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媒介的特点及影响

城市媒介的特点及影响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的城市媒介,指的是在人类城市环境中,以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为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受众为对象,以开发和利用城市信息资源为途径并以推进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信息载体。首先,城市媒介要求在技术上使用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城市信息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越高,城市媒介的发展程度越先进,知识、智力等战略性信息资源在社会生产中占的总比就越高,原始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生产中占的总比越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由此得以提升。

城市媒介的特点及影响

城市的本质是“人类需求属性的全面延伸和物化”,其外在的特性表现为某一空间区域内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聚和统一。而媒介则是搭建人类物种属性的桥梁,是连接人与城市的纽带,是将一个城市的本质表征化的途径。从二者的关系来看,城市媒介的建构要围绕城市功能、城市定位、城市发展等一系列维度开展,只有在充分围绕城市特性的语境下,才能够兼顾“城市”和“媒介”的本质属性。由此可以大致梳理出城市媒介的含义。所谓的城市媒介,指的是在人类城市环境中,以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为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受众为对象,以开发和利用城市信息资源为途径并以推进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信息载体。正如马凌所言:“从历史发展看,信息革命经历了印刷术电报摄影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等阶段,目前进入以web2.0为标志的媒介融合阶段。如果说当今社会从权力结构上看是知识化的,在深层结构上看是网络化的,那么在社会表现上则是媒介化的。”[2]在该定义的基础上,可以探寻出城市媒介的若干特性。

首先,城市媒介要求在技术上使用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这里的“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是相对于时代而言的,并非囿于当前的媒介技术水平。比如,在文字出现之初,能够使用文字的原始部落在社会交往和协作上占据更多优势,由此也具备了发展更先进生产力的条件。而仍然停留在口语传播时代的部落则在社会交往和协作上处于劣势,并导致生产力的相对退化。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称前者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同理,在19世纪初,我国出现了报纸的雏形——新闻纸,这种媒介形态相对于原始的“邸报”来说具备更丰富的内容、更专业的生产和更广泛的受众,在当时的城市环境中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同样可以称前者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如果将“文字”与“新闻纸”同当前社会中以数字为技术支撑的媒介技术相比,则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本文探讨的“先进”是相对于当前的时代背景而言,并非宏观视角下的纵向对比。

其次,城市媒介需要深入开发和充分利用城市信息资源。城市媒介的生长环境是各种资源大量集中的空间集聚地,其本身就承载着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促进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直至信息社会的最原始动力,而城市媒介就是开发城市信息的最有效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信息服务功能得以被不断完善,高效的城市媒介反哺城市发展,分工与合作效率逐步提升,从而在城市与媒介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深刻改变着人类城市的发展进程,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步媒介化和信息化,更多的城市信息资源得以被开发和利用。(www.daowen.com)

最后,城市媒介需要承担起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和综合竞争力的责任,并加速实现城市现代化。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一个城市的媒介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该地区现代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城市信息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越高,城市媒介的发展程度越先进,知识、智力等战略性信息资源在社会生产中占的总比就越高,原始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生产中占的总比越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由此得以提升。纵观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无一不表现出物质和能量资源开发的逐步降低以及知识、信息资源开发的逐步提高,这也是城市媒介优化社会结构、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明显表征。

需要注意的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媒介化并不是目的,城市媒介的建构也不应该被看成社会发展的终点,而应该被视为社会结构变化升级的一种过程、途径与手段,通过城市媒介的搭建,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