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的发展:教育学视角

人的发展:教育学视角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要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就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在多数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发展的速度存在差别,但发展的顺序是不变的。(二)人的发展阶段性规律阶段性是指人的发展中由质变所引起的阶段性特点。其次是不同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性的。人们根据不同方面有不同发展期的现象,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同一年龄人的发展在速度和水平上的各不相同。

人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要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就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一般而言,人的发展规律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人的发展顺序性规律

顺序性是指人的发展按照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进行的特性。在多数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发展的速度存在差别,但发展的顺序是不变的。人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不断的发展过程。如身体的发展是按着“从头部向下肢”(即头尾规律)和“从中心部位向全身的边缘方面”(即近远规律)进行。也就是身体的发展是按照两个顺序进行:一是头部优先发展,然后依次向下,最后是下肢;二是身体的中心轴优先发展,再依次向身体的边缘发展。心理的发展也是有顺序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如感觉先发展,思维后发展;就是思维发展也是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情感是先有喜、惧等一般感情,而后有理智感、道德感等。人的发展顺序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教育教学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低到高级等顺序,扎扎实实逐步推进,既不要急于求成进行“拔苗助长”式的教育,也不要压抑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或者听其自然。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不断地提出高于现有水平又需要学生经过自己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人的发展阶段性规律

阶段性是指人的发展中由质变所引起的阶段性特点。人们根据这些特点的典型性与普遍性,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将其划分出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几个阶段。通常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做量的准备,当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出现质变,进入到后一个阶段。如童年期(六七岁至十一二岁)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就发生质变,进入到少年期,而少年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学生童年期就有明显的不同,其抽象思维已有很大的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做支持。通常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初期的发展,往往划分为六个阶段:乳儿期(一周岁以内),婴儿期(一至三岁),幼儿期(三至六岁),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六七岁至十一二岁),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童年期相当于小学阶段,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青年初期相当于高中阶段。不同年龄段人的发展存在质的差别,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并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如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材方面就应该使用图文并茂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通俗易懂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等,以适应童年期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三)人的发展不均衡性规律

不均衡性是指人的发展不是等速、直线发展的特性。人的发展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身高的发展,一般0~2岁生长很快,到了青春发育期身高又经历生长的加速期,而在其他年龄段生长的速度就比较慢。其次是不同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性的。有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方面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生理方面:神经系统、骨骼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就成熟得比较晚;心理方面:感觉成熟在先,记忆、想象、思维等成熟在后,而情感就成熟得更晚了。人们根据不同方面有不同发展期的现象,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人的发展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进行培养和训练就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可见把握关键期对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对个体进行教育时就必须要把握好其关键期,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训练,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资料卡片】(www.daowen.com)

劳伦兹的研究[7]

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K.Lorenz)通过对小雁、小鸭、小鹅等动物行为的研究,发现它们出生数小时就能跟随自己的母亲,但是如果在刚孵出来的时候就将它们与母亲分开,不久,这些小动物就再也不会跟随自己的母亲了。这表明,小动物认识并跟随母亲的行为不是本能而是后天形成的,并且这种行为的形成还有一个关键的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它跟随母亲的行为就再也不会形成了。但是,如果在关键期将小动物与其他的动物放在一起,不久小动物就会就其他的动物作为自己的母亲而紧紧跟随,甚至还能跟随在关键时期接触的任何移动物体。

(四)人的发展差异性规律

在人的发展中,由于个体的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发挥等的不同,使人与人之间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同一年龄人的发展在速度和水平上的各不相同。有的儿童的身高是在年龄很小的时候长得快,有的则是比较晚的时候长得快;有的人身体强壮,有的体弱;有的在小学时,抽象思维已有很好的发展,有的要到十四五岁才有显著的发展;有的擅长语文,有的擅长数学。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儿童的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有的人兴趣广泛,有的人缺乏兴趣;有的人意志力强,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有的人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有的人智慧早熟,如白居易1岁时就识字,5~6岁就会作诗,王勃6岁善文辞,高斯3岁时会心算等;有的人大器晚成,如李时珍61岁时完成《本草纲目》,齐白石50岁时才成为著名画家,摩尔根60岁才提出基因遗传理论。正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教育工作就必须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促进个体健康的发展。

(五)人的发展互补性规律

互补性反映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指个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或者缺失以后,能够通过其他方面机能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的补偿。如先天的盲人通过听觉、触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来补偿视觉缺失带来的部分不足,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出现心理对生理的调控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人的精神、意志、情绪等对整个机体的发展都能够不同程度地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如音乐疗法就体现了心理机能对一些生理疾病的调控作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优势,长善救失,增强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性,培养学生自信和坚持的品质;要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理念,不放弃任何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得到较好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