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倡导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注意学生复杂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要。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二)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新课程改革的任务和具体目标
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第一,转变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适合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四)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借鉴世界主要国家课程改革的经验,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我国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本次课程改革区分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课程采取九年一贯的设置方式,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含写字)、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科目设置多样化,内容要求有层次性,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开设技术类课程,试行学分制管理。
与此同时,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农业技术教育课程,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www.daowen.com)
2.科学制定课程标准,突出学生发展
由于现行的教学大纲存在许多弊端,如目标上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内容上偏难、偏深、偏窄,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灵活性和选择性等。为此,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教育部组织专家通过反复研讨、修改、完善,形成了各科课程标准,取代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课程目标上,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设置具体的课程;在课程内容上,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在课程要求上,课程标准不仅结合知识点明确具体的结果性目标,每个学科都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明确提出一系列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以期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课程标准还对教学过程、教材编写、学习质量评估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果说以往的教学大纲着眼于教师的教,那么课程标准更突出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学。
3.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1)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研制《品德与生活(1~2年级)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3~6年级)课程标准》《思想品德(7~9年级)课程标准》。
(2)各门课程渗透德育。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
(3)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其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能得到充分发展。
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和选拔转向激励、反馈和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注重质的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用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多样化的方式,而不仅仅依靠笔试的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新的评价方式强调可操作性,力求评价指标简明、方法易行,使一线教师容易使用。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
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以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省级人民政府发展和管理本地区教育的权力以及统筹力度,促进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继续完善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在课程开发和管理上,改革过去国家管理课程过于集中的做法,逐步放权,以有效提高课程为当地经济服务的适应性。
【资料卡片】
对课程资源的不理解[6]
王老师:课程资源不就是教材吗?就是教科书、教辅读物、教参、练习册等。
李老师:课程资源就是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教室等支撑课程教学的硬件设施、设备。
田老师:我觉得课程资源不仅包括学校硬件设施,还包括一些软件资源,比如教师、学生、校风校纪等。
马老师:我认为课程资源是个很广泛的概念,一切能用于丰富课程教学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所谓“满眼皆资源、处处是资源”。
朱老师:我比较同意马老师的看法,我认为课程资源就是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等学校、家庭、社区中的资源。
杨老师:我觉得朱老师的看法有点将课程资源泛化,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
上述观点中,你认可哪些观点?你是怎么理解课程资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