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学:德育原则、集体与个别教育结合

教育学:德育原则、集体与个别教育结合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德育原则是德育规律在工作中的具体反映,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正确理解和运用德育原则对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三)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原则集体教育原则是指通过培养集体对学生进行德育,充分发挥集体在集体教育中的作用,并借助集体达到对个别教育的目的。

教育学:德育原则、集体与个别教育结合

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德育原则是德育规律在工作中的具体反映,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正确理解和运用德育原则对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向性与现实性(导向)原则

方向性与现实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目标,同时与客观现实相结合,把德育的方向、目标渗透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之中。思想方向性是指德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为特定社会、特定时代、特定阶级服务的教育。而德育目的和方向的规定,是由一定国家的社会性质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学校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造就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服务。现实性是指德育工作必须考虑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这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思想实际和对现实的反映,不同的地域、经济文化、风俗习惯、道德风尚等,对学生思想认识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德育必须根据校内外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和学生思想认识实际及其变化发展趋势,制定不同的德育具体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德育要求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完成我们的德育任务。

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配合现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任务和重点,执行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以此作为德育工作的主线,贯穿始终。

第二,制定学校的德育目标方向要明确,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符合学生思想和现实社会的实际,把先进性的要求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

第三,要引导学生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实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自己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态度和思想修养结合起来,成为推动学生学习、锻炼和提高思想修养的强大动力。

(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发扬积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依靠和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因势利导,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转化发展,长善救失,实现积极向上的良性循环。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动力是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中的内部矛盾。任何学生身上都存在着能够推动他们自身进步的积极因素,也存在着导致他们后退的消极因素。学生的优点是正确教育和学生自觉努力的结果,是形成新的思想品德的基础,是克服消极因素和抵制不良影响的内在力量。学生的缺点是不良影响的结果,是接受不良影响的基础,是学生进步的障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从发扬优点入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主体的人,他们都希望展示自己的优点而回避缺点。因此在表扬其优点的基础上,点出其不足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想上的矛盾向积极方向转化,也有利于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教师必须全面关心、了解、爱护学生,对学生心理和思想行为健康发展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用全面的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的发展变化,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第二,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能力。

第三,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换为积极因素。要善于在消极因素中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用适当的方式去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寻找教育这个学生的突破口。

(三)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原则

集体教育原则是指通过培养集体对学生进行德育,充分发挥集体在集体教育中的作用,并借助集体达到对个别教育的目的。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最主要的教育手段,就是良好的教师集体和组织完善的统一学生集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学生集体中进行的活动和交往。集体活动是维系集体的纽带,通过集体活动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当然在加强集体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个别教育。实践也充分证明良好的个别教育成果,给人以鼓舞、鞭策,有学习的榜样,使学生有了追求的目标、模仿和比较的对象。

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制定共同接受的奋斗目标。一个为集体成员所共同接受的奋斗目标的意义在于使集体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并能增进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

第二,培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学生干部组织,形成一个集体的核心,带动集体成员按教育者所指出的方向和要求共同前进。这是集体拥有战斗力的前提。

第三,开展健康的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一种维系集体的纽带,开展健康的集体活动能够把集体成员吸引到集体中来,接受集体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教育,增强集体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集体活动是一种有巨大感召力的教育力量,对每个成员的行为具有约束和督促的功能。

第四,形成良好的集体舆论。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良好的集体氛围形成的原因和标志之一。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良好的集体舆论一旦形成,它就会成为无声的命令,成为学生个人和集体发展良好行为、制止不良行为和推动集体每个成员进步的强大力量。

(四)严与爱相结合原则

严与爱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提出严格的要求与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易于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自觉行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出严格要求是由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没有严格的要求,学生就会失去前进的目标与动力。而青少年作为教育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完整的人格和自尊的人,教育者必须了解和利用学生这种心理特征,必须尊重信任学生、爱护学生,才能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才能使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与行动。尊重学生是严格要求的前提和基础,严格要求是尊重学生的目的。

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尊重、信任、爱护学生,这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教育者必须尊重、信任教育对象。

第二,提出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做到既严格又适当,这样才能为学生所接受。

第三,严格要求切忌体罚学生,尊重学生当心偏爱学生。严格要求也不能违背学生的成长规律,防止一严就死。也不能把尊重学生演变为偏护学生,否则就起不到教育的作用,严格要求就会失去作用。

【资料卡片】

难忘的体罚[2]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同样也有威信极高而能使所有学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们镇上呆了3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让大家都服膺于心。

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心底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来,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而我早已是年纪不轻了,奉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起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任凭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得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晚上,又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舞星们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士,真让我心惊肉跳!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只是在故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www.daowen.com)

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站在了老师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就是——”(没说出口的是“请您宽恕”)

“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考试作零分计,而且——”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惊恐得难以自主,连话也说不囫囵了。

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

我们抖抖索索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感受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

“啪”的一声,宣告惩罚开始了,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我尽管自己没有挨揍,眼泪却下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

“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来打我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了?”

几乎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越过办公桌,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红着脸说:“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揍呀!”

怎么?疑惑中,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松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椅子上抽板子:“啪!”哦,原来如此!

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女士任教的几十年中,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五)知行统一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要求德育要在重视道德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道德行为的实际锻炼,以便把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统一起来。知行统一是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评价德育的唯一标准。

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

第一,联系实际,讲清道理。学校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灌输,同时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特别是举出具体生动的事例,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奠定在丰富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基础上,使系统的理论教育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有的放矢。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践中的思想道德问题。通过开展学习活动、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等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并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实践活动中的思想道德问题、锻炼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第三,教育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思想道德基本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和动机,并贯彻到实际的行动中去,做到知行统一。

(六)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原则

该原则是指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使两者有机结合。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正面说理、以理服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掌握基本道德理论,并用正面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自觉地分辨是非、善恶、美丑,提高觉悟。

第二,教育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把耐心说服和必要的纪律约束结合起来。规章制度带有正面引导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性,规定着学生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是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具体化,它对于处于成长阶段而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是培养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手段。

(七)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要求德育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思想状况出发,提出德育要求、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和形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也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只有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从他们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其内部思想矛盾斗争,把社会思想道德灌输到他们头脑当中去,形成思想品德。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研究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各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要研究、掌握这些特点,特别是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特点,从而使德育要求、内容在保持系统一贯的同时,注意其阶段性、针对性。

第二,掌握当代学生新的思想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进行德育。不同的社会时代,学生的思想特点各不相同。即便在同一时代,由于地区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年级和班级的学生也会形成不同的思想特点。

第三,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教育。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学生的经历和主观努力的不同,同一年龄阶段、同一班级的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形成各不相同的个性特点,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者必须具体研究、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以便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地进行德育,做好德育工作,

(八)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要把来自校内外各方面的教育因素和力量,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学生思想品德沿着教育目的的统一方向与要求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教育因素和力量的影响。这些教育因素和力量有时不一致,作用会互相抵消,因而易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只有加强学校对各方面教育因素和力量的控制和调节,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才能确保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按社会主义方向和要求健康成长。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目标明确,认识统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功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各项德育工作。学校根据统一要求教育学生,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做到齐抓共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第二,学校和教师要主动与学生家长、校外社会教育机构及有关方面联系,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构筑起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使这三者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协调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