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学: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教育学: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评价者总是会有一定的评价准则,游离了课程编制者的目的,评价者很可能会用自己的目的取而代之。而且,严格地说,目的游离评价不是一个完善的模式,因为它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程序。CIPP课程评价模式考虑到影响课程计划的种种因素,可以弥补其他评价模式的不足,相对来说比较全面。

由于课程评价有助于改进课程计划,从而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因而引起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并在实践中开发出各种课程评价的模式。现介绍其中几个常用的评价模式。

(一)目标评价模式

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评价原理可概括为七个步骤或阶段:①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②根据行为和内容来解说每一个目标;③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④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⑤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⑥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⑦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泰勒在这一评价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编制的实践,提出了更引人注目的“课程原理”。可概括为四个步骤或阶段:①确定课程目标;②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③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④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其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其他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目标而展开的。

目标评价模式强调要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并以预先规定和界说的教育目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从而确定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所取得的进步,亦即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找出实际结果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信息反馈作为修订课程计划或更新课程目标的依据。由于这一模式既便于操作又容易见效,所以在很长时间里在课程领域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它只关注预期的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因而也遭到不少人的批评。

(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该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可能是有用的,但不适宜作为评价的准则

该评价模式对目标评价模式的批评是击中要害的。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评价的指向不应该只是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而且更应该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但它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果在评价中把目标搁在一边去寻找各种实际效果,结果很可能顾此失彼,背离评价的主要目的。此外,目的完全“游离”的评价是不存在的。因为评价者总是会有一定的评价准则,游离了课程编制者的目的,评价者很可能会用自己的目的取而代之。而且,严格地说,目的游离评价不是一个完善的模式,因为它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程序。(www.daowen.com)

(三)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CIPP是由背景评价(conten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这几种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略语。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背景评价。要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背景评价强调,首先应根据评价对象的需要对课程目标本身做出判断,看两者是否一致。

第二,输入评价。主要是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

第三,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计划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计划的有效信息。

第四,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它要收集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它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做出解释。

CIPP课程评价模式考虑到影响课程计划的种种因素,可以弥补其他评价模式的不足,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但由于它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难以被一般人所掌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