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英雄概念溯源及筛选相关文献的标准分析

英雄概念溯源及筛选相关文献的标准分析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了晋代,英雄概念多指在危难之际能够挺身而出、攻坚克难、有抱负、有担当、有胆略的人物。因此,只要为国、为民效力,不论驰骋沙场为国捐躯者,还是于危难困苦中挺身而出者,都是英雄。当代的英雄概念呈现出更明显的平民化和群体化特点。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化,英雄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逐渐转向普通大众,其精神特质也由英雄个体的智慧才能,逐渐转移到英雄与群体的关系、对群体的贡献等,呈现平民化和群体化趋势。

英雄概念溯源及筛选相关文献的标准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英雄”的定义为:第一,本领高强、才能勇武过人的人;第二,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第三,具有英雄品质的人。《辞海》对“英雄”的解释则是“杰出的人物”。

“英雄”一词首现于西汉时期的文献中:“而独不知假此天下英雄俊士与之为伍,则岂不病哉!”[7]泛指有抱负的杰出人物。东汉班彪的《王命论》中有“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8]句子,其中的“英雄”一词则突出了英雄具备的“抱负、识见、担当”等特质。到汉末、三国时期,出现了《英雄记》《人物志·英雄》等专门论述英雄的文章,都认为胆识和勇气是英雄的必备条件。到了晋代,英雄概念多指在危难之际能够挺身而出、攻坚克难、有抱负、有担当、有胆略的人物。总之,从韩婴、班彪到王粲、刘劭对“英雄”的专门论述,及后世诗文中对英雄概念的广泛吟唱,如杜甫[9]、高适[10]、杨秀清[11]等,都一以贯之地把临危克难、有抱负、有担当、有胆略的人物视作英雄。

到了近现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给“英雄”概念加入了民族性和平民性的内涵[12]。所谓民族性,是指为争取民族、国家和人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牺牲。所谓平民性,是指英雄的平民化趋势,即英雄不再只是少数有“胆识、勇气、智慧超群的杰出人物”[13],而是指向广大的平民百姓。因此,只要为国、为民效力,不论驰骋沙场为国捐躯者,还是于危难困苦中挺身而出者,都是英雄。

当代的英雄概念呈现出更明显的平民化和群体化特点。1949年7月,周扬使用了“新的英雄人物”[14]的提法。这些“新的英雄人物”大公无私,富有牺牲精神,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艰苦和困难。英雄不再局限于某个行业、某个群体,普通老百姓(工农兵群众)都可以成为英雄。“英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由个体的智慧才能,向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方面变化的趋势,出现了一个英雄平民化和群体化的过程。”[15]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www.daowen.com)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化,英雄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逐渐转向普通大众,其精神特质也由英雄个体的智慧才能,逐渐转移到英雄与群体的关系、对群体的贡献等,呈现平民化和群体化趋势。可以说英雄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一旦社会有了需要,而且具备一定条件时,就会有一定的英雄、伟人或杰出人物的出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时势造英雄”[16]

基于以上对英雄概念内涵演变的梳理,笔者认为,英雄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体表现为英雄形象;而英雄形象又是由英雄人物、英雄事迹、英雄精神三个要素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整体,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英雄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个人经历不同,但有着诸多共同之处。从精神特质来看,英雄是挺身而出的担当者,舍己为人的奉献者,赴汤蹈火的牺牲者;从时间角度看,英雄是优秀传统的传承者,美好未来的创造者;从空间角度看,英雄具有心忧天下、泽被四海的伟大情怀[17]。基于这些特征,笔者确定了白洋淀英雄事迹文献调查的基本方法:一是大事件,梳理发生在这一区域的历史大事件;二是重要人物的作为,分析改变这些大事件或影响这些大事件进程的重要人物及其作为;三是分析人物及其具有的进步性,即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四是分析重要人物的英雄品格,即抱负、责任、担当、胆识等。以上分析概括出的时势因素、进步因素和品格因素,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其中任何一项因素的显著性和重要性发生变化,都会影响整体评价的变化。本章从大事件的社会历史影响角度切入,以时势因素为着眼点,以大事件为线索进行了基础文献调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