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学: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学:教育的社会功能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联系。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各方面服务,直接或间接地发挥其作用,体现出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人口功能和生态功能等。通过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智力水平,更主要的是可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经济的目的。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突出,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战略地位。

教育学: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联系。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各方面服务,直接或间接地发挥其作用,体现出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人口功能和生态功能等。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不仅只是受生产力所制约,而且它反过来又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重大的促进作用,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从理论上来说,教育或者说学校本身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它通过影响人或科技来实现大大提升经济效益的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的因素。这里所说的人,是指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而人一来人世间只是自然的人,只要满足了一定的物质需要就可以具备一种可能的生产力,但并不是具备真正的、现实的生产力,要把这种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就只能依靠教育。通过教育,可以使自然人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社会化人,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变成现实的劳动力,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把普通劳动力转变成专门劳动力。在现代社会里,个体是从事脑力劳动还是从事体力劳动,往往与个体接受教育程度有关。教育还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促进劳动力的全面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2]因此,教育能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从而达到提高劳动效率之目的。

2.教育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促进经济发展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是靠资本的投入,二是靠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从世界经济发展看,提高劳动生产率越来越依靠提高人的教育水平。通过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智力水平,更主要的是可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经济的目的。据资料估计:在20世纪初,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只有5%~20%是依靠科学技术,而当前80%左右是依靠科学技术。1924年,苏联教育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发表了《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用统计的方法得出“一年的学校教育比起同样的时间在工厂工作平均能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约1.6倍”。据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舒尔茨的计算结果称:美国在1929~1957年这一时期内,教育投资的效益在劳动收入中的比重为70%,在国民收入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是33%。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知识——换句话说就是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所取的作用越来越大。以美国为例,连续几年来出现的经济最佳增长率,主要来自高新技术的巨大贡献。近些年来,支撑美国经济的不再是汽车和钢铁企业,而是四万多家软件公司和三百多家芯片公司。1996年新增产值三分之二由微软公司创造;高新技术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达到27%,远高于房地产业(14%)和汽车工业(4%)。

3.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科学知识的继承和发展,必须凭借教育把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年轻一代。所以,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教育来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每一代新人都从零开始,那就很难想象世界上的科学知识会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教育也是科学知识扩大再生产的手段。通过教育,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并不断扩大传播的范围。这种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提高了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为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准备了条件。同时,也为今后技术力量的成长提供广阔的基础,为源源不断地供给高质量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提供保证。

4.教育还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手段

教育不仅通过培养出的人才创新科学和科技,而且它的部分领域主要是高等教育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或科学技术,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正因为高等教育具有发展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功能,所以科学研究就成为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高等学校也就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研究基地。高等学校由于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容易构建合理的研究团队,图书资料丰富、信息来源渠道众多,学术思想活跃、具有浓郁的研究氛围等,为其发展科学知识和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历来把教学与科研结合当作办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当代许多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在学校实验室里创造出来的。据统计,美国有60%以上高级科研人员集中在大学,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在获得诺贝尔奖的149位科学家中,有118位是在美国大学学习和获得博士学位的,占全世界的79%。[3]日本各大学的科研人员占全国的40%以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有2万名大学生和8400名研究生,以基础研究闻名,在原子核科学、化学地震激光、病毒等方面研究水平与社会声望很高。麻省理工学院有4600名大学生和4000名研究生,在1732名教学人员中专职科研人员就有650名,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5名。在1970~1978年,全校经费3.2亿美元,其中科研经费2.2亿美元。

鉴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已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国际的经济竞争、军事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而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突出,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战略地位。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www.daowen.com)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的性质总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等,但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又有积极的反作用,也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服务于政治经济制度

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发展,需要统治阶级的有效治理,而这些治理人才依赖于教育的培养。通过培养人才服务于政治经济制度,是教育政治功能体现的主要途径。自古以来,不管哪个社会制度,要想得到延伸和发展,就必须通过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合格的管理人才,使百姓能安居乐业。如在我国的古代社会,封建统治阶级高度重视教育培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治理社会,以巩固统治阶级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对统治阶级管理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培养人才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更大。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制造舆论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是传播思想、形成舆论的重要阵地。统治阶级要想社会稳定和发展,就必须把本阶级的思想、意志、理念、方针政策等等进行传播,使公民予以认同,规范自己的言行,与统治阶级保持一致,而传播有效的途径就是教育。教育不仅可以向社会大众传播统治阶级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等,还可以制造舆论影响民众,为统治阶级服务。尤其是学校教育,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宣传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或者通过教材、知识传递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一代,达到统一意识,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接班人之目的。

3.教育通过促进民主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趋势,虽然政治民主主要是取决于国家的政体,但是也与一个国家民众受教育的程度有关。如果一个国家公民接受的教育程度高,具有比较高的文化素质,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公民就有较强的民主意识,认识到了民主的价值,具有参与民主的能力。教育能传播民主知识,是促进民主的重要手段。杜威指出:“如果没有我们通常所想的狭义教育,没有我们所想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民主主义便不能维持下去,更谈不上发展。教育不是唯一的工具,但它是第一的工具,首要的工具,最审慎的工具。”[4]在一个文盲充斥、政治独裁和宗教迷信盛行的社会里,实行民主政治是难以想象的。列宁曾说:“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5]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教育对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承、创新、融合等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保存和传承文化。教育是以文化为载体、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文化的保存和传递依赖于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通过教育把文化保存起来,传承下去,使其为后代所掌握并发扬光大。没有教育,文化就无法保存和延续,就会逐步的消亡。二是选择、创新文化。文化是人类进步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文化并非适应所有的社会,适应这个社会的文化,并不意味着就适应新的社会。通过教育传承给下一代的文化就必须予以选择,选择那些符合社会需要的文化,同时又要在掌握这些文化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出有益于社会的新文化,丰富和发展文化的内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发展。三是交流、融合文化。教育不仅是保存、传承文化的手段,而且还能起到交流、融合文化的作用。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增进理解,加强合作,互惠互利,就必须通过教育促进彼此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吸取对方文化的精华,丰富完善自己的文化,和平共处在“地球村”,快乐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使人获取知识,改变观念,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益于形成对人口的正确认识,做出相应的决策。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有:一是控制人口数量。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对生育子女多少的期望值也不一样。“研究表明,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6]一般而言,大多数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知识较丰富,思想较活跃,观念更新快,能运用知识综合分析有关生育问题,树立正确的生育观,自觉地控制生育人口。二是提高人口质量。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不仅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且还可以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在现代社会里,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对提高国民人口质量的意义重大。三是改变人口结构。教育提高了人们的素质,改变了人的观念,有效地使人口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既反映在男女结构的合理,也反映在人口流动使人口分布更合理上。如受了良好教育的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就比较淡薄,不会为了生男孩不停地生育,很少出现“超生游击队”,也容易向高层次结构人群流动,个体的生活质量也就比较高。

(五)教育的生态功能

生态有多种意思,一般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是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存在和发展的状态。这里把生态引申为人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教育具有改变生态使其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一是净化社会环境,使人与人之间更和谐。教育使人掌握知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自觉地规范和约束个体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二是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改造自然,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环境,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温室效应等结果,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通过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意义,掌握保护自然环境的知识和技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