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雄安新区发展研究报告:人际交往中的一微一端有效引领

雄安新区发展研究报告:人际交往中的一微一端有效引领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小王营村参与问卷调查的村民中,63.6%的人获取与雄安新区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为“一微一端”,所占比例分别为33.7%和29.9%。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一微一端”成为村民获取雄安新区信息的主要渠道。此外,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小王营村村民们日常交往中关于雄安新区的话题首要来源是大众传媒,传媒信息是影响村民对雄安新区都市想象的首要因素。

雄安新区发展研究报告:人际交往中的一微一端有效引领

在小王营村参与问卷调查的村民中,63.6%的人获取与雄安新区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为“一微一端”,所占比例分别为33.7%和29.9%。面向社会大众的媒体一般都在城市,它们对雄安新区相关信息的报道和解读大多是零星的、不成规模的,对于迫切想知道自己所处环境变化的雄安居民来说,这样的内容和数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所以,在此情况之下衍生出一大批雄安人自己的公众号,村民们日常浏览的微信公众号大多是雄安新区三县本地有文笔的人自己运营的,如“安新内参(后改名为安新晚参)”“复兴碑”“雄新社”“雄安人官网”等。这些公众号大多属于个体,他们把自己知道的新区发生的事情或者自己对雄安新区政策的解读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出来,与关注者互动。因为通过微信公众号获取相关信息简单、方便又快捷,深受村民喜爱。微信公众号之外的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网易新闻等新闻类客户端,由于大数据的应用,能对用户喜好和画像进行较为准确的抓取和描摹,从而做到对相关新闻进行较为精准的推送。这无疑方便了长期使用新闻客户端来搜索雄安新区相关新闻的村民们,在满足他们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使用黏性。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一微一端”成为村民获取雄安新区信息的主要渠道。

此外,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小王营村村民们日常交往中关于雄安新区的话题首要来源是大众传媒,传媒信息是影响村民对雄安新区都市想象的首要因素。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客户端等媒介传播的内容最终会进入人际传播渠道,从而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中关于雄安新区交流的议程。下面结合调研组进行的实地采访进行分析。

媒介给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的各种议题赋予了同程度的显著性,它们是否报道某个议题,或者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都会影响公众对各种议题的感知,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作的判断。新闻媒体虽然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却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影响人们讨论哪些事实,关注哪些意见。在小王营村,人们日常关于雄安新区的环境、交通等的讨论都是基于媒体对雄安新区植树造林、高铁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内容的报道上,传播媒介引入的信息流在不断设置人们的议程,引领着人们对未来的想象。(www.daowen.com)

蔡大爷(64岁),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农民,家里种着十亩左右的耕地,年轻的时候装过车(将玉米装车),附近村子哪里需要人他就过去干点零活儿。新区成立后,村里的环境卫生需要保持,蔡大爷就做起了环卫工作,村里出钱,每天45元,月工资1 350元。“雄安新区以后怎么样,咱们老农民也看不懂,平时接触也就是看看新闻,有的时候也不知道新闻啥时候会播雄安新区,然后主要就是听村里的人聊天,年轻人会玩手机,知道的多。听他们说我们这边要建成‘全亚洲最大的高铁站’,还要建城际铁路。这以后去保定、北京、天津不就方便了啊,高铁半个小时就到北京了,这北京不就到了咱家门口啊,去趟北京就跟出门转悠了一圈一样。容城那边也在种树呢,千年秀林,以后这里的环境也差不了。听村里人说那边树种得确实挺有规模的,等这些树长大之后绝对壮观。现在不行,你看看这村就是每天清扫,垃圾也每天都有,大土路风一刮,哪儿都是,又得扫。新区建成之后,哪儿还用这么费劲,风小了,空气好了,垃圾也容易清扫了,环境也好了,这人身体也健康了啊!有新区就比没新区好,一切都挺好的!”

小王营村村民关于雄安新区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拟态环境的影响。拟态环境的概念由美国传播学学者李普曼(Walter Lippman)在其著作《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中提出,他认为拟态环境并非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一种符号式的虚拟环境。传播媒介通过对雄安新区象征性的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当地村民进行展示,媒介对信息前瞻性的传递引领着小王营村村民对雄安新区的不同想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