上,而吴江县地跨北部中部的湖沼群分布地和南部的台地。两者县域都占有部分洪积台地,这是其共通之处,但是吴江县内明代新兴的市镇中也有很多未必坐落在台地上的,如芦墟镇和八斥市等,因而难以认定市镇的增加与台地的存在等因素有很大关联。另外(2) 明代至清代市镇数量显著增加的县中,华亭县地跨湖沼群分布的低湿地区与南部的台地地区,上海县居于砂堆之上,而与此相对长洲县几乎全境都处在低湿地,这些县亦未见在整体上共有明确的地貌特点。再者(3) 及(4) 中的各县,也没有共同的特点,故不能单纯地对应地貌来考虑。
但是结合前述市镇的分布密度来看,市镇的形成、发展与明代正德时期市镇分布密度之间存在着十分有趣的关系。首先来看(3) 及(4) 中明代至清代市镇增加不多的县,和市镇近乎没有增长的县,这其中包括嘉定、太仓等市镇分布密度较高的县,此外,从分布图可看出吴县的市镇分布密度也偏高。与之相对,(1) 及(2) 中增加显著的县,大多包括吴江县、常熟县、华亭县、上海县等分布密度较低或是居中的县。
以上事实表明,明代及明代至清代市镇数量的增加与明代(正德时期)以前市镇的存在状况密切相关,已有众多市镇分布的地区,此后市镇数量的增长不太显著,而原本市镇分布较少的地区,此后市镇的发展十分活跃。如前所述,明代(正德时期)市镇的分布,反映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又反映出土地条件的差异,所以与之相关的明代至清代市镇的形成、发展,亦能反映该地区的土地条件。
结语
本章立足于前人关于江南三角洲地貌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卫星照片判读和实地地貌考察,明确了该地区地貌的地域性特点,同时探讨了其形成过程。此外,本章对该地区地貌环境的地域性特点和市镇分布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一些讨论。其结果表明该地区市镇的分布及其形成、发展反映了地貌环境的地域性差异。如果能进一步掌握明代及清代各时期市镇的分布状况,应该可以更加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而且,为了深究其因果关系,也有必要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作为其背景的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加以分析和探讨。在这些方面本章皆未能进行充分的考察,有待今后的研究。
参考文献
江苏省小城镇研究会编:《小城镇干部必读》,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43页。
陈吉余、虞志英、恽才兴:《长江三角洲的地貌发育》,《地理学报》第25卷第3期,1959年,第201—220页。
陈月秋:《太湖成因的新认识》,《地理学报》第41卷第1期,1986年,第23—31页。
潘凤英、石尚群、邱淑彰、孙世英:《全新世以来苏南地区的海侵和古地理演变》,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中国海洋学会编:《中国第四纪海岸线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海洋出版社,1985年,第162—170页。
洪焕椿编:《明清苏州农村经济资料》,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52页。
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34页。
尚思棣、苏浚功、施文斌编:《上海地理浅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孙顺才、伍贻苑、董本风:《太湖地形及现代沉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集刊》第4号,1987年,第1—16页。
孙顺才、伍贻苑、董本风:《太湖平原地区湖泊分布及成因》,吴三保编:《太湖流域水土资源及农业发展远景研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988年,第45—59页。
谭其骧:《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开发过程》,《考古》1973年第1期。又收于谭其骧:《长水集(下)》,1987年,第160—178页。
王靖泰、郭蓄民、许世远、李萍、李从先:《全新世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地质学报》1981年第1期,第67—81页。
王靖泰、汪品先(1980):《中国东部晚更新世以来海面升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地理学报》第35卷第4期,1980年,第229—311页。
魏嵩山:《太湖水系的历史变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2期,第58—64页。
吴维棠:《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杭州湾两岸的全新世古地理》,《地理学报》第38卷第2期,1983年,第113—126页。
严钦尚、黄山:《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沉积环境的演变》,《地理学报》第42卷第1期,1987年,第1—15页。
杨怀仁、谢志仁、杨达源:《全新世海平面变化与太湖的形成和演变》,《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第2集,地质出版社,1985年,第49—64页。
尹焕章、张正祥:《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考古》1962年第3期。
竹淑贞、吕全荣、奚建国:《长江口全新世沉积区及其沉积层序》,《中国第四纪研究》第7卷,1986年,第18—29页。
Jingxing Lin, Shanlin Zhang, Jinbo Qiu, Biaoyun Wu, Huanzhong Huang, Huizhen Huang, Jianguo Xi, Baogen Tang, Zuren Cai, Yubao He(1989),Quaternary Marin Transgressions and Paleoclimat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Quaternary Research, 32, pp. 296—306.
配图翻译:
图1 调查地区概况图 等高线数值单位为米
图2 江南三角洲的地貌 依据谭其骧《历史时代的海岸线》(1973)
图3 常州、无锡附近的地貌
图4 江南三角洲柱状模式图
(1) 徐馨、朱明伦(1984)(2) 孙顺才等(1987)(3) 孙顺才等(1988)(4) 王靖泰等(1981)
图5 江南三角洲的碳14年代测定值
图6 江南三角洲7000—5000年前的遗迹分布
据吴维棠(1983)、陈月秋(1986)
图7 江南三角洲地质断面图
【黄土/更新统/砂砾/砂/淤泥、黏土/泥炭】
图8 江南三角洲古地理的变迁
图9 明代正德年间苏州府、松江府的市镇分布(括号内为位置不详的市镇数)
照片1 江南三角洲水乡景观(吴县斜塘附近)
照片2 冈身地带的微高地(嘉定县嘉定附近)
照片3 太湖西岸山麓的村落(宜兴县洑东附近)
照片4 湖沼地带的低湿地(青浦县青浦郊外)
照片5 洪积台地烧瓦用粘土的采掘(无锡县石塘渡附近)
照片6 上海市东部下水道工事现场所见砂质堆积物
照片7 福泉山遗址全景(青浦县重固乡)
照片8 福泉山遗址碑文(青浦县重固乡)
照片9 湖沼地带市镇景观(青浦县朱家角镇)
照片10 砂堤地的棉花田(嘉定县外冈附近)
(胡婧 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