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雄安新区家庭交往与都市想象调研结果

雄安新区家庭交往与都市想象调研结果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庭交往是人们进行的最频繁也最密切的人际交往活动。社会变迁背景下,家庭交往中信息流通状态的改变及对不同信息的关注会引发人们对都市的不同想象。在家庭的日常交往中,小王营村传统的家长式独断作风已经改变。无论他们在内心是否接受、是否认同这些价值观念,他们接收这些城市信息的同时便形成了自身对雄安新区这个未来都市的想象,即雄安新区是多元的都市。

家庭交往是人们进行的最频繁也最密切的人际交往活动。社会变迁背景下,家庭交往中信息流通状态的改变及对不同信息的关注会引发人们对都市的不同想象。

1.多元的都市

在传统农村,人们的生产对象主要是土地,粮食的收成直接关系着一家的生计。乡村社会中人们辛勤耕作,在一年又一年周期性的农业生产活动中,长辈积累的种粮经验日益丰富,晚辈则主要是向他们学习相关经验和技能。在家庭生活中,子女的生活生产经验大都从父母处习得,家中物件也由父母置办、决定,父母在孩子心中有着很高的权威,信息总是单向地从父母传向子女。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众传媒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信息和知识的获取越来越方便。人们的生产方式逐渐多样化,种地只是当下农民可选择的生产方式之一。不种地、出去打工的年轻一代越来越多,父辈那些随着岁月流逝而累积的宝贵耕作经验便显得苍白无力,已经不能帮孩子应对外面的复杂社会;相反,在外工作学习的子女们对生活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积累有可能已经超过了父辈。在家庭人际交往中,以往那种线性的传播方式被打破了,信息不再是从一方单向流向另一方,父母与子女之间实现了信息的双向流通。

在家庭的日常交往中,小王营村传统的家长式独断作风已经改变。在调查中问到“当您和您的父母或孩子意见不一致时,您会怎么做?”时,受访者中有73.3%的人选择“尊重不同意见”,15.0%和11.7%的受访者分别选择“按自己想法来”和“其他”。绝大多数人对不同意见的尊重,反映出乡村社会家长制观念的淡化,代际交往日趋民主,实现了信息的双向流动。在这种双向交流中,孩子获取的城市信息也影响了父母的都市认知。

“我们孩子上学出来年纪也不小了,现在在北京上班,也不着急结婚。村里跟他同岁的人孩子都会跑了。我就老催他,他说现在虽然有结婚早的,但是结婚晚也是正常现象。在北京,他这个岁数还是小的,他们公司四十多岁不结婚的也是常事儿。大城市结婚可真晚,在村里就不行,会被说闲话的!雄安新区建成之后,高精尖的人才都来了,这么先进的一个城市,以后结婚的恐怕会更晚,孩子们可都高兴了,咱是接受不了。”

“在家里说起来雄安新区,以前态度比较消极,现在觉得多多少少也是个机会,我们孩子说得对,要是说相声的岳云鹏没有去北京那个高级点的饭店端盘子,他也不会成为现在这么出名的小岳岳。城市机会多,有才华的人容易被发现,一个普通人说不准哪天就变成名人了,在村里农民只能是农民。”

“孩子在北京上学,她放假回家的时候也会问问北京好不好。我们孩子说那边的人有钱是真有钱,买个东西上千上万眼睛都不眨的,但是穷人也是真穷,日子过得抠抠搜搜的,还不如自己在村里种点地生活得好呢。她有一回坐地铁,手机还差点让别人偷了,幸好是她旁边的人发现,悄悄提醒了她。雄安新区建成以后,各地的人涌进来之后,我们这也会一样,穷的、富的、好的、坏的,五花八门的人都有!大城市嘛就是啥也都有!”

在这种双向交流中,晚辈对城市人、城市生活、城市工作、城市各种价值观等各种信息的传递,使长辈对乡土之外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无论他们在内心是否接受、是否认同这些价值观念,他们接收这些城市信息的同时便形成了自身对雄安新区这个未来都市的想象,即雄安新区是多元的都市。(www.daowen.com)

2.消费的都市

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拟剧理论”将所有人的行为分为台上行为(前台)和台下行为(后台)。在前台,表演者通常会隐藏自己的真实表现,对一些信息加以渲染或掩饰,倾向于通过理想化的表演使自己传递出来的语言或非语言信息满足观众期待,以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表演者在后台则会卸下面具,放松自我,呈现出相对真实的自己。家庭交往属于戈夫曼“拟剧理论”角色扮演的“后台”,也是家人之间交流活动最为集中的地方,在这个空间里,家人之间卸下了外在的伪装,没有太多顾忌,交流呈现出一种真实的状态,具有私密、封闭等性质。真实的交流必然会引发大家具体而现实的想象。而且不同的交往环境会引发不同的交往内容,在后台这种比较私密的交往环境中,大家就会关注一些自己家庭内部的内容。由于各家的经济情况不一样,消费水平不同,具有私密性质的家庭消费内容便是小王营村村民家庭生活关注的一大主题。在家庭交往中,他们想象的雄安新区是一个消费型的大都市。

“农村不像城里,就算是一年半载的不打工,没收入,起码还有几亩地,粮食肯定吃不清,房前屋后种点菜就够吃。不用交物业费、停车费啥的。生活成本可以低到城里人无法想象的地步。在我们这就算是住500平方米的房子,最多也就是冬天花三四千元钱的取暖费用,基本没其他费用。要是在城里你住500平方米的别墅,物业费也是天价吧!” 长久以来,乡村社会生产生活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人们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给自足,他们自己种粮、种菜,水可以免费用,没有物业费、停车费。正如当地村民所说的,生活成本很低。然而,雄安新区的建设将会打破他们目前这种生活方式。而且,在当地村民的潜意识中,有些东西一直以来就是免费的,忽然要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部分去负担这些以前免费的东西,会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失去感,处处都要花钱便成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最直接感受。

高的城市定位必将伴随高的城市消费,因此,雄安新区的成立使他们觉得以后的消费将高得难以想象。

“新区成立之后,物价涨了不少。小吃统一涨了1到2块,刷车涨了5到10块,饭店涨价,房租成倍涨价,理发涨价5到20块,就没有不涨钱的。新区没别的获得感,就获得涨价了!以后消费水平高了,我们当地人怎么活?如果我们的收入还是以前的收入,可用于生活支配的钱没有增加,我们如何应对未来的高消费?”

“新区建成,消费水平肯定会比现在高几个档次的!我们周边的房价100多平方米的现在已经卖100多万元了,现在国企高管租的100多平方的房子,一年也得4万到5万元,新区刚成立那会炒房团过来,100多平方的房子炒到了200万元、300万元。我们村家里有小子结婚的,过大礼现在都18万元了,过小礼也得5万元,而且我们这边女的少,结婚都要求买车、买楼了。这么高的消费根本接受不了啊!”

消费是百姓生活中的一大主题,挑动着每一个家庭的神经。目前,新区还没有建成,他们的日常生活还照旧,而不断上涨的物价、房价等加强了他们的这种感受。在雄安本地的家庭交往内容中获知,他们觉得雄安新区未来是高消费的都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