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千里急、眼明草、黄花草、九龙光、千里明、九龙明、黄花母、七里光、光明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攀援草本,根状茎木质,粗,直径达1.5 cm。茎伸长,弯曲,长2~5 m,多分枝,被柔毛或无毛,老时变木质,皮淡色。叶具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长三角形,长2.5~12 cm,宽2~4.5 cm,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截形、戟形或稀心形,通常具浅或深齿,稀全缘,有时具细裂或羽状浅裂,至少向基部具1~3对较小的侧裂片,两面被短柔毛至无毛;羽状脉,侧脉7~9对,弧状,叶脉明显;叶柄长0.5~1(2)cm,具柔毛或近无毛,无耳或基部有小耳;上部叶变小,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渐尖。头状花序有舌状花,多数,在茎枝端排列成顶生复聚伞圆锥花序;分枝和花序梗被密至疏短柔毛;花序梗长1~2 cm,具苞片,小苞片通常1~10,线状钻形。总苞圆柱状钟形,长5~8 mm,宽3~6 mm,具外层苞片;苞片约8,线状钻形,长2~3 mm。总苞片12~13,线状披针形,渐尖,上端和上部边缘有缘毛状短柔毛,草质,边缘宽干膜质,背面有短柔毛或无毛,具3脉。舌状花8~10,管部长4.5 mm;舌片黄色,长圆形,长9~10 mm,宽2 mm,钝,具3细齿,具4脉;管状花多数;花冠黄色,长7.5 mm,管部长3.5 mm,檐部漏斗状;裂片卵状长圆形,尖,上端有乳头状毛。花药长2.3 mm,基部有钝耳;耳长约为花药颈部1/7;附片卵状披针形;花药颈部伸长,向基部略膨大;花柱分枝长1.8 mm,顶端截形,有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长3 mm,被柔毛;冠毛白色,长7.5 mm。花期10月至翌年3月,果期2—5月。
【生境分布】产于西藏、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常生于森林、灌丛中,攀援于灌木或岩石上。云梦野外可见。图片拍摄于伍洛镇袁杨村。
【药材名】千里光。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ex D.Don的全草。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收,扎成小把或切段,晒干。
【药材性状】干燥全草长60~100 cm,或切成2~3 cm长的小段。茎圆柱状,表面棕黄色;质坚硬,断面髓部发达,白色。叶多皱缩,破碎,呈椭圆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戟形或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暗绿色或灰棕色,质脆。有时枝梢带有枯黄色头状花序。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明目。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
【附方参考】(1)治鸡盲(夜盲症):千里光一两,鸡肝一个,同炖服。(www.daowen.com)
(2)治痈疽疮毒:千里光(鲜)一两,水煎服;另用千里光(鲜)适量,水煎外洗;再用千里光(鲜)适量,捣烂外敷。
(3)治干湿癣疮,湿疹日久不愈者:千里光,水煎二次,过滤,再将两次煎成之汁混合,文火浓缩成膏,用时稍加开水或麻油,稀释如稀糊状,搽擦患处,一日二次;婴儿胎癣勿用。
(4)治脚趾间湿痒,肛门痒,阴道痒:千里光适量,煎水洗患处。
(5)治疥疮,肿毒:千里光水煎浓汁外敷,另取千里光一两,水煎服。
(6)治流感:千里光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7)治烫火伤:千里光、白及各适量,水煎浓汁外搽。
(8)预防中暑:千里光五至八钱,泡开水代水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