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苦碟子、抱茎苦荬菜、苦荬菜、秋苦荬菜、盘尔草、鸭子食。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5~60 cm。根垂直直伸,不分枝或分枝。根状茎极短。茎单生,直立,基部直径1~4 mm,上部伞房花序状或伞房圆锥花序状分枝,全部茎枝无毛。基生叶莲座状,匙形、长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包括基部渐狭的宽翼柄长3~15 cm,宽1~3 cm,或不分裂,边缘有锯齿,顶端圆形或急尖,或大头羽状深裂,顶裂片大,近圆形、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顶端圆形或急尖,边缘有锯齿,侧裂片3~7对,半椭圆形、三角形或线形,边缘有小锯齿;中下部茎叶长椭圆形、匙状椭圆形、倒披针形或披针形,与基生叶等大或较小,羽状浅裂或半裂,极少大头羽状分裂,向基部扩大,心形或耳状抱茎;上部茎叶及接花序分枝处的叶心状披针形,边缘全缘,极少有锯齿或尖锯齿,顶端渐尖,向基部心形或圆耳状扩大抱茎;全部叶两面无毛。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伞房圆锥花序,含舌状小花约17朵。总苞圆柱形,长5~6 mm;总苞片3层,外层及最外层短,卵形或长卵形,长1~3 mm,宽0.3~0.5 mm,顶端急尖,内层长披针形,长5~6 mm,宽1 mm,顶端急尖,全部总苞片外面无毛。舌状小花黄色。瘦果黑色,纺锤形,长2 mm,宽0.5 mm,有10条高起的钝肋,上部沿肋有上指的小刺毛,向上渐尖成细喙,喙细丝状,长0.8 mm。冠毛白色,微糙毛状,长3 mm。花果期3—5月。
【生境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生于山坡、田边、路旁或荒地的草丛中。云梦野外可见。图片拍摄于倒店乡大魏村。
【药材名】苦碟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抱茎小苦荬Ixeridium sonchifolium(Maxim.)Shih的全草。
【采收加工】5—7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本品长短不一。根呈倒圆锥形,具少数分枝。茎呈细长圆柱形,上部具分枝,直径1.5~4 mm,表面绿色、深绿色至黄棕色,有纵棱,无毛,节明显;质较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外圈黄绿色,髓部白色。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呈卵状长圆形,长2~5 cm,宽0.5~2 cm。先端急尖,基部耳状抱茎。头状花序,密集成伞房状,有细梗,总苞片2层。舌状花,黄色,雄蕊5枚,雌蕊1枚,柱头2裂,子房上端具多数丝状白色冠毛。瘦果,黑色,类纺锤形。气微,味微甘苦。(www.daowen.com)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治】止痛消肿,清热解毒。用于头痛,牙痛,跌打伤痛,阑尾炎,肠炎,肺脓肿,咽喉肿痛,痈肿疮疖。
【附方参考】(1)治阑尾炎:抱茎苦荬菜五钱,薏苡一两,附子二钱,水煎,日服2次。
(2)治黄水疮:抱茎苦荬菜研末,香油调敷。
(3)治痔疮:抱茎苦荬菜切碎,煎水熏洗。
(4)治实热嗓子嘶哑,咽喉肿痛:苦碟子、麦冬、甘草、薄荷各等量,共为细粉。每次3~4.5克,每日1~3次,水煎温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