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一般来说,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越好。如果课程设计得很好,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那课程设计得再好也失去了意义。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使新课程理念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课程实施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安排课程表
课程表是依据课程计划的要求,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和教师的教学时间而制订的学生每天上课内容的表格。内容包括一周内每日上课的科目和次序,每次上课的起止时间和休息时间,班会、课外活动、团队活动时间和自习课时间等。
课程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张好的课程表既能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出发,又能体现出不同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课程表的安排要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要从学校全局着眼,统筹安排好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每门课程,使每门课程都处在能发挥最佳效果的恰当位置,从而实现各门课程功能的协调化、整体化,产生最好的教育效果。
(2)迁移性原则。要充分考虑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质和特点,利用心理学上的迁移规律,促使课程之间产生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3)生理适宜原则。要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使学生的大脑功能和体能处于最佳状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2.分析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个性心理品质等。(www.daowen.com)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有四个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等。
学生的学习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基础因素,即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能结构、心理品质、个性特征等。二是内部因素,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学习经验、掌握的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等。三是外部因素,即学习内容、教师的教学风格、社会传统、时代要求、教育环境等。这三方面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为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可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
教学单元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在对教学单元进行规划时,需要对教学单元中的主要原理、主要概念、技能、态度、诊断性测验和评价等方面加以考虑。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安排的问题。
6.组织教学活动
即按照课程实施计划具体展开教学活动。(详见教学部分)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这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任务或环节,即对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一方面可以向学生反馈其学习情况,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发现自身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利于更好地改进今后的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