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50~100 cm。根略呈纺锤形。茎直立,圆柱状,淡绿色或带紫红色,有多数条棱,稍有短柔毛或下部几无毛;分枝稀疏,斜上。叶为平面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2~5 cm,宽3~7 mm,无毛或稍有毛,先端短渐尖,基部渐狭入短柄,通常有3条明显的主脉,边缘有疏生的锈色绢状缘毛;茎上部叶较小,无柄,1脉。花两性或雌性,通常1~3朵生于上部叶腋,构成疏穗状圆锥状花序,花下有时有锈色长柔毛;花被近球形,淡绿色,花被裂片近三角形,无毛或先端稍有毛;翅端附属物三角形至倒卵形,有时近扇形,膜质,脉不明显,边缘微波状或具缺刻;花丝丝状,花药淡黄色;柱头2,丝状,紫褐色,花柱极短。胞果扁球形,果皮膜质,与种子离生。种子卵形,黑褐色,长1.5~2 mm,稍有光泽;胚环形,胚乳块状。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产。生于田边、路旁、荒地等处,云梦各地有分布。图片拍摄于倒店乡魏店村。
【药材名】地肤子。
【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药材性状】本品呈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1~3 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心有微凸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剥离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种子扁卵形,长约1 mm,黑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www.daowen.com)
【附方参考】(1)治雀目:地肤子150克,决明子10克。上两味捣筛,米饮和丸,每食后,以饮服20~30丸。
(2)治久血痢,日夜不止:地肤子30克,地榆、黄芩各0.9克。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6克,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
(3)治肢体疣目:地肤子、白矾各等份,煎汤频洗。
(4)治疝气:地肤子炒香,研末,每服一钱,酒下。
(5)治痈:地肤子、莱菔子各一两,文火煎水,趁热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
(6)治血痢不止:用地肤子五两,地榆、黄芩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温水调下。
(7)治妊娠合并淋病:用地肤子十二两,加水四升,煎至二升半,分次服下。
(8)治小便不通:用地肤草榨汁服,或用地肤草一把,加水煎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