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臭狗耳、鱼腥草、狗贴耳、狗点耳、独根草、丹根苗、臭猪草、臭尿端、臭牡丹、臭灵丹、臭蕺、臭根草、臭耳朵草、臭茶、臭草、侧耳根、侧儿根、壁虱菜、臭菜。
【形态特征】腥臭草本,高30~60 cm;茎下部伏地,节上轮生小根,上部直立,无毛或节上被毛,有时带紫红色。叶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 cm,宽2.5~6 cm,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有时除叶脉被毛外余均无毛,背面常呈紫红色;叶脉5~7条,全部基出或最内1对离基约5 mm从中脉发出,如为7脉,则最外1对很纤细或不明显;叶柄长1~3.5 cm,无毛托叶膜质,长1~2.5 cm,顶端钝,下部与叶柄合生而成长8~20 mm的鞘,且常有缘毛,基部扩大,略抱茎。花序长约2 cm,宽5~6 mm;总花梗长1.5~3 cm,无毛;总苞片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0~15 mm,宽5~7 mm,顶端钝圆;雄蕊长于子房,花丝长为花药的3倍。蒴果长2~3 mm,顶端有宿存的花柱。花期4—7月。
【生境分布】产于我国中部、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生于沟边、溪边或林下湿地上,有栽培。云梦野外可见。图片拍摄于云梦县中医医院院内。
【药材名】鱼腥草。
【药材基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
【采收加工】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于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茎呈扁圆柱形,扭曲,表面黄棕色,具纵棱数条;质脆,易折断。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穗状花序黄棕色。
【性味归经】辛,微寒。归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疮痈肿毒。(www.daowen.com)
【附方参考】(1)治肺痈吐脓吐血: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各等份,煎汤服之。
(2)治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感冒:鱼腥草、厚朴、连翘各三钱,研末,桑枝一两,煎水冲服药末。
(3)治痢疾:鱼腥草六钱,山楂炭二钱,水煎加蜜糖服。
(4)治热淋,白浊,带下:鱼腥草八钱至一两,水煎服。
(5)治痔疮:鱼腥草,煎汤点水酒服,连进三服。其渣熏洗,有脓者溃,无脓者自消。
(6)治慢性鼻窦炎:鲜蕺菜捣烂,绞取自然汁,每日滴鼻数次。另用蕺菜七钱,水煎服。
(7)治痈疽肿毒:鱼腥草晒干,研成细末,蜂蜜调敷。未成脓者能内消,已成脓者能排脓(阴疽忌用)。
(8)治妇女外阴瘙痒,肛痈:鱼腥草适量,煎汤熏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